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2日,应陈德亮院士邀请,天津大学刘丛强院士、朱佳雷教授一行访问了地球系统科学系。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陈德亮院士、系主任罗勇、党委书记耿睿和各学科带头人十余人在自强科技楼2-1103会议室会见来宾。会上,刘丛强院士全面阐述了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以下简称天大地科院)的建设背景、发展历程、目标方向及未来规划等情况。天大地科院以应对全球变化,服务人类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使命,致力于发展多学科深度...
课程概述你是否好奇太阳光如何影响地球气候?你是否想了解卫星遥感技术的核心物理原理?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本学期特别推出的研究生短期课程——《大气辐射学》(Atmospheric Radiation),将为你揭开大气辐射的神秘面纱。本课程采用中英文授课,由清华大学彭怡然副教授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Yi Huang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共同授课。Yi Huang副教授在麦吉尔大学开设大气辐射课程多年,授课经验丰...
为推动我国地球系统模式与高性能计算的学科交叉和合作研究,培养面向地球系统模式发展的青年人才,地球系统数值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与浪潮集团联合设立“清华大学—浪潮集团计算地球科学青年人才基金”。现将2024年度“清华大学—浪潮集团计算地球科学青年人才奖”的有关事宜公告如下:一、奖项设置“清华大学—浪潮集团计算地球科学青年人才奖”每年奖励不超过5名,向获奖人颁发获奖证书及奖金人民币2万元。二、...
11月26日上午,清华大学在丙所会议室举行陈德亮先生讲席教授聘任仪式。国际著名气候学家陈德亮全职加盟清华。校长李路明出席聘任仪式。副校长王宏伟主持仪式。李路明致辞李路明代表学校向陈德亮教授全职加盟清华和一直以来为清华人才培养与地学学科发展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说,清华大学正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核心战略,努力延揽和培养更多世界顶尖学者,为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
为了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气象领域的实际应用,推动人工智能与气象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提升相关领域的学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发展水平,培养人工智能与气象交叉学科的专业人才,中国气象学会气象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依托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正式成立。为庆祝专委会的成立,促进气象人工智能相关业务单位、科研单位和学术界之间的交流,实现人工智能技术与数值预报技术研发和业务实践的共同发展,由中国气象学会...
近日,在国际标准化组织地理信息技术委员会(ISO/TC 211)第58次全体会议上,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白玉琪教授获得了ISO中央秘书处和ISO/TC 211联合颁发的“ISO卓越贡献奖”(ISO Excellence Award),以表彰他作为工作组召集人和标准项目负责人所做出的突出贡献。这是中国地理信息领域专家首次获得该奖项。白玉琪担任ISO/TC 211第7工作组和气候变化特设工作组召集人,也是ISO/TC 211和国际地球观测组织(GEO)的联络人。作为...
8月26日至30日,2024年“地球系统模式研发及应用”国际暑期学校在清华大学六教6A117举行。本次暑期学校由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简称“地学系”)主办,北京超级云计算中心协办。地学系副系主任林岩銮教授主持开幕式和闭幕式。罗勇致辞清华大学地学系主任罗勇教授在致辞中对于参与本次暑期学校的授课教师、助教和学员们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介绍,早在2018年,清华大学地学系便秉持着培养未来计算地球科学领军人才的初...
2024年8月23日,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以下简称“地学系”)2024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举行。系主任罗勇教授,副系主任林岩銮教授,党委副书记卢麾教授,教师代表刘利教授、黄小猛教授、武超助理教授出席开学典礼。党委书记耿睿主持典礼。罗勇致辞罗勇代表地学系全体师生,热烈欢迎2024级新生同学加入地学系的大家庭。他以清华地学学科的发展历程和目标为切入点,介绍了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清华大学肩负的使命与责任。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