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地学系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史学习教育第一专题集中学习研讨会在蒙民伟科技大楼南楼S818会议室召开。校党委常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成员王岩,校党史学习教育第九联系指导组组长金兼斌,校党史学习教育第九联系指导组成员李希浩出席。系理论学习中心组全体成员参会。会议由系党总支书记、系主任罗勇主持。会议现场罗勇首先介绍了地学系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部署安排和系理论学习中心组自学情况,并围绕《铭记光辉历程,认...
4月15日中午,地学系在蒙民伟科技大楼S927举办午餐沙龙系列活动。本期活动邀请了地学系博士生刘涵作主讲人,进行主题为“全球逐日无缝数据立方体与智慧遥感制图 iMap World 1.0”的分享。
4月15日,地学系党总支召开全面从严治党教育专题会议。会议邀请校纪委副书记李志华同志以《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共同维护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为主题作报告。地学系党总支书记罗勇主持会议,系党总支副书记武海平、系党总支委员、全体教职工党员、积极分子等20余人参加了会议。李志华同志指出,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以来,一代又一代清华人秉承“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的校训,在投身于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过程中,长期以来形成...
2020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各国要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推动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汇聚起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合力。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中国必然要转变发展方式、进行...
4月8日下午,春光明媚,气候宜人,地学系分工会组织教职工圆明园健步走活动。一路上,大家迎着和煦的春风,三五成群,边走边谈,共同欣赏春日里的鲜花和美景。
近日,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卢麾副教授(通讯作者)和姚盼盼博士(第一作者)联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麻省理工学院的科研人员在《Scientific Data》(IF=7.67)上以数据论文形式发布了全球2002~2019年的地表土壤水分数据。
为进一步关注促进地学系博士生骨干更好地成长,帮助他们了解基层党组织的党建经验,4月2日,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组织19位师生来到天津市武清区,与区委组织部机关党支部共同开展党建联谊活动。
近日,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原副教授谢尔盖(Sergey Venevsky)及其博士生武超,联合英、美两国相关研究人员,利用一个集成了34个地球系统模式的气候-火灾-碳循环耦合模型,对历史和未来全球野火过火面积变化趋势及所受的主要气候和人为驱动因子进行了量化分析,揭示全球野火过火面积变化趋势及驱动因子。
4月1日中午,地学系在蒙民伟科技大楼S927举办了午餐沙龙系列活动。本期活动邀请了地学系王勇老师作本次沙龙的主讲人,他以“气溶胶湿清除的长期特征”为主题进行分享。王勇主要介绍了气溶胶湿清除的长期特征,通过改进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考虑对流随机性,有效地降低(提高)了全球气候模式高估(低估)小雨(大雨)发生的频率。在此基础上,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小雨通过其高频发生对气溶胶长期累积湿清除量的主导贡献。 王勇...
大气水汽输送(AMT)是北极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最近几十年来北极加速变暖具有显著贡献,但科学界对于AMT的温升效应,特别是其关键物理过程尚不十分清楚。近日,清华大学地学系罗勇教授研究组在英国皇家气象学会会刊“国际气候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上连发两篇研究论文,揭示AMT变化对冬季北极大气温度的影响,以及大气辐射和能量收支等物理过程所起的关键作用。研究表明,AMT对北极不同高度的...
3月31日,地学系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在蒙民伟科技大楼南楼S818会议室召开。地学系党总支书记罗勇作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并总结讲话,系党总支委员、教职工党支部书记、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和师生代表等20余人参加会议。
3月24日,地学系在蒙民伟科技大楼南楼S818会议室召开2020年度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会。地学系教职工党支部书记、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党总支委员、各党支部委员、师生代表等29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党总支副书记武海平主持,党总支书记罗勇出席并作总结讲话。会上,各党支部书记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疫情防控,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有关情况,并结合支部落实地学系巡察整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