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联合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国家测绘局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在国家科技部863重点项目支持下,利用30 米空间分辨率陆地卫星(Landsat)数据完成当前世界上最高空间分辨率的全球地表覆盖制图工作。 该套地表覆盖遥感制图比已有的同类图空间分辨率提高了1个数量级;建立了新的地表覆盖分类系统;开发并应用两个基于谷歌地球(Google Earth)扩展的软件:全球分析者(Global Analyst)和全球制图者(Global Mapper),采集了九万多个训练样本和四万多个独立测试样本;试验多种方法对覆盖全球(除基本被冰雪覆盖的南极洲和格林兰岛以外)的8929景陆地卫星专题制图仪和增强型专题制图仪传感器(Landsat TM/ETM+)影像进行分类,获得4套全球地表覆盖制图产品。初步精度测试结果表明,最高总体分类精度为66.4%(见附图)。经与已有产品比较,分类精度优于目前世界上其他产品。该项研究成果最近被《国际遥感杂志》(International J...
2012年6月11日下午两点,由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科学通报》编辑部协办的“中国环境变化遥感”专题新闻发布会在清华大学伟清楼610会议室举行。国家遥感中心主任廖小罕,《中国科学》杂志社任胜利总编辑、《科学通报》编辑部副主任张莉,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施建成,地球科学中心主任宫鹏,以及“中国环境变化遥感专专辑”的部分作者、来自十余家媒体的记者出席了此次发布会。 此次发布会旨在对发表于《科学通报》2012年第57卷第16期出版的“中国环境变化遥感专辑”进行成果解读和发布。在发布会上,王雷、居为民、卢麾、刘爽、牛振国、王斯文、沈路路等7位论文作者,分别从城市扩张、湿地类型变化、土壤水分变化趋势、森林叶面积指数、中国植被绿度、空气中氮氧化物和臭氧浓度分布等角度,对相关结论进行了发布。他们利用卫星遥感数据,经过研究和分析,得出了在促进中国环境可持续发展、制定相关发展规划方...
4月12日,《自然》(Nature)杂志发表了我中心张强副研究员、环境学院贺克斌教授、核研院霍红副研究员联合撰写的题为《改善中国空气质量》(Cleaning China’s air)的评述文章。文章介绍了我国最新颁布的针对大气细粒子 (PM2.5) 的空气质量标准,论述了该标准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以及可能的全球环境效益,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PM2.5来自于污染源的一次排放和气态物种在大气中的二次化学转化,其中含有黑碳、有机碳、硫酸盐等多种复杂成份,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及大气能见度。而且PM2.5中的化学成份不同,对大气的升温或降温效应也不同,从而对气候系统产生复杂影响。文章建议在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同时考虑其气候效应,尽可能优先削减黑碳等导致气候变暖的污染物。文章指出,如果实施得当,这一空气质量标准将能够取得保护公众健康和改善全球环境的双重效益。 “十一五”期间,我国在污染物总量减排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电力...
2012年4月19日,由国际超级计算机大会组委会(简称ISC)、国际高性能计算咨询委员会(简称HPC-AC)、浪潮集团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暨ISC12国际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中国区选拔赛”决赛落下帷幕。经过四天的激烈对决,由我中心黄小猛副教授指导的清华代表队从27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获得冠军,并与国防科技大学一起,取得参加6月于德国汉堡举办的ISC12国际大学生超算总决赛的资格,代表中国与来自美国、德国等超算强国的参赛队伍同场竞技。 参加此次超算大赛的我校代表队由来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六位大四学生——徐世真、程芃祺、杨弋、吕子鉷、廖俊峰,任一恒组成。我中心副教授黄小猛担任领队,负责从“如何优化应用,如何安排比赛战术,如何进行方案展示”这三方面对参赛学生进行指导。此次比赛要求各参赛队自行搭建总功率不高于3千瓦的超级计算机,并在该平台上反复优化HPL、OPENFORM、CPMD、CP2K、NEMO 这5个算例,在这个过程中,...
2012年3月3日,我中心宫鹏教授及相关科研团队应邀在医学界最权威学术刊物之一的《柳叶刀》(The Lancet)上发表了题为《中国的城市化与健康》(Urbanization and health in China)的综述。 文章指出,中国正面临历史上最大的人口流动,整个国家从农村到城市的移民潮不断变化、加剧,这种从未有过的快速城市化对公众健康影响重大。文章分析了这种影响并指出流动人口在医疗保健服务、疫苗覆盖率、事故和伤害方面与城市居民间的差距,城市中由营养及生活方式选择所引起的不断加剧的疾病负担是主要的公共卫生挑战。城市环境质量,包括空气和水污染,对城市和农村区域的疾病都有影响。此外,随着中国机动车数目的增加,交通意外成为一项主要的公众健康威胁。文章认为,应对这些挑战并使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利益最大化,亟需创新面向流动人口需求的卫生政策和能够填补城市人口暴露方面知识空白的科学研究。 《柳叶刀》是目前影响因子最高的SCI刊物之一,其在医学界的影响...
2011年6月2日,地学中心教授宫鹏在《自然》杂志上刊登文章,对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发表观点。他认为莱斯特•布朗(Lester Brown)在《美国能养活中国吗?》一文中提出的对中国粮食安全的担忧没有必要,中国能够实现粮食自给,是否从国外进口完全取决于中国是否愿意这么做,与中国是否必需无关。 文章指出,中国的粮食安全确实因为人口增长、农业用地减少、水资源缺乏、农业知识无法普及等问题遭受挑战,但是随着土地转换制度的提出、水资源供给保障力度的加大、室内无土栽培技术的引入以及中国社会粮食消费量的逐步稳定,粮食产量只需增加9%,即能达到供需平衡,这种增长幅度是可以实现的。此外,文章还针对现状给出了一些更为大胆的对策,例如规范城市和乡村一体化建设;减小家庭住房面积;废除户口制度;制止扩建农村住房;在青藏高原储备耕地以应对紧急情况;在南方地区鼓励农民重新利用弃耕地等。宫鹏认为,一旦实行上述措施,粮食将能增产20%-30%,因此世界...
5月19日,我校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教授宫鹏,副教授张强和梁璐,在《自然》杂志发表快讯。 文章审视了我国当前的化肥滥用情况和由此产生的严峻问题,指出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存在隔阂——尽管科学界广泛认为过度使用化肥不是增加粮食产量的可行之道,但农民仍乐意听从农业推广员和化肥销售商的“建议”,加大化肥使用量。文章还给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法和建议,认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将现有科研成果推广到实际生产中,同时应当补充农民施肥知识,调整相关政府部门职责,平衡粮食安全和环境保护间的矛盾,转变农业推广体系角色。另外,文章还建议在中国乡镇级别设立环境推广部门,监控和防止农药和杀虫剂的滥用。
2011年2月17日,喻朝庆副教授在《Nature》发表关于中国水资源及干旱问题的评论文章。文章基于喻朝庆副教授近年来对我国解决水资源管理问题的一些政策思考,以及他和宫鹏教授2010年4月8日在科技日报发表的“我国旱灾威胁及其战略对策”文章中的部分观点。这篇文章是“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暨全球变化研究院”首次在《Nature》上“亮相”。 喻朝庆副教授这次在《Nature》上发表评论文章,给地学中心教职员工以很大的鼓励,相信地学中心一定会形成很好的学术氛围、协作精神和院系文化,通过全体教职员工的不懈努力,将清华大学地学中心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学术研究中心。 具体文章请参见:http://www.nature.com/news/2011/110216/full/470307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