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上午,地学中心在伟清楼610会议室召开2012级研究生迎新会。地学中心副主任罗勇及各课题组学术带头人出席会议。 罗勇教授代表中心师生对新生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从清华地学的渊源谈起,详细介绍了我校地学学科及地学中心的建设情况。他鼓励新生在学习方面要认真刻苦,坚持自主研究,多思考、多看文献、多写东西,注重英文学习,勇于接受批评,此外他还在研究方向的选择上提供建议,同时他还建议新生们多锻炼身体,多与父母保持联系。王聿绚副教授代表全体教师发言,她着重强调了地学中心尊重个人学术自由的特点,鼓励新生在今后几年的学习中积极与老师接触,找到自己的兴趣点。2010级博士生张斌代表中心研究生发言。他从坚持理想、保持健康、积极实践等方面介绍了经验。博士生李雪草代表新生发言,他表达了作为新的清华地学人,执着追求学术理想的决心。 2012年,地学中心新招收研究生22名,分别为生态学博士8人、生态学硕士6人、大气科学硕士8人,其中包括...
作者:《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葛江涛,特约撰稿吴浩、岳家琛 | 北京报道 中国城市扩张排行榜 编者按 城市的迅猛“长大”,正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个突出特征。在本期报道中,《瞭望东方周刊》利用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的研究结果,对中国城市建成区的扩张进行分析和排名。 来自卫星遥感图像的数据相当惊人---整个国家的城市建成区面积在过去20年中增加了2倍以上,一些城市的建成区更是扩张了20倍以上。这些数字再次印证了中国正在进行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市化进程。 在这种扩张背后,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诸多问题仍未达成充分共识。中国的城市到底大不大、应该有多大?城市“长大”与城市化率如何相关?扩城本身是不是“好”的城市化?这一系列疑问,都需要科学、客观的解答。 很多城市建成区的平均海拔都在明显下降。这说明两个问题,...
8月22日下午,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海洋学部林光辉教授研究组在深圳研究院L楼五楼正式启动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外来植物影响下红树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维持机制”温室控制实验研究。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长马辉教授,海洋学部主任陈道毅教授、副主任蔡中华研究员及20多位师生参加了此次启动仪式。 马辉、陈道毅教授分别在启动仪式上致辞,对该研究的正式启动表示祝贺并期望研究组能取得国际一流的科研成果。林光辉教授感谢了深圳研究院和海洋学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提供的支持,并表示将带领研究组高质量完成实验目标。 作为林光辉教授主持的国家重点基金项目的重要内容之一,该控制实验以乡土红树植物秋茄和外来盐沼植物互花米草为研究对象,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温室内设置有三种植被类型、两种营养盐水平和无植被土壤对照等20个处理单元,深入探讨外来种植物影响下红树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维持机制和过程,研究营养盐...
地学中心主任宫鹏(左二)、办公室主任武海平(左一)在活动现场与新生合影 8月21日,地学中心2012级硕士研究生报到,这是地学中心自2009年成立以来,第一次独立开展迎新活动。2012年,地学中心共录取研究生22名,分别为生态学博士8人、生态学硕士6人、大气科学硕士8人,其中包括首位外籍博士生。在接下来的三周时间里,新入学研究生将参加由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及地学中心组织的学科专业教育公共活动,通过讲座、参观等形式,了解清华,了解地学中心。
8月13日~15日,我校首届地球系统科学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在伟清楼举行。夏令营旨在增进国内高校优秀本科生对地球系统科学和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了解、对清华地学学科的认识。科技部前部长、我校全球变化研究院科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徐冠华,我校地学学科复建负责人陈皓明应邀与营员座谈,鼓励年轻学子把握时机刻苦、全面学习,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树立正确学术观。 夏令营期间,地球科学中心有关负责人全面介绍中心及地学学科的建设情况。中心主任宫鹏总括了中心的发展情况,着重阐述了人才培养理念,并强调要特别重视对人才科学精神的培养,激发个人创新能力。罗勇、黄小猛、刘利、喻朝庆、宫鹏、林光辉等教师围绕气候变化科学与政治、地球系统模式与高性能计算、地球系统模式进展、全球干旱问题及生态变化、地球系统观测、生态学等具体研究领域,介绍了地球科学中心的研究进展。营员们也从各个方面进行了自我展示。他们与中心部分老师就感兴趣的学术问题进行...
第一组 姓名 性别 申请类别 申请专业 所在学校 所学专业 孙海鹏 男 硕士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赵文婕 女 博士 大气科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大气科学 杨阳 女 硕士 大气科学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大气科学 孙喆 女 硕博 生态学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遥感科学与技术 程宇峰 男 博士 生态学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遥感科学与技术 洪玲亚 女 硕士 大气科学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海洋科学 聂耀昱 男 硕士 生态学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地理科学 段苏岑 女 博士 大气科学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气科学系 大气科学 杨雷 女 博士 大气科学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环境科学 胡腾云 女 硕士 生态学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谢盼 女 硕博 生态学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贾蓓西 女 博士 大气科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大气科...
2012年8月13日 清华大学伟清楼610会议室 上午 报到登记,入住 14:00-15:00 宫鹏教授致欢迎辞并介绍中心情况 15:00-15:45 特邀报告:全球变化研究热点和国家重大需求 合影 15:45-16:00 武海平老师介绍免试录取研究生政策 参观清华校园 18:00-19:00 各小组选举组长、副组长 2012年8月14日 清华大学伟清楼610会议室 08:30-09:00 罗勇教授作气候热点问题研究报告 09:00-09:30 黄小猛副教授作计算地球科学报告 09:30-10:00 王斌教授作大气模式进展报告 10:00-10:30 喻朝庆副教授作全球干旱问题及生态变化报告 10:30-11:00 林光辉教授做生态学研究报告 11:00-11:30 王聿绚副教授作大气化学研究报告 下午 自由活动、晚会彩排 19:00-21:00 营员才华展示晚会 2012年8月15日 清华大学伟清楼610会议室 08:00-09:30 英语能力测试 09:40-10:40 专业基本知识测试 14:00-17:00 分专业面试 注意事项: 1、夏令营结束一周后,将择优发放清华大学地球系统...
2012年6月15日-17日,地学中心主任宫鹏教授参加了在香港举行的第20届国际地理信息科学大会,并在会上做题为《全球变化研究所需要的新的制图与分析工具》的特邀报告。宫鹏教授介绍了他在北京的研究小组近些年围绕全球环境变化与健康开展研究遇到的技术需求,通过软件开发实现基于球面坐标的全球空间数据分析和图像处理功能的努力,并对大学的地理信息系统教育如何注重培养科学型人才而不是技术型人才提出建议。 此次大会由中国海外地理信息科学学会、香港中文大学和国家遥感中心联合举办。
5月29日上午,地学中心首位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会在伟清楼610会议室举行。来自大气科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生沈路路申请参加此次答辩。 答辩委员会主席为宫鹏教授,委员会成员包括罗勇、张强、王聿绚、武海平老师。。经过个人陈述、问答环节之后,答辩委员会委员进行了讨论和无记名投票表决,委员会认为沈路路同学的论文研究工作达到了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要求,一致同意他通过论文答辩,建议授予硕士学位。 沈路路为地学中心获批大气科学专业硕士点之后,正式通过答辩的第一位硕士研究生,他的导师为王聿绚副教授,论文题目为《全球变化对中国地面臭氧和全球碳汇分布的影响》。 来自地学中心各专业的二十余名研究生旁听了此次答辩会。
5月31日晚19:30,我中心地研一党支部党组织生活于伟清楼610举行。本次组织生活以压力管理为主题,特别邀请到清华大学心理协会周卿、王盛和张卉同学,为地学中心的同学带来了一次精彩纷呈的心灵探讨。 活动在游戏“松鼠与大树”中拉开序幕。在游戏过程中,支部成员“归属”的需要得到放大体现,大家充分体会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组织生活在游戏愉快和谐的氛围中展开,逐步深入到活动主题。 为给支部成员提供相互倾诉压力的机会,周卿组织大家开展了“压力圈图”测试游戏。在游戏中,支部成员按照压力大小、压力紧迫程度将各自的压力书写在不同大小的圈圈中,并分小组分享,支部成员相互交流所面临的压力,并交换处理压力的方法。“压力圈图”测试使得支部成员很好地认识了自身压力,并寻求到释放压力的解决方法。 图为同学们分组开展“压力圈图”测试游戏 紧随着,活动进入到下一环节——“生涯幻游”测试游戏。在轻松舒缓的音乐中,支部...
5月11日,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段青云教授应邀参加了我中心全球变化科学紫荆论坛,为师生带来了题为《气候系统模型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的报告。 段青云教授首先介绍了当前气候模拟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包括如何对气候模拟中的不确定性进行量化分析,以及气候预估中不确定性的三个主要来源:自然气候变率引起的不确定性,未来情景的不确定性、气候模式的不确定性。其后,阐述了当前对不确定性的定量化研究的主要方法:模式实验设计与采样,模式参数筛选,全局灵敏度分析,拟合响应曲面法。最后,段教授以CoLM模式和WRF模式为例介绍了模式不确定性定量化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来自地球科学中心、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的20余位师生听取了此次报告。
5月11日上午,英国生物学会院士、英国国家艺术学会院士、环境与人类健康欧洲中心迈克尔·德普莱奇教授,埃克塞特(Exeter)大学地理系克莱夫•赛伯(Clive Sabel)教授访问我中心,中心主任宫鹏教授及喻朝庆副教授接待。 迈克尔 德普莱奇教授及克莱夫•赛伯教授对我中心在环境变化监测、气候变化模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污染物搬运与转化、公众健康、环境变化影响政策等跨学科综合研究方面所开展的工作表示强烈兴趣。此次访问,双方确定了互派师生访问、共同申请科研项目、在环境与健康以及健康的社区设计与规划方面联合开展研究的意向。 德普莱奇教授曾任英国国家环境署首席科学家,在环境毒理学和环境与健康方面发表经过同行评审的论文380余篇。赛伯教授的主要研究兴趣是设计可持续的社区和健康小区,他计划于2012年下半年到清华大学地学中心任访问教授。 埃克塞特大学中国联络处戴莉敏女士的陪同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