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6日,中山大学地理学院黎夏教授应邀来清华大学地学中心开展学术交流,并做了题为“地理元胞自动机与可持续发展城市模拟”的专题讲座。中心多位老师和同学参与了此次活动,并展开了热烈地交流、讨论。 黎夏教授现任中山大学逸仙讲座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山大学遥感与信息地理研究中心主任。黎老师及其团队长期在地理元胞自动机、多智能体与地理信息系统、地理模拟系统理论等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其中,在地理过程模拟与决策支持、耦合群智能与多智能体、多目标空间优化等核心内容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黎夏教授领导开发的GeoSOS软件集成了智能模拟与空间优化,解决了传统GIS对过程模拟和优化方面严重不足的难题,为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本次学术交流,黎夏老师从元胞自动机及群智能优化的角度出发,重点阐述了其在实际规划领域中的应用。元胞自动机及群智能体主要研究微观层面个体之间以及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
一年一度国际“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地学中心工会积极响应学校号召,鼓励全体女教工参加学校组织的电影、舞会、参观等系列妇女节活动。节日前夕卢麾老师代表中心工会慰问每位女教职员工,并亲手将一朵鲜花送到女教工的手中,同时也送上诚挚的节日祝福。女职工们纷纷表示:感谢单位领导的关心,以后将在各自的岗位上积极工作、锐意进取,为中心工作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供稿:刘晓婷 编辑:彦妃)
关于表彰2014年度地学中心先进工作者的决定 清地学通〔2015〕2号 经地学中心主任办公会推荐,徐世明、蔡闻佳、黄文誉、刘利、黄建斌、刘远政、李晓瑜(排名不分先后)获得地学中心先进工作者提名。 经中心行政、党总支、分工会、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学科带头人差额投票,评选2014年度地学中心先进工作者名单如下: 1、黄建斌,获奖理由:开设的《全球气候系统及气候变化》研究生课程多次在学校教学评估中名列前茅,在模式应用方面做出较大成绩。 2、徐世明,获奖理由:在海冰模式研发方面做出较大成绩。 3、蔡闻佳,获奖理由:在全球变化经济学研究方面做出较大成绩。 4、刘远政,获奖理由:主动勤奋,在人事和国际合作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5、李晓瑜,获奖理由:主动勤奋,在科研管理和宣传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特此公告并向上述获奖老师表示祝贺。 附件:清地学通【2015】2号关于表彰2014年度地学中心先进工作者的决定.pdf 同时评选2014年度地学中心最佳秘书奖1名...
清华大学地学中心宫鹏教授于2010年发表的论文“China’s wetland change(1990-2000) determined by remote sensing (中国1990和2000基准年湿地变化遥感)”近日被《中国科学:地球科学》被评选为“最佳论文”二等奖。“最佳论文”是从2009-2013年在《中国科学:地球科学》(英文版)发表的文章中,根据科学计量指标定量评价与同行专家定性评审相结合的原则遴选出来的,具有较高含金量。 该论文基于1990年和2000年前后的美国陆地卫星资料,完成了两期中国湿地分布遥感制图,统计两个基准年间中国的湿地变化及其不确定性,并对变化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湿地面积在十年间减少了14%,除人工湿地增加外,其余的天然湿地类型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面积下降趋势。其中以黑龙江,内蒙古和吉林三省天然湿地丧失最为严重,主要原因是天然湿地被转为农牧用地,而新疆,西藏和青海三省呈现湿地面积增加,这可能与气候变暖造成冰川积雪融化有关。该湿地制图工作科学意义显著...
2015年1月13日上午,中国生态学学会稳定同位素生态学专业委员会筹建大会在清华大学蒙民伟科技大楼南楼818举行。来自全国不同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0多位委员聚集于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共商学科发展大计。中心主任宫鹏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专业委员会的主要发起人林光辉教授介绍了稳定同位素生态学在中国的发展趋势,成立专业委员会的意义,以及申请成立专业委员会的过程与进展。会议酝酿了专业委员会顾问专家、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正副秘书长和委员人选,讨论了2015年度工作计划与主办下一届学术交流会等议题。委员代表们会上对稳定同位素生态学科的发展前景进行了热烈讨论,并在科研合作、人才培养以及技术推广应用方面广泛交换了意见。厦门大学高树基教授做了题为“海洋氮循环与同位素应用”的精彩学术报告,为与会师生介绍了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对于揭示海洋氮转化过程与微生物作用机制的重要作用。 (庞智勇供稿)
同学们, 在2014年即将过去之际,在全球变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支持下,我们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全球变化研究生论坛》,同时也成立了“全球变化研究青年学生联盟”。我代表论坛学术委员会向大家表示热烈的祝贺! 这次会议让我想起22年前,在国内老一辈学者的关心和鼓励下,由陈述彭、徐冠华、李德仁、张祖勋等老师亲自参与,一批在北美学习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生发起召开首届北美华人地理信息系统研讨会的情景。那次会议,创立了中国海外地理信息系统专家协(CPGIS),形成了每年召开一次会议的惯例。至今,已经举办了22次年会。自1994年起,创办了《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s》刊物,2007年更名为《Annals of GIS》。自1996年开始,每年回国参与举办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测评,一直持续到21世纪初。后来还每年在国内举办CPGIS西部行,青年学者讲习班等活动。这个组织既服务了中国,也提升了大家的专业水平。同时也为一批批海内外学者提供了为国家,为专业...
12月17日下午,2014年“斯伦贝谢计算地球科学奖学金”颁发仪式在蒙民伟科技大楼南楼816举行。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双聘教授杨广文老师、武海平老师、薛巍老师及斯伦贝谢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招聘经理刘艳军先生参加了颁发仪式。 首先到场嘉宾分别为每位获奖学生颁发获奖证书,随后陈宇澍作为获奖学生代表发表了获奖感言,最后斯伦贝谢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招聘经理刘艳军介绍了该公司员工规模、企业文化、利润等相关内容。 斯伦贝谢计算地球科学奖学金”是由斯伦贝谢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设立的,面向地学中心以及计算机系进行地学与计算交叉研究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旨在奖励在地学与计算交叉领域的研究及创新。每年评选五名获奖者,这是本奖项第一次颁发。 (路雯供稿)
AfriGEOSS合影 宫鹏教授在会议上发言 GEO XI中国代表团合影 2014年11月13-14日,我校地球科学中心教师宫鹏、俞乐、李丛丛等,赴瑞士日内瓦参加了GEO(Group on Earth Observations,地球观测组织)第11次全会和AfriGEOSS(GEO框架内的非洲区域组织)分会。地学中心主任宫鹏教授在会上介绍了清华大学团队在2014年非洲30米地表覆盖制图方面的进展,并与参会代表开展了充分讨论,明确了进一步交流合作的研究重点区域。宫鹏教授与来自国家遥感中心、国家气象局、国家地震局等的专家共同组成了中国代表团,同GEO其他成员国代表团一起,审议并通过了多项GEO决议。 GEO是地球观测领域最大和最权威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其目标是制定和实施全球地球综合观测系统(GEOSS,Global Earth Observation System of Systems)十年执行计划,建立一个综合、协调和可持续的全球地球综合观测系统,更好地认识地球系统,为决策提供从初始观测数据到专业应用产品的信息服务。目前正在...
11月27日下午,在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校研团实践部和地学中心研究生工作组的指导和帮助下,地学中心研团首次承办了校级学期中-“赴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的就业实践活动。该活动自宣传之日起,在全校范围内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广泛关注。在综合考虑了海洋局和同学们的双方需求后,最终共有40余名清华大学博士生参加了此次实践之旅,覆盖的专业背景包括地学、环境、生命、水利、法学等。 在交流会上,国家海洋局预报司的郭处长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海洋局在全国不同地区的分支结构和事业单位,涉及的内容包括数值模拟预报、设备研发、信息中心、海洋研究所、深海基地管理、海洋环境监测等。这些信息让同学们深入地了解了海洋局的基本状况和涉及的业务范围。随后,同学们参过了国家海洋局预报中心的信息处理部门、高性能计算部分及海洋环境监测部门,并听取了相关工作人员的介绍。最后,清华学子与海洋局预报中心的各位专家就职业、科研、业务上的一些问题进行了...
2014年11月20日,国家留学基金委副秘书长张宁应清华大学研究生院邀请为面向我校全体师生的“研究生学术与职业素养”讲座课程做题为“硅谷解析”的讲座。在讲座前,应中心主任宫鹏教授的邀请,张宁副秘书长参加了地学中心举办的小型交流会,与会嘉宾罗庆朗教授以及地学中心宫鹏教授、罗勇教授同近30位研究生同学参加了交流会。 曾任中国驻旧金山总领馆教育领事的张宁副秘书长横跨核物理、声学语音识别以及法学、教育学等多个领域,并且从事教育留学工作多年。交流会上,宫鹏教授首先代表地学中心表达了对张宁副秘书长的热烈欢迎,随后张宁副秘书长就自己的求学和工作经历等方面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不仅从人生履历方面给同学们很大的启发和鼓舞,而且在同学们关心的留学问题上,给出全面、权威的解答和指导。他说:“在美国工作多年,深切体会到了中美文化的差异,我们要求同存异,学习好的,发扬传统的。地学中心这种小型的面对面的交流座谈就很有美...
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第五届冬春季北京初雪日期竞猜活动开始啦!欢迎大家踊跃参加,预测准确就能赢取创意奖品,并获得地学中心预言大奖——初雪先知奖! 参加范围:清华大学教职员工都可以参加。 参加方法:写上您的姓名、所在院系、学号(或工作证号或身份证号),联系方式(手机、邮箱),在2014年10月17日以前,将预测的今冬初雪日期回复至cess@tsinghua.edu.cn即可,28日后的投票邮件无效。 参考信息:北京市初雪的历年平均日期:11月28日;最早日期:1960年10月26日;最晚日期:1959年4月21日 竞猜规则:一旦提交,不能修改;实际初雪日期,以北京市气象局的说法为准(北京观象台,站号54511)。 快来参加吧!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全球变化研究院
10月9日,由地学中心举办的“气候变化研究论坛”在蒙民伟科技大楼举行。Nature Climate Change(NCC)杂志主编Monica Contestabile博士、布里斯托大学Andy Gouldson博士、英国利兹大学、我校客座教授关大博博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教授、地学中心主任宫鹏教授等出席论坛并做报告。 宫鹏教授代表地学中心向到访的学者表示欢迎,并向参加论坛的师生介绍了地学中心在大气科学、气候变化等研究领域的发展和前景。Andy Gouldson博士就城市尺度碳排放的研究做了题目为《低碳城市的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Low Carbon Cities)的学术报告。NCC杂志主编Monica Contestabile博士做了题为《如何在Nature Climate Change杂志上发表高质量文章》的报告,引发了热烈讨论。地学中心教师徐冰、喻朝庆、林岩銮也分别做了相关学术报告,分享了在各自领域的研究进展与成果。我校师生共30余人参与了该论坛,就中国气候变化研究的进展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并取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