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清华大学地学系召开2019年学风大讨论动员会。地学系副主任、党总支副书记武海平老师、研工组陈亚微老师以及包括德育助理、党支书、班长、各学生组织骨干在内的23名学生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地学系研工组组长卢麾老师主持会议。 武海平老师首先对学风的内涵和构成要素进行了解读,并结合王希季、葛兆光等老前辈的事迹回顾了清华历史上的严谨学风。他强调,优良的学风是治学之本、成才之本、立校之本,新时代应该继续加强学风建设,使清华的好传统、好风气进一步得到弘扬。武海平老师在会上指出,学风建设主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一、高度自觉学习,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二、丰富学习内容,掌握核心看家本领;三、掌握科学方法,提高工作能力;四、树立学术道德,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风气。 随后,卢麾老师详细部署了地学系学风大讨论的各项工作。他指出,各研究生班级、党支部要结合学校全面从严治党集中教育月活动要求,发挥党团班协调工作机制,共同组...
为庆祝“三八妇女节”,提升教职工的身体素质,丰富教职工的工作生活,地学系3月7日参加了校工会举办的“健康快乐精彩”乒乓球趣味运动。 正式比赛前,由专业乒乓球运动员们向我们展示了颠乒乓球运动,伴随着激情的音乐,球员们拍子上的小球跟着节奏跃动,现场振奋人心。 我系积极筹备此次趣味项目的比赛,严格把关,层层筛选,最终组建了一支有活力、有实力的女教职工队伍,个个精神抖擞,以饱满的热情和精神状态投入比赛当中,赛出风采、赛出水平的同时,也感悟到了趣味运动所带来的魅力! 地学系分工会
阳春三月,醉美清华,于嬉戏间共聚,于女神节共享,为庆祝“三.八”妇女节,地学系于3月8日上午举办了“趣味游艺”主题活动。 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女同胞们通过知识问答、扔飞镖、套圈、颠乒乓球、转呼啦圈、踢毽子等系列小游戏增进感情,品尝愉悦。活动中大家笑声、欢呼声此起彼伏,既能达到锻炼的目的,又具有知识性和娱乐性,使女教职工们在节日当天身心得到充分放松。 地学系分工会
3月7日,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前沿与产业趋势》系列讲座课程开启本学期首讲,主题为“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应用”。第一讲特邀百度高级副总裁、AI技术平台体系(AIG)和基础技术体系(TG)总负责人王海峰博士,深度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的趋势与机遇。 课上,首先由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地球系统科学系系主任宫鹏教授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朱军教授分别对课程安排做了详细的介绍。 随后,该课程的主讲老师雷鸣先生以《人工智能革命与机遇》为主题,回顾了几千年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和AI爆发的起源,解读了产业格局并给出如何抓住创新机会的指导性建议。 最后,王海峰老师围绕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应用进行了介绍;通过回顾百度和其他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的进展,全方位总结了人工智能的发展状况、具体技术实现和产业应用等方面所做的探索与努力。 来自全校100余名学生和部分老师聆听了第一讲。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前沿与产业趋势》课程介绍 本课程的主讲老师为清华大学...
2019年2月6日,北京迎来今冬第一场雪,来自清华大学校内61个院系和机构的177名教职工、学生参加了本次竞猜。经确认,本次活动没有人竞猜正确,故本次北京初雪竞猜活动“初雪先知奖”空缺。 因连续两年无人获得“初雪先知奖”,今年特新增设“鼓励奖”一名,奖励竞猜日期最接近北京初雪日的竞猜者。 北京初雪竞猜“鼓励奖”获得者:图书馆——范林林 请以上老师于3月11日(周一)后至地球系统科学系办公室领取奖品。 地址:蒙民伟科技大楼南楼805;联系电话:62795938。任何疑问请致电地学系办公室。 附:北京地区初雪标准(满足以下条件之一)为,全市20个人工站中多于10个站点观测到有降雪现象;城区5站(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观象台)均观测到有降雪现象;或城区5站中的3个或以上站点观测到有降雪现象,且至少1个站降雪量大于等于0.1毫米。2019年2月6日,北京地区20个人工站中已有多于10个站点出现零星降雪,达到初雪标准。
近日,2018年度中国科学院“国际科技合作奖”结果揭晓。清华大学名誉教授、生物生态学家Nils Christian Stenseth教授此殊荣。 Nils教授的研究广泛,覆盖了气候变化的生态学效应、种群动态理论、疫病的时空动态模型等多个研究领域。在进化生物学领域的红皇后假说、鼠疫的进化及生态学研究、加拿大哈迪森贝湖地区的猞猁—雪兔种群动态等一系列经典研究在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 Nils教授长期与中国科学家保持深厚的友谊和学术交流合作,在与中国几代科研工作者交流联系的过程中培养了中方科研人才。推动了中国学术界与国科联(ICSU)、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IUBS)等国际组织的合作。 中国科学院国际科技合作奖设立于2007年,旨在奖励在与中科院开展长期合作,并在突破关键技术和产出重大成果、建设大科学装置以及培养中科院科研人才方面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优秀外籍人才,同时鼓励和集聚更多的全球科技人才加入中科院共同开展科技创新。设立至今,已有31位外籍专家获得“...
2019年1月28日,由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和地球系统数值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办的第七届“清华大学-浪潮集团计算地球科学青年人才奖”颁奖典礼在清华大学蒙民伟科技大楼M层报告厅隆重举行。清华大学地球系统数值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杨广文教授、地球系统科学系王斌教授和浪潮集团人工智能与高性能计算总经理刘军作颁奖嘉宾出席会议,来自兄弟院校、科研机构和业界等组织的多名专家与学生参加了颁奖典礼。 地学系王斌教授(左一)、杨广文教授(右二)、浪潮集团人工智能与高性能计算总经理刘军(右一)为获奖者颁奖 此次中国科学院大学李忠海、清华大学张诚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张峰三位杰出科学工作者获得了青年人才奖。 “清华大学-浪潮集团计算地球科学青年人才奖”是国内计算地球科学领域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人才奖励计划,由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清华大学地球系统数值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浪潮集团联合设立,由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和知名专家...
1月13日,地学系无锡超算中心临时党支部成立仪式在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三楼会议室举行,地学系党总支书记罗勇出席并主持会议,地学系党总支宣传委员黄小猛参加会议并作临时党支部成立筹备工作汇报。地学系无锡超算中心项目课题组共6名师生党员参加成立大会。 黄小猛在汇报党支部筹备工作情况时提到,地学系无锡超算中心项目课题组于2016年7月进驻国家超算(无锡)中心,依托无锡超算中心“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开展了地球系统模式研发、海洋模式开发、模式算子库开发、基于机器学习的天气-气候预报等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果。课题组目前共有9名师生均需要长期在无锡开展课题研究,其中6名师生党员,已达到成立临时党支部的基本要求。为了进一步加强课题组师生思想教育,凝聚共识,课题组向上级党组织申请成立临时党支部,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引领和战斗堡垒作用,为地学系在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的各项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思想基础。 ...
1月9日下午,地学系在蒙民伟科技大楼南楼825会议室召开2018年度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会议以“强化创新理论武装,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勇于担当作为,以求真务实作风坚决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为主题,结合地学系在推进学科发展和加强基层党建,努力加快“双一流”学科建设的各项整改举措,查摆问题、进行分析,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顾淑霞作为校党委代表出席会议。地学系党总支书记罗勇主持本次民主生活会,地学系领导班子成员宫鹏、武海平、张强参加会议,地学系主任助理林岩銮、工会主席卢麾列席会议。 会前,地学系相关同志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地学系领导班子通过设置意见箱等形式广泛征求师生意见,深入开展谈心谈话,并围绕地学系2017年度民主生活会查摆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撰写了对照检查材料。 会上,罗勇首先组织全体参会人员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
2019年1月4-5日,地学系在清华大学甲所甲三会议室组织召开2018年度年终总结会暨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主要议题是听取地学系教师和系办公室职员年终总结述职,并对2019年地学学科建设进行研讨。地学系主任宫鹏、党总支书记罗勇、全体教师和系办公室工作人员以及部分博士后和科研助理共4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现场 地学系主任宫鹏教授作报告 系主任宫鹏代表系行政班子总结了地学系在2018年系内教师提升和人才引进、教育教学与研究生培养、科学研究与论文发表、国际交流与合作、行政后勤工作等各方面工作进展,重点汇报了2018年地学系在学科发展和影响力提升方面所做的努力,并对2019年地学系工作重点进行了展望。 地学系系党总支书记罗勇教授代表系党总支作述职汇报 系党总支书记罗勇代表系党总支作述职汇报,他总结了2018年系党总支班子关于学校加强基层党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各项工作要求的部署和落实情况,重点汇报了围绕建设一流地学学科,地学系党建工...
近日,“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同英国Exeter大学生命与环境学院以及工程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2019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该项目执行期限为三年。从2019年起清华地学系每年可选派2名博士生赴英国Exeter大学进行12个月的联合培养。该项目不仅将进一步加强双方学者在气候变化、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关键领域的科研合作,也将使地学系的优秀学生通过联合培养接触到更多资源和专业知识,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于2014年设立,旨在重点资助一批国内高校和国外教育科研机构开展合作,以创新型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本年度获批新项目共有69项,申请继续资助项目共有23项。
2018年12月23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和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共同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气溶胶对流云降水相互作用机理研究及京津冀区域模式应用示范”(2017YFC1501400)2018年度进展交流会在北京顺利召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端义宏院长等十多位项目专家组成员和各课题组长,以及40多位项目骨干成员、博士后和研究生参加了本次年会。 ? 项目首席郭建平研究员首先介绍了项目的研究背景和2018年所取得的主要进展。随后,郭建平研究员代表第一课题组详细介绍了气溶胶-云降水观测网络条件、基于MMCR云雷达获取的北京云特征数据以及中尺度对流系统识别和追踪新算法等进展;第二课题负责人李锐教授汇报了一种新的卫星遥感降水潜热算法及沙尘气溶胶影响深对流降水垂直结构的EOF分析等最新研究成果;第三课题负责人赵传峰教授介绍了气溶胶影响台风强对流降水的研究工作,以及C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