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晚,以“师•途”为主题的清华大学第14届“良师益友”颁奖典礼在大礼堂举行。校长陈吉宁,党委副书记史宗恺,副校长薛其坤,校长助理、研究生院院长杨斌等出席了典礼。 通过院系到学校的层层选拔,本次全校共评选出40位“良师益友”奖,地学中心罗勇教授获得了此荣誉。罗老师平时是能够给学生以教诲和帮助的好老师、好朋友,教师要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这不仅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更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他以其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实际行动为我们诠释了“良师益友”的内涵。 (办公室 刘晓婷供稿)
(武海平老师介绍地学中心就业概况) (李清同学分享自己的工作经历和求职意向) 9月25号下午,由地学研团主办的2015届应届毕业生就业动员会在蒙民伟科技大楼南楼818室举行。会议邀请到清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蔡志楠老师作就业动员报告,地学中心党总支委副书记武海平老师、办公室就业助理刘晓婷老师和2015届应届毕业生等近2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上,武海平老师向大家简要介绍了地学中心的就业概况,指出积极就业的重要性。随后,蔡志楠老师向大家作了《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的报告,对当前的就业形势进行分析,并就如何选择和走稳“第一步”向大家提出了建议和指导。 最后,应届毕业生代表何正旭和李清同学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实习经验以及今后的就业意向。两位老师对此进行点评,强调了清晰的职业规划目标的重要性,建议大家在找实习和工作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及时获取有效信息。近日,2015届清华毕业生招聘会已经正式启动。地学研团也将在就业引导中...
各位同学: 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地学中心”)主要任务是围绕全球变化组织开展科学研究,并以此恢复建设清华大学地学学科。地学中心将面向校内外招收2014年度(2015级)免试推荐博士生和硕士生,欢迎有志于从事全球变化研究和地学学科研究的优秀本科生报名。报名条件: 1、就读地理、环境、土木水利、物理、数学、计算机、经济管理等学科领域的2015年应届本科毕业生。 2、在本专业年级成绩优秀,有相关科研经历者优先。 请有意报名的同学,于2014年9月23日(周二)下午4点之前将全部申请材料(统一用A4纸)送交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教学办公室,办公室地址为“清华大学蒙民伟科技大楼S801室”。并请在截止日期前,将所提交材料扫描整理成一份PDF文件(文件须小于20M),发送至地学中心教学办公室邮箱cessedu@tsinghua.edu.cn。报名材料以纸质为准。过期不再受理申请。中心将根据材料组织进一步面试,面试时间 9月24日下午,具体安排将另行通...
9月12日上午,地球科学中心在罗姆楼召开了“2014年度秋季学期第一次全体教师会议 ”,中心全体教师及教辅人员参了此次会议。 会上,中心副主任罗勇传达了学校夏季干部工作会的相关事宜;中心工会主席喻朝庆组织了关于校教代会、工会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中心主任宫鹏通报了人事制度改革的进展情况;办公室主任武海平通报了新生入学教学工作安排、学校校园交通管理办法及地学中心工位分配等相关工作。 最后,宫鹏老师对会议作了总结,希望教师们能够多了解学校的教学政策,多参与中心政策及制度的完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光是传输知识和传授谋生的本领,而是引领学生们走进科学的殿堂,能够真正做到“良师益友”。 (办公室 刘晓婷供稿)
9月2日,地球科学中心2014级研究生陆续入学并办理报到手续,9月9日中心在六教6A211教室举行了新生开学典礼。中心主任宫鹏,研工组组长、办公室主任武海平,任课教师及2014级新学近70人参加了此次典礼。 典礼上,中心主任宫鹏教授向新生致欢迎词,并以毛泽东诗词《念奴娇.昆仑》为引,向新生们介绍了地学中心的概况和中心研究生培养的侧重点,以及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发挥的作用等。 随后,教师代表蔡闻佳、老生代表李雪草分别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向新生们分享了学习和研究的相关经验。最后中心研工组组长武海平老师向新生介绍了中心研究生培养方案、教育教学规则制度与研究生德育工作,并解答了新生迫切关心的问题。 9月9-19日,中心还为新生安排了系列专业讲座及各类参观活动。 (办公室 刘晓婷供稿)
2014年8月7日,根据科技部工作部署和要求,由清华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及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联合负责的全球变化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碳循环关键过程及其与气候系统耦合的研究”(2013CB956600)项目中期总结会议在京召开。 项目依托单位教育部科技司汪剑鸣副处长,项目管理单位科技部基础研究中心陈友淦博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学部宋长青副主任、张朝林处长,项目责任专家陈镜明院士、董文杰教授,项目专家组成员宇如聪研究员、于贵瑞研究员、宫鹏教授、周天军研究员,项目特邀同行专家方精云院士、丁永建研究员、王斌教授、丁平兴教授、朴世龙教授,清华大学科研院重大项目办华琳主任,以及项目组骨干人员和研究生代表等60余人出席会议。 会上,项目首席清华大学地球科学中心林光辉教授代表项目组介绍了项目的基本情况,各课题负责人汇报了相关课题自启动以来取得的主要进展。与会专...
会议现场 7月8日至10日,清华大学地球科学中心举办了“伦敦大学学院-清华大学-柳叶刀”委员会工作会议,伦敦大学学院全球健康研究所主任安东尼. 科斯特洛、伦敦大学学院人类健康与行为研究所主任休.蒙哥马利率领的16名国际知名学者,与地球科学中心10余名教师共同参会。国家发改委气候变化司李高副司长,国家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高云副司长,科技部社发司孙成永副司长出席了本次会议开幕式并致辞。 本次会议着重对即将在明年发表于《柳叶刀》杂志的委员会工作报告进行全体讨论与修改。宫鹏教授在欢迎辞中,以神医扁鹊对自己三兄弟医术评价的故事说明公共卫生预警对人类可持续健康的重要性。随后,五个工作组成员分别介绍了在科学背景、恢复与适应、能源与技术、融资政策、及政治机制方面的进展,并与来自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核研院,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疾病控...
图为典礼现场 合影留念 7月2日,地球科学中心在S927会议室召开了2014年研究生毕业典礼,全体毕业生、中心领导、毕业生导师、研工组副组长等参加了此次会议。 首先,中心主任宫鹏向同学们致辞并对学生们送去了真诚的祝福,希望同学们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还能继续保持本色,抵住诱惑。随后,优秀毕业生胡娈运代表毕业生作了临别赠言,感谢中心的培养,导师们的教诲。毕业生们逐一畅谈了在中心美好的求学感受、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对中心教学工作的建议。最后党支部副书记武海平通报了成立“地学系友会”的决定和近期学生毕业的相关注意事项。会后全体毕业生与教师们合影留念。 中心2014年毕业生共计8人。 (办公室 刘晓婷供稿)
(图为罗勇教授在会上发言) 6月27日,地学中心副主任罗勇教授出席了在青岛召开的“教育部大气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二次工作研讨会”。会上,罗勇教授从人才培养方式、人才培养评价标准及学生国际视野和历史观培养等几个方面给予建议。 此次会议由教育部大气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与海洋学院承办,山东省气象局和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协办。大气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大学副校长谈哲敏教授,副主任委员、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研究员等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审核并讨论了大气科学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布置了大气科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国际化比较研究工作,介绍了教育部大气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网站,同时讨论了本科生暑期联合实习活动等事宜。来自我校、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的五十余位专家出席了本次会议。 (办公室 李晓瑜供稿)
6月23日,地学中心针对清华大学面向CMIP6的地球系统模式研发,在蒙民伟科技大楼召开了2014年模式研发计划中期进展研讨会。在研讨会上,10多位中心模式团队成员针对2014年研发计划介绍了在大气环流模式、海洋环流模式、海冰模式、碳循环、耦合器、集合调优平台、区域模式和数据平台等方面的进展与下半年的工作安排,并就当前遇到的主要难题和挑战展开了讨论。 经过半年的努力,中心模式团队在动力框架算法研究,对流、云、辐射、气溶胶等物理过程方案的改进和研究,大气化学模式与大气环流模式的耦合,C-Coupler耦合平台、模式参数优化平台和数据平台的建设,海洋和陆地碳循环模式与社会经济模型的改进与研发,区域气候模式的构建,海冰模式的设计,基于C-Coupler的耦合模式评估等方面均取得了初步的和实质性的进步,为2014年计划的顺利完成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与此同时,也遇到了诸如计算机资源和存贮资源不够用,有的分量模式版本不统一,大气化学和生物地球化学...
(图为考核会现场) (图为两位被考核人员汇报工作) 6月26日上午,中心在S808会议室召开了办公室员工合同期满考核会,会议由办公室主任武海平主持,中心领导及教师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上,两名考核人员汇报了聘期内完成的工作,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工作成果、感悟收获等几方面总结了工作及思想情况。随后与会人员进行了讨论与评议,对他们工作给予肯定的同时提出了有益建议。最后,大家一致通过了两位人员的考核申请。 通过此次考核会,不仅为被考核人梳理、总结工作业绩、明确下一阶段的目标,同时也是中心领导和教师对办公室工作了解、指导、交流的好机会,为办公室今后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办公室 刘晓婷供稿)
(图为 胡娈运同学与宫鹏导师合影) 根据《清华大学“优秀博士、硕士毕业生”评选办法》 ,经各院系评审推荐,研究生院办公会审核,并报校务会议审议通过,拟为学校68名硕士毕业生授予“清华大学优秀硕士毕业生”称号。地学中心宫鹏教授指导的学生胡娈运被评为清华大学优秀硕士毕业生。 胡娈运,女,江西省修水人。2007年9月考入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2011年7月本科毕业并获得农学学士学位。2011年9月保送进入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攻读生态学硕士至今。研究方向为土地覆盖遥感制图,硕士期间完成论文6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1篇。 (办公室 刘晓婷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