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罗勇教授在会上发言) 6月27日,地学中心副主任罗勇教授出席了在青岛召开的“教育部大气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二次工作研讨会”。会上,罗勇教授从人才培养方式、人才培养评价标准及学生国际视野和历史观培养等几个方面给予建议。 此次会议由教育部大气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与海洋学院承办,山东省气象局和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协办。大气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大学副校长谈哲敏教授,副主任委员、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研究员等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审核并讨论了大气科学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布置了大气科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国际化比较研究工作,介绍了教育部大气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网站,同时讨论了本科生暑期联合实习活动等事宜。来自我校、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的五十余位专家出席了本次会议。 (办公室 李晓瑜供稿)
6月23日,地学中心针对清华大学面向CMIP6的地球系统模式研发,在蒙民伟科技大楼召开了2014年模式研发计划中期进展研讨会。在研讨会上,10多位中心模式团队成员针对2014年研发计划介绍了在大气环流模式、海洋环流模式、海冰模式、碳循环、耦合器、集合调优平台、区域模式和数据平台等方面的进展与下半年的工作安排,并就当前遇到的主要难题和挑战展开了讨论。 经过半年的努力,中心模式团队在动力框架算法研究,对流、云、辐射、气溶胶等物理过程方案的改进和研究,大气化学模式与大气环流模式的耦合,C-Coupler耦合平台、模式参数优化平台和数据平台的建设,海洋和陆地碳循环模式与社会经济模型的改进与研发,区域气候模式的构建,海冰模式的设计,基于C-Coupler的耦合模式评估等方面均取得了初步的和实质性的进步,为2014年计划的顺利完成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与此同时,也遇到了诸如计算机资源和存贮资源不够用,有的分量模式版本不统一,大气化学和生物地球化学...
(图为考核会现场) (图为两位被考核人员汇报工作) 6月26日上午,中心在S808会议室召开了办公室员工合同期满考核会,会议由办公室主任武海平主持,中心领导及教师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上,两名考核人员汇报了聘期内完成的工作,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工作成果、感悟收获等几方面总结了工作及思想情况。随后与会人员进行了讨论与评议,对他们工作给予肯定的同时提出了有益建议。最后,大家一致通过了两位人员的考核申请。 通过此次考核会,不仅为被考核人梳理、总结工作业绩、明确下一阶段的目标,同时也是中心领导和教师对办公室工作了解、指导、交流的好机会,为办公室今后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办公室 刘晓婷供稿)
(图为 胡娈运同学与宫鹏导师合影) 根据《清华大学“优秀博士、硕士毕业生”评选办法》 ,经各院系评审推荐,研究生院办公会审核,并报校务会议审议通过,拟为学校68名硕士毕业生授予“清华大学优秀硕士毕业生”称号。地学中心宫鹏教授指导的学生胡娈运被评为清华大学优秀硕士毕业生。 胡娈运,女,江西省修水人。2007年9月考入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2011年7月本科毕业并获得农学学士学位。2011年9月保送进入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攻读生态学硕士至今。研究方向为土地覆盖遥感制图,硕士期间完成论文6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1篇。 (办公室 刘晓婷供稿)
(图为会议现场) 6月23日,2014年中央和国家机关司局级干部选学专题班“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在清华大学中央主楼327会议室开班。清华大学教培处处长邓丽曼、地球科学中心主任宫鹏出席开班仪式并致欢迎词。地球科学中心党总支副书记武海平主持仪式。 此次培训主要包括生态文明哲学观、中国雾霾天气成因与治理、全球气候变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的能源与环境问题、生物固碳与国家生态安全、全球变化与人类健康、城市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技术及发展方向、中国水利工程与水资源利用、地球水循环及海洋的作用、全球变化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等十个方面的内容。 该专题班共有来自中纪委、全国人大、最高人民法院等30多个国家机关,29名司局级干部参加学习。培训为期一周,由地球科学中心主办,来自清华大学地球科学中心、环境学院等校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授课。 (办公室 董春青供稿)
为进一步发挥遥感技术优势,聚焦国际上普遍关注的全球变化和生态环境热点问题,国家遥感中心组织相关单位完成了《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3年度报告》,并于2014年6月正式对外发布。 地球科学中心主任宫鹏作为专家组专家,通过对2012年全球大型陆表水域面积时空格局状况、中国大型陆表水域时空分布状况、全球典型区域陆表水域变化等多项数据分析和整合,牵头完成了“大型陆表水域面积时空分布”年度报告的编写工作。此报告在《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2年度报告(陆表水域面积分布状况)》的基础上,选取陆表水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湖泊和水库作为监测目标,进行全球、大洲、国家、典型区域等不同尺度的大型陆表水域多年动态监测和时空变化分析,揭示其时空变化规律,具有一定的特色和继承性,可以有效地为科学研究和政府决策服务。 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报是一项开拓性和长期性的工作,每年选择合适的主题形成报告向全球发布。国家遥感中心与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
2014年地学学科夏令营拟录取研究生名单 直博研究生 学科方向 姓名 大气海洋科学 陈如彦 大气海洋科学 许文卿 大气海洋科学 尹君红 大气海洋科学 吴瑞丽 大气海洋科学 郝鸣驹 大气海洋科学 张机时 大气海洋科学 温琴 大气海洋科学 季涤非 大气海洋科学 周璐 大气海洋科学 吴业飞 大气海洋科学 黄悦 计算地球科学 陈悦 计算地球科学 陈炳炜 生态学 倪少强 生态学 金晶 生态学 徐菲 生态学 王梦晖 生态学 丁群 生态学 徐波 硕士研究生 学科方向 姓名 大气海洋科学 孙宏伟 大气海洋科学 王明城 大气海洋科学 李言顺 大气海洋科学 黄珊 大气海洋科学 杨千姿 大气海洋科学 王玲霞 大气海洋科学 黄杰 大气海洋科学 刘礼彬 大气海洋科学 高荣璐 大气海洋科学 刘晓楠 大气海洋科学 徐露露 生态学 杨子尧 生态学 赵燕 生态学 黄昕琦 生态学 肖雨晨 生态学 张敏 生态学 郑嘉俐 生态学 李娅明 生态学 齐廷宇
(图为答辩会现场) (图为学生与导师、答辩委员会专家合影留念) 6月3日下午,地学中心2011级四位硕士生的毕业论文答辩会在蒙民伟科技大楼南楼S-818会议室举行。 本次答辩随机抽取了两名硕士生参与了清华大学研究生院联合在线教育办公室、电教中心举办的论文答辩网络直播。这是地学中心首次参与答辩直播,同时也是自开展论文答辩直播以来清华范围内首次有硕士生参与。答辩会现场吸引了众多师生参加,气氛热烈,答辩进展顺利。 本学期,清华大学研究生院联合在线教育办公室、清华电视台、信息化技术中心,从各院系申请硕士、博士学位的论文答辩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学位论文答辩进行网络直播或录播,直播可以在清华电视台网站(tv.tsinghua.edu.cn)收看。地学中心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这种新形式的答辩,既能充分发挥育人作用,搭建学术交流的平台,保障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难得的锻炼机会。 (学生 楼鹏康供稿)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罗勇教授课题组主要从事全球气候变化的科学与政策、地球系统模式研制与气候数值模拟与预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等领域的研究。现根据工作需要,拟招聘非事业编制科研助理一名。详细信息如下: (一)工作内容 1、组织学术会议和科研活动; 2、收集整理基础数据和文献资料,协助撰写项目申请书、进展报告和结题报告; 3、经费预算与科研合同编制; 4、国内外合作联络; 5、科研成果宣传报道; 6、参与相关项目研究; 7、完成课题组安排的其他任务。 (二)应聘条件 1、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工作积极主动,严谨认真,踏实肯干,具有强烈的责任心、服务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身心健康,性格开朗,人际沟通与组织协调能力强。能够全职在岗工作。 2、具有理学、工学或管理学专业背景,已获得(或即将获得)硕士或以上学位。国内211、985高校或国外高校毕业生优先。大气科学、地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图为宫鹏教授一行与JRC土地资源管理部门团队合影) (宫鹏教授在JRC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介绍中国和全球环境制图工作) (宫鹏教授与JRC LRM主管Alan Belward交谈) 2014年5月26日-28日,地学中心主任宫鹏教授、Nicholas Clinton副教授、俞乐和李丛丛博士等一行受欧盟联合研究中心(European Union's Joint Research Centre,简称JRC)邀请参加了清华大学-JRC联合非洲遥感制图研讨会。 双方就技术合作、数据资源共享、非洲制图产品验证等方面达成一致,确立了近期合作目标,计划于2014年底完成新一版基于2014年Landsat 8多时间系列影像的非洲大陆30m地表覆盖制图。制图的分类系统将包括中国为陆面过程模拟和气候系统模式发展提出的分类体系及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展的地表覆盖分类体系。宫鹏教授随后在JRC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研究所(Institute of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ility, IES)做了一场学术报告,介绍中国和全球环境制图工作。此后,在土地资源管理部主任...
(图为营员报到现场) (图为开营仪式现场) 5月31日-6月2日,地学中心组织的为期三天的2014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圆满结束。本次活动,共收到来自全国各高校196名学生寄来的报名材料。经过初步筛选,确定了来自清华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等30所高校,本科前三年(或前5学期)总评成绩排名在本校同年级本专业前10%的81位优秀大学生前来参加夏令营。 开营仪式上,中心主任宫鹏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并介绍了中心概况,随后6个课题组的教师们重点介绍了每组的科研方向和特色,最后中心党总支副书记武海平介绍了免试录取研究生的政策、夏令营期间的具体要求和营员分组名单。仪式上,同学们积极互动,踊跃的举手提出自己的疑惑及对地学中心的期望,教师们给予细致的解答。 通过三天充实、丰富的日程安排,营员们经过笔试、面试等环节与地学中心的教授们进行面对面交流,通过专题讲座、互动讨论等形式和多场综...
(图为研讨会现场) (图为校研究生院副院长高虹作报告) (图为校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刘丹作报告) 5月30日,地学中心在蒙民伟科技大楼S818会议室组织召开了2014年度教学工作研讨会,会议由中心副主任罗勇主持,校研究生院副院长高虹、校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刘丹应邀出席会议并作了报告,中心相关领导、全体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学生代表及办公室工作人员近40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校研究生院副院长高虹从新时期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目标、着力点、存在问题和意义等几方面作了题为“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设想与行动”的专题报告,校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刘丹从心理危机概况、种类、产生原因和应对措施等几方面做了题为“研究生心理问题及危机应对”的专题报告 。 随后,地学中心主任宫鹏、研究生院原常务副院长陈皓明、地学中心王斌教授相继围绕研究生培养的措施、思考和如何培养出优秀的研究生等方面分别作了报告。与会人员就地学中心目前研究生培养的问题和现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