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地球系统科学系博士生鲁晨曦在《npj-气候与大气科学》发表题为“中俄天然气协议对中国能源消费量,碳排放量,颗粒物污染量的影响”(The effects of the China–Russia gas deal on energy consumption, carbon emission, and particulate matter pollution in China)的文章。通讯作者为清华大学地学系Sergey Venevksy副教授和中央民族大学经管院曹世雄教授。 文章通过引入四种代表性浓度路径(RCP)情景,对比测算有中俄天然气协议(协议内容:俄罗斯从2019年起,每年供应380亿立方米天然气给中国,持续30年,总价4000亿美元)和没有天然气协议这两种情况下,对中国2020年,2030年,2040年和2050年能源消费量,碳排放量和PM2.5,PM10排放量的影响。研究表明,中俄天然气协议对中俄双方是一种双赢的合作方式;对于中国,在RCP8.5, RCP6.0和RCP4.5这三种情景下,中俄天然气协议的存在会降低未来的能源消费量,碳排放量和PM2.5,PM10排放量,但是随着...
6月12日,清华大学第25次教育工作讨论会地学系教学工作研讨会在蒙民伟科技大楼多功能厅举行。作为学校第25次教育工作讨论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进一步贯彻“三位一体”教学理念,研讨地学系研究生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把提升教学质量的各项举措落在实处;探讨本科生培养与发展支持体系建设,为未来招收本科生打下坚实基础。 学科专家作专题报告。(从左至右、从上至下)分别为:王艳芬、胡永云、刘鸿雁、赵斌 在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王艳芬,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主任胡永云、城市与环境学院副院长刘鸿雁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赵斌分别介绍了所在单位的学生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举措和招生就业等情况,并强调,教学、科研、实践的深度融合,对营造学术氛围、提升学术兴趣、传承学术以及就业等方面的作用十分显著。 清华大学副教务长、教务处处长彭刚发言 清华大学副教务长、教务处处长彭刚介...
全球变化正在对人类社会和地球环境健康造成显著影响。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在2015年10月联合著名国际学术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发布特邀报告,首次提出“星球健康”的概念,即人类健康和文明应依赖于繁荣的自然系统和对自然系统的明智管理,保护“星球健康”是人类应对全球变化行动的终极目标。报告呼吁,应重新定义社会繁荣的标志,重视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健康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为促进全球变化与人类健康研究领域的跨学科合作,鼓励更多青年学生参与全球变化研究,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全球变化与中国绿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和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将联合举办第五届中国全球变化研究生论坛暨清华大学第522期博士生论坛,论坛主题为“全球变化与星球健康”。 论坛时间和地点 时间:2018年5月30~31日 地点: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江苏无锡) 论坛主题...
人物介绍:李雪草同学于2016年获得清华大学生态学博士学位,2016年6月获得清华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称号。目前在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城市遥感监测、城市增长模型、城市能源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目前共发表论文28篇, 第一作者SCI论文14篇,多篇文章已发表在Global Change Biology,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等专业顶级期刊。 从2011年夏天初入清华参加“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到2016年带着清华地学及老师的期望离开园子赴美国深造,从一个刚刚本科毕业的学术菜鸟到博士毕业后已然对科学研究产生兴趣的学术新人。一路走来,在清华度过的时光,是缘分,是荣幸。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与清华地学的故事。 一、初识地学,科研原来是这样 “我依然清晰地记得2011年夏天来到清华‘大学生夏令营’的场景,老师们精彩的科研介绍、地学系纯粹的科研氛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时候的我,同大部分的新生一样,在新鲜之余对这个园子充...
2018年4月19日,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举办了生态学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会。会议邀请了11位知名专家学者组成评审组,他们是:科技部原部长、清华大学全球变化研究院科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徐冠华院士,河北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康乐院士,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龚健雅院士,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部长傅伯杰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学术副所长陈发虎院士,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办生态学学科共同召集人吴文良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于贵瑞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前所长韩兴国教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媒介生物控制室主任刘起勇教授,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原常务副院长陈皓明教授,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戚益军教授。评审组组长由徐冠华院士担任。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主任杨帆、发展规划处副处长王晶出席了评估会。 地学系生态学科评估会现场 地...
4月17日,欧洲科学院院士、法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挪威科学院院士Nils Christian Stenseth的名誉教授授予仪式在工字厅举行。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仪式前会见了Nils Christian Stenseth教授。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理学院院长、地学系主任宫鹏参加会见。 邱勇向Stenseth教授介绍了清华大学和奥斯陆大学的合作历史,表示非常荣幸Stenseth教授能够加入清华、受聘为清华大学名誉教授。邱勇希望Nils Christian Stenseth在受聘为清华大学名誉教授之后,能够更多地和清华开展合作,为清华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做出贡献。 在随后的名誉教授授予仪式上,Nils Christian Stenseth从邱勇手中接过聘书,受聘为清华大学名誉教授,他是目前唯一一个受聘清华大学名誉教授的挪威人。 聘任仪式结束后,Nils Christian Stenseth发表了“关于过去和现在的鼠疫研究-中国和挪威合作项目”演讲。他首先回顾了在...
4月19日,地学系博士生周建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全球农林科学顶级学术刊物《农林气象》(Agricu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在线发表题为“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CO2efflux and its carbon isotope composition under non-steady-state conditions”的研究论文,阐释了土壤呼吸过程中碳同位素扩散分馏的基本规律。地学系林光辉教授为文章通讯作者。 土壤呼吸释放的CO2碳同位素比值信号,是追踪碳循环过程的重要途径。以往大多数相关研究中,通常利用对土壤呼吸同位素信号的拆分来推算不同呼吸源在总呼吸中的贡献比例。但实际上,只有在稳态条件下土壤释放的CO2碳同位素比值才等于呼吸代谢产生的CO2碳同位素比值。如果CO2在扩散过程中发生了同位素分馏,释放出来的碳同位素比值不再等于代谢产生的碳同位素比值,传统拆分方法就将不再适用。 利用赛默飞公司(Thermo Fisher)提供的Delta Ray激光同位素分析仪,周建,吴耕泓,杨子尧等在对深圳的温室模拟...
清华大学和《柳叶刀》编辑部诚挚地邀请您参加清华大学-《柳叶刀》"中国健康城市"特邀报告中文发布会! 清华大学-《柳叶刀》“中国健康城市”特邀报告”委员会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控局副局长张勇和清华大学徐冰教授、宫鹏教授担任联合主任,由来自清华大学、哈佛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联合国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特文特大学、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和百度等多家单位从事医疗、公共卫生、城市规划、人工智能大数据、地理、生态和环境的多学科学者组成。委员会在深入分析了中国的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城市居民面临的健康挑战,以及当前应对措施的成就和不足之后,得出了在中国需要采用健康城市这一系统方法来应对城市健康的复杂性的结论,并对推进中国健康城市建设、发挥城市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作用提出了五点建议。 本次发布会以“健康城市:释放城市力量,共筑健康中国”为题,通过特邀报告内容介绍、“从城市规划到健康城市规划”圆桌访谈和“企业家与市长...
4月4日,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简称:地学系)蔡闻佳副教授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柳叶刀》子刊《柳叶刀·星球健康》(The Lancet Planetary Health)在线发表题为“The Lancet countdown on PM2·5pollution-related health impacts of China’s projected carbon dioxide mitigation in the 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sector under the Paris Agreement: a modelling study”的研究长文(Article),首次揭示了中国电力行业实现《巴黎协定》自主减排贡献(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简称NDCs)目标对不同地区人群健康影响的分布格局。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的王灿教授为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地学系张强教授和宫鹏教授为文章的合作者,地学系博士生惠婧璇为该文章第二作者。该研究被选为期刊封面文章和编辑推荐文章。 气候变化是21世纪面临的健康威胁之一,同时应对气候变化也是全球的健康机遇。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通过了《巴黎协定》,各国在协定...
第五届中国全球变化研究生论坛 暨清华大学第522期博士生论坛 邀稿通知(第一轮) 注册网址:http://123.206.53.12/gcs 全球变化正在对人类社会和地球环境健康造成显著影响。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在2015年10月联合著名国际学术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发布特邀报告,首次提出“星球健康”的概念,即人类健康和文明应依赖于繁荣的自然系统和对自然系统的明智管理,保护“星球健康”是人类应对全球变化行动的终极目标。报告呼吁,应重新定义社会繁荣的标志,重视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健康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为促进全球变化与人类健康研究领域的跨学科合作,鼓励更多青年学生参与全球变化研究,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全球变化与中国绿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和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将联合举办第五届中国全球变化研究生论坛暨清华大学第522期博士生论坛,论坛主题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