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下午,清华大学第48届教职工运动会在东大操场举行。地学系分工会组织30余位教职工参加了本届运动会的入场式及田径比赛。广播操表演 入场式中,运动员们步伐矫健、精神抖擞地走过主席台,向主席台上就坐的领导和嘉宾致意。图片说明:地学系教职工在运动会上参加铅球、立定跳远、踢毽子、400米跑项目。从左到右、从上至下分别是武海平、卢麾、王勇、刘利、俞乐、支剑元、周建。运动员们在各项田径比赛中斗志昂扬,努力拼搏...
在中国,燃煤发电的用水量巨大,其水需求仅次于农业位居第二,占当前中国社会各部门总体水需求的8%以上。为实现《巴黎协定》提出的“把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低于2℃之内,并努力将气温升幅限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1.5℃之内”的目标,未来中国煤电的发展将受到制约,进而促使电力部门的水需求总量和空间分布格局发生改变。2021年4月,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蔡闻佳课题组博士生李浩然等在《应用能源》(Applie...
近日,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简称“地学系”)张强教授课题组与环境学院贺克斌院士课题组合作在《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在线发表题为《碳中和背景下中国2015~2060年PM2.5空气质量改善路径》(Pathways of China's PM2.5 air quality 2015~2060 in the context of carbon neutrality)的论文,首次定量揭示了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下中国及重点区域2015~2060年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路径,指出了实现碳中和...
为迎接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举办了科研成果展。展览梳理了近五年来,地学系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
4月20日上午,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地球系统科学系(简称“地学系”)系列学术活动之一——全球变化科学紫荆论坛第354期举行。第一场分论坛以“气溶胶云降水和气候”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上同步举行的方式。地学系主任罗勇教授致开幕辞,8位嘉宾应邀作主旨报告并围绕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地学系教师林岩銮、彭怡然、王勇主持论坛,线上线下共计2600余人参加了论坛。清华大学地学系主任罗勇致开幕辞罗勇首先代表地学系对在论坛上作...
4月15日下午,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以下简称“地学系”)-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公服中心”)合作交流座谈会在清华大学蒙民伟科技大楼举行。
4月17日上午,地学系分工会和研工组联合举办师生趣味运动会,共30余人参加。比赛设置了多项趣味竞赛项目,包括摸石头过河,无敌风火轮,指压板接力等。趣味运动会采用团体竞赛方式进行。
4月16日,地学系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史学习教育第一专题集中学习研讨会在蒙民伟科技大楼南楼S818会议室召开。校党委常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成员王岩,校党史学习教育第九联系指导组组长金兼斌,校党史学习教育第九联系指导组成员李希浩出席。系理论学习中心组全体成员参会。会议由系党总支书记、系主任罗勇主持。会议现场罗勇首先介绍了地学系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部署安排和系理论学习中心组自学情况,并围绕《铭记光辉历程,认...
4月15日中午,地学系在蒙民伟科技大楼S927举办午餐沙龙系列活动。本期活动邀请了地学系博士生刘涵作主讲人,进行主题为“全球逐日无缝数据立方体与智慧遥感制图 iMap World 1.0”的分享。
4月15日,地学系党总支召开全面从严治党教育专题会议。会议邀请校纪委副书记李志华同志以《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共同维护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为主题作报告。地学系党总支书记罗勇主持会议,系党总支副书记武海平、系党总支委员、全体教职工党员、积极分子等20余人参加了会议。李志华同志指出,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以来,一代又一代清华人秉承“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的校训,在投身于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过程中,长期以来形成...
2020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各国要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推动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汇聚起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合力。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中国必然要转变发展方式、进行...
4月8日下午,春光明媚,气候宜人,地学系分工会组织教职工圆明园健步走活动。一路上,大家迎着和煦的春风,三五成群,边走边谈,共同欣赏春日里的鲜花和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