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地球系统科学系主任 宫鹏教授 大约公元1063年,955年前,苏轼写了著名散文《喜雨亭记》。他在那里面描述他到扶风任职的第二年的始旱后雨的事情。他说在岐山的南面麦田开春下了雨,于是占卜此事,结果预言有个好收成。但是,之后整整一个月没下雨,人们开始担忧了。到了四月初二、十一日,下了些雨,但是下得不够。到四月十四日开始连着下了三天透雨。因此,官吏们在院子里一起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农夫们在野外一起欢笑,犯愁的人也开心了,生病的人也好了。因此他想到如果五天不下雨,就长不成麦子。十天不下雨就养不活稻子。如果没有稻麦,收成荒废,盗贼就会猖獗,诉讼案件也会多起来。那么他就不能和他的朋友们玩乐了。 短短两百余字,却道尽了千百年来人类对气候的依赖。可以说这篇文字,代表了前辈们对农业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的深刻认识。在这篇短文的后面,他指出,金玉(或者可以说今天的金融)替代不了粮食。没有粮食,...
6月27日,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林岩銮教授作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美国气象学会会刊》(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发表了题为《龙王台风涡旋罗斯贝波导致的长时间雨带分析》(A long-lasting vortex Rossby wave-induced rainband of Typhoon Longwang (2005))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高分辨率雷达及地面观测数据,结合模式模拟,分析了2005年台风“龙王”在福建登陆时引起的一次长周期台风雨带过程,发现该雨带的动力触发和维持是由涡旋罗斯贝波引起的。这一新发现对提高我国台风降水预报和防灾减灾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2005年,台风“龙王”在福建登陆时引起沿岸地区难以预料的超强降水过程。其中,在长乐最强降水强度达到每小时152毫米。由于台风预报不够准确和及时,在福州造成96人死亡。鉴于“龙王”台风给台湾和福建地区带来的巨大损失,“龙王”从此在西北太平洋台风名单中被移除(西北太平洋台风命名采用循环方式,因...
7月6日上午,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以下简称“地学系”)2018届研究生毕业典礼在主楼接待厅隆重举行。地学系2018届全体毕业研究生、毕业生导师和毕业生亲友共150余人出席典礼,共同见证毕业生人生中的重要时刻。典礼由地学系党总支书记罗勇教授主持。 图为:地学系举行2018届研究生毕业典礼 在播放一段以回顾毕业生成长历程的短片之后,罗勇教授宣布典礼正式开始。全体参会人员起立唱国歌。随后,地学系副主任张强教授宣读了地学系2018届毕业研究生及优秀毕业生名单。 图为:地学系党总支书记罗勇教授主持典礼 图为:地学系副主任张强教授宣读毕业生名单 获得“清华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称号的董文浩同学作为地学系博士毕业生代表致辞,他说在导师林岩銮教授悉心指导下,自己逐渐坚定了在学术道路上继续前行的决心,他还代表毕业生分别对支持他们的父母家人、系办公室和同窗同学给予的支持和帮助表达了感恩之情。最后他希望每位地学系毕业研究生对于自己选...
徐冠华 (2018年4月22日在“中国高校极地联合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在极地联合研究中心的成立与发展的问题上,未来发展的理论高度与时间长度是最值得关注的。过去,科技部成立过许多中心,多数仅仅只发挥了争取项目的旗帜作用。在旗帜作用的推动下,各单位团结合作争取项目,使用获得的支持经费各自开展相关研究,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协同合作。因此,在极地联合中心成立的初始阶段,我们应当下定决心、积极筹备,并逐步完善相应的举措,使得联合中心能良好运转、实现目标并可持续发展。 极地联合研究中心的发展,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过去项目的执行成果大多只关注能否在《Nature》、《Science》等重量级期刊发表文章,却忽略了对国家贡献的突出体现。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这是在开展任何工作的过程中须时刻铭记的理念,也是科研工作的核心指导信念。近日,我国的重要电器制造商--中兴公司被美国截断芯片...
5月14日,地球系统科学系博士生鲁晨曦在《npj-气候与大气科学》发表题为“中俄天然气协议对中国能源消费量,碳排放量,颗粒物污染量的影响”(The effects of the China–Russia gas deal on energy consumption, carbon emission, and particulate matter pollution in China)的文章。通讯作者为清华大学地学系Sergey Venevksy副教授和中央民族大学经管院曹世雄教授。 文章通过引入四种代表性浓度路径(RCP)情景,对比测算有中俄天然气协议(协议内容:俄罗斯从2019年起,每年供应380亿立方米天然气给中国,持续30年,总价4000亿美元)和没有天然气协议这两种情况下,对中国2020年,2030年,2040年和2050年能源消费量,碳排放量和PM2.5,PM10排放量的影响。研究表明,中俄天然气协议对中俄双方是一种双赢的合作方式;对于中国,在RCP8.5, RCP6.0和RCP4.5这三种情景下,中俄天然气协议的存在会降低未来的能源消费量,碳排放量和PM2.5,PM10排放量,但是随着...
6月12日,清华大学第25次教育工作讨论会地学系教学工作研讨会在蒙民伟科技大楼多功能厅举行。作为学校第25次教育工作讨论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进一步贯彻“三位一体”教学理念,研讨地学系研究生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把提升教学质量的各项举措落在实处;探讨本科生培养与发展支持体系建设,为未来招收本科生打下坚实基础。 学科专家作专题报告。(从左至右、从上至下)分别为:王艳芬、胡永云、刘鸿雁、赵斌 在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王艳芬,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主任胡永云、城市与环境学院副院长刘鸿雁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赵斌分别介绍了所在单位的学生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举措和招生就业等情况,并强调,教学、科研、实践的深度融合,对营造学术氛围、提升学术兴趣、传承学术以及就业等方面的作用十分显著。 清华大学副教务长、教务处处长彭刚发言 清华大学副教务长、教务处处长彭刚介...
全球变化正在对人类社会和地球环境健康造成显著影响。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在2015年10月联合著名国际学术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发布特邀报告,首次提出“星球健康”的概念,即人类健康和文明应依赖于繁荣的自然系统和对自然系统的明智管理,保护“星球健康”是人类应对全球变化行动的终极目标。报告呼吁,应重新定义社会繁荣的标志,重视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健康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为促进全球变化与人类健康研究领域的跨学科合作,鼓励更多青年学生参与全球变化研究,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全球变化与中国绿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和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将联合举办第五届中国全球变化研究生论坛暨清华大学第522期博士生论坛,论坛主题为“全球变化与星球健康”。 论坛时间和地点 时间:2018年5月30~31日 地点: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江苏无锡) 论坛主题...
人物介绍:李雪草同学于2016年获得清华大学生态学博士学位,2016年6月获得清华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称号。目前在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城市遥感监测、城市增长模型、城市能源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目前共发表论文28篇, 第一作者SCI论文14篇,多篇文章已发表在Global Change Biology,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等专业顶级期刊。 从2011年夏天初入清华参加“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到2016年带着清华地学及老师的期望离开园子赴美国深造,从一个刚刚本科毕业的学术菜鸟到博士毕业后已然对科学研究产生兴趣的学术新人。一路走来,在清华度过的时光,是缘分,是荣幸。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与清华地学的故事。 一、初识地学,科研原来是这样 “我依然清晰地记得2011年夏天来到清华‘大学生夏令营’的场景,老师们精彩的科研介绍、地学系纯粹的科研氛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时候的我,同大部分的新生一样,在新鲜之余对这个园子充...
2018年4月19日,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举办了生态学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会。会议邀请了11位知名专家学者组成评审组,他们是:科技部原部长、清华大学全球变化研究院科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徐冠华院士,河北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康乐院士,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龚健雅院士,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部长傅伯杰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学术副所长陈发虎院士,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办生态学学科共同召集人吴文良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于贵瑞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前所长韩兴国教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媒介生物控制室主任刘起勇教授,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原常务副院长陈皓明教授,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戚益军教授。评审组组长由徐冠华院士担任。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主任杨帆、发展规划处副处长王晶出席了评估会。 地学系生态学科评估会现场 地...
4月17日,欧洲科学院院士、法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挪威科学院院士Nils Christian Stenseth的名誉教授授予仪式在工字厅举行。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仪式前会见了Nils Christian Stenseth教授。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理学院院长、地学系主任宫鹏参加会见。 邱勇向Stenseth教授介绍了清华大学和奥斯陆大学的合作历史,表示非常荣幸Stenseth教授能够加入清华、受聘为清华大学名誉教授。邱勇希望Nils Christian Stenseth在受聘为清华大学名誉教授之后,能够更多地和清华开展合作,为清华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做出贡献。 在随后的名誉教授授予仪式上,Nils Christian Stenseth从邱勇手中接过聘书,受聘为清华大学名誉教授,他是目前唯一一个受聘清华大学名誉教授的挪威人。 聘任仪式结束后,Nils Christian Stenseth发表了“关于过去和现在的鼠疫研究-中国和挪威合作项目”演讲。他首先回顾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