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作为最重要的国际性体育赛事,已在过去几十年间彰显出巨大的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影响力,是促进东道主城市更新、改造、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催化剂。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证明能够产生多种生态环境和健康福祉效应。然而,目前尚无全面分析奥运会对城市绿地影响的研究,人们对于此类盛会如何改变和作用城市绿色环境的过程与机理认识知之甚少。为回答这一科学问题,清华大学徐冰教授课题组领导的联合科...
2022年11月15日,科睿唯安发布了2022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地学系共五位教师入选。其中,关大博教授、刘竹副教授入选环境与生态学领域,同丹助理教授、阳坤教授、张强教授入选地球科学领域。今年,全球共有6938名科学家、7225人次入选,他们所发表的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在同学科、同发表年份中高居前1%。中国内地今年上榜人次数在全球国家与地区中排名第二位,入选科学家从去年的935人次上升到了今年的1169人次。清华...
中国开展的全国国土调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其构建的土地利用数据库准确可靠,可满足在城市管理、耕地保护和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工作需求。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三调)主要数据成果已于2021年8月公布。为深入探讨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所面临的挑战,清华大学地学系俞乐副教授课题组回顾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全国土地调查的历史与现状(图1);梳理了中国三次全国土地(国土)调查在所用...
全球气候变暖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导致了植被绿度的普遍升高。然而近期研究表明,全球变绿的趋势正在减缓,而背后的驱动机制尚不清楚。青藏高原对气候变化尤为敏感,是探究气候对植被生长影响机制的天然试验场。近几十年来,受多重环境因素的影响,青藏高原的植被生长特征已发生显著变化。不同环境因子对植被生长的影响错综复杂,气候变化驱动青藏高原植被绿度变化的内在机制仍待进一步研究。近日,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
中国的煤电机组低碳转型是实现巴黎协定1.5度温控目标以及碳中和目标的关键,生物质掺烧并耦合碳捕集与封存技术(Biomass and Coal co-firing Power unit with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下文简称BCP-CCS)作为一项重要的负碳排放技术,可能带来新思路。由于生物质具有二氧化碳吸收和燃料替代的作用,同时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可吸收煤电机组的终端排放,该技术可避免煤电强制淘汰的副作用,甚至有望帮助电力部门实现负碳排放(除...
10月30日,《2022柳叶刀人群健康与气候变化倒计时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清华大学副校长曾嵘教授,“柳叶刀倒计时”共同主席、香港大学副校长宫鹏教授,《柳叶刀》杂志亚洲区执行主编Helena Wang女士,柳叶刀倒计时全球执行主席Marina Romanello博士在线致辞。北京理工大学张弛教授,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以下简称“地学系”)张诗卉助理研究员、蔡闻佳副教授对报告进行解读。清华大学理学院副院长、地学系主任罗勇教授主...
国家公园是我国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部分。我国于2021年10月宣布建立包括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国家公园在内的首批5个国家公园(图1),这标志着中国国家公园项目从试点阶段转向建设阶段。目前,这些国家公园所在区域过往的生态保护实践成效如何,未来国家公园内哪些区域需要重点修复等问题仍缺乏具体的认知。清华大学地学系俞乐课题组利用生境质...
近日,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 “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是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首个正式运行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以地球系统各圈层数值模拟软件为核心,开展了软、硬件协同设计,规模和综合技术水平位于世界前列。通过项目建设,建成了“模式、计算、数据”三位一体的、专用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具备了对地球系统全圈层复杂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