1月3~4日,地学系在清华大学主楼327会议室召开2019年度年终总结暨学科建设发展研讨会,地学系党政领导班子和全系教职工4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议题是听取地学系教师和系机关职员年终总结述职,并对新一年全系的重要工作进行了充分研讨和部署。会议由地学系主任宫鹏、党总支书记罗勇、系副主任武海平根据不同议题分别主持。 总结会现场 首先,地学系党政班子依次述职。系主任宫鹏代表系行政班子总结了地学系在2019年取得的成绩,分别从人才引进与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论文发表、国际交流与合作、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回顾了一年来地学系的主要工作成就。在新一年的工作展望中,宫鹏强调,全系将在教育部第5次学科评估、大气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申报、争取本科生招生方面做出更大努力;另外要继续发挥地学系学科特色,集中发展地球系统模式。宫鹏鼓励全体教职员工同心协力、相互支持,把地学系的工作全面推上新台阶。随后宫鹏作了个人述...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和朋友们: 值此2020年来临之际,恭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2019年适逢清华大学地学学科复建10周年。一年来,在清华大学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在以徐冠华院士为主任的科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以下简称“地学系”)又取得了进一步发展。 首先,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学校批复了地学系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彭怡然、刘利和黄文誉等3位教师通过了教研系列长聘资格考核。刘竹副教授荣获2019年度“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蔡闻佳副教授入选第四批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第二,在教育教学方面 地学系进一步加强了全系的学风建设。2014级研究生党支部荣获教育部首批“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称号,该班获清华大学毕业生启航奖集体奖;2016级研究生班荣获清华大学先进集体称号。 第三,在科学研究方面 地学系教师共获得68个项目资助,包括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
2019年11月19日,世界地球委员会宣布新当选的联合主席和委员名单。委员会由来自13个国家的19名科学家组成,清华大学地学系宫鹏教授当选委员。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乔耶塔·古普塔、德国波茨坦大学的约翰·罗克斯特罗姆和中国科学院秦大河院士共同担任世界地球委员会联合主席。 地球委员会是由未来地球组织(Future Earth)召集世界顶尖科学家组成学术机构。委员会的任务是综合最新科学技术,深入研究地球土壤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多样性,发现调节地球稳定的生物物理过程的深层次规律,实现保护地球生命支撑系统的目标,并探讨实现这一目标而需要进行的社会改革。 地球委员会将构建并补充现有国际组织的评估系统,例如由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和联合国政府间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科学政策平台(IPBES)主导进行的评估。 此前,宫鹏教授于2018年成为新组建的由世界科学理事会、联合国环境署等发起的未来地球国际组织(Future Earth)的顾问委员会成员...
城市土地利用是人类改造地球环境以适宜自身生存发展的顶级表现。精细化的高质量城市土地利用数据,对于把握城市用地的动态与规模、预测未来建成环境的趋势与变化、以及国土资源配置和环境风险应对至关重要。只有基于此类数据,才能制定出具备一致性的大规模环境政策,并对其有效性进行科学比较和评估。 全体参会专家、学者合影 2019年12月27日,应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王兰教授邀请,来自国内外30余家单位的4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上海,共同召开中国基本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制图委员会第三次工作会议。在前期圆满召开两次有关学术会议,以及成功发表相应通讯论文的基础上,本会议的主要目的为:(1)介绍中国和美国地区基本城市土地利用(EULUC)最新制图成果,计划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更完整透彻的高影响力论文;(2)分享特定区域的制图试验和进展报告,筹划为特刊或其他刊物投稿;(3)总结前期经验,交流心得体会,持续深入推进全国乃至全球制图工作;(...
2019年12月23日,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宫鹏、徐冰教授牵头在《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在线发表题为《中国基本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制图:2018年结果》(Mapping Essential Urban Land Use Categories in China (EULUC-China): Preliminary Results for 2018)的通讯文章。该研究联合了国内30余家科研单位,70名作者,首次实现了全国范围内地块尺度的城市土地利用制图,揭示了地区和城市间的土地利用差异,为国家高质量城市建设和城市体检、健康城市研究工作提供更加详细的数据支持。 土地利用是人类活动在土地空间的重要表现形式,由于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土地利用正发生着迅速的变化。如何获取准确的城市土地利用动态制图,了解不同用地类型的布局、规模和变化趋势,对于合理配置城市土地资源,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基础性数据和决策支持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然而,由于数据和资金支持的限制,全国或全球尺度城市土地利用的遥感制图研究仍相...
2019年12月18-19日,第三届一带一路气候变化与健康应对国际论坛在广州召开,宫鹏教授和蔡闻佳副教授受邀出席此次会议。此次研讨会上,来自国内外80多家机构、关注气候变化与健康问题的研究人员和政策制定者齐聚一堂,对气候变化的健康风险及其应对、应对气候变化的健康协同效应、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等主题进行了讨论交流。 宫鹏教授受邀做主旨报告 18日,宫鹏教授受邀做了题为“Some thoughts on the compilation of the progress report on climate change and health in China”的大会主旨报告,报告介绍了《柳叶刀倒计时2030》对气候变化造成的健康影响的动态监测,分析了近几年来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展和不足,指出2018年尽管可再生能源不断发展,城市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和适应规划也逐步展开,气候变化对儿童以及老年等脆弱人群的健康影响仍在增大。宫鹏教授最后提出要追踪中国的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影响,为健康部门与其他部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合作...
12月5日上午,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教职工党支部召开付昊桓教授入党发展会。经支部成员充分讨论并投票表决,地学系教职工支部同意接收付昊桓为中共预备党员。校党委书记陈旭作为学校党委层面的联系人出席发展会并讲话。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许庆红参加发展会。 图付昊桓汇报入党心路历程 发展会上,付昊桓同志结合自己作为清华青年教师的成长历程,以及派驻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的工作经历,汇报了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心路过程。他表示,党的正确领导和国家的繁荣富强,永远是科学家攀登科技高峰的坚强后盾。他将以共产主义信仰作为奋斗的源动力,继续将个人科研探索融入到国家科技发展事业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付昊桓同志表示要严格遵守党的章程,以实际行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未来他将继续加强党的理论学习,增强党性修养,并在教学科研工作实践中,特别在人才培养中,更多地发挥主动性,传递为国家科研...
全球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于11月14日早晨发布了“柳叶刀2030倒计时”2019年人类健康与气候变化报告(以下简称“倒计时报告2019”)。此报告由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与全球30余家顶尖学术机构合作完成。此报告的北京发布会于11月14日上午在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举行。发布会由“倒计时报告2019”共同主席之一、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地球系统科学系主任宫鹏教授主持,来自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国家气候中心、能源基金会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受邀参加并对报告进行点评。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十余家媒体出席。 众所周知,人类健康深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而应对气候变化可能是21世纪最大的全球卫生机会和挑战。“倒计时报告2019”给出的多个指标表明,全世界继续朝着“基准情景”的路径发展,减缓气候变化行动的成效并不显著。就此,宫鹏教授和清华地球系统科学系蔡闻佳副教授分别对报告中有关全球和中国的主要指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