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6日,北京迎来今冬第一场雪,来自清华大学校内61个院系和机构的177名教职工、学生参加了本次竞猜。经确认,本次活动没有人竞猜正确,故本次北京初雪竞猜活动“初雪先知奖”空缺。 因连续两年无人获得“初雪先知奖”,今年特新增设“鼓励奖”一名,奖励竞猜日期最接近北京初雪日的竞猜者。 北京初雪竞猜“鼓励奖”获得者:图书馆——范林林 请以上老师于3月11日(周一)后至地球系统科学系办公室领取奖品。 地址:蒙民伟科技大楼南楼805;联系电话:62795938。任何疑问请致电地学系办公室。 附:北京地区初雪标准(满足以下条件之一)为,全市20个人工站中多于10个站点观测到有降雪现象;城区5站(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观象台)均观测到有降雪现象;或城区5站中的3个或以上站点观测到有降雪现象,且至少1个站降雪量大于等于0.1毫米。2019年2月6日,北京地区20个人工站中已有多于10个站点出现零星降雪,达到初雪标准。
近日,2018年度中国科学院“国际科技合作奖”结果揭晓。清华大学名誉教授、生物生态学家Nils Christian Stenseth教授此殊荣。 Nils教授的研究广泛,覆盖了气候变化的生态学效应、种群动态理论、疫病的时空动态模型等多个研究领域。在进化生物学领域的红皇后假说、鼠疫的进化及生态学研究、加拿大哈迪森贝湖地区的猞猁—雪兔种群动态等一系列经典研究在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 Nils教授长期与中国科学家保持深厚的友谊和学术交流合作,在与中国几代科研工作者交流联系的过程中培养了中方科研人才。推动了中国学术界与国科联(ICSU)、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IUBS)等国际组织的合作。 中国科学院国际科技合作奖设立于2007年,旨在奖励在与中科院开展长期合作,并在突破关键技术和产出重大成果、建设大科学装置以及培养中科院科研人才方面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优秀外籍人才,同时鼓励和集聚更多的全球科技人才加入中科院共同开展科技创新。设立至今,已有31位外籍专家获得“...
2019年1月28日,由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和地球系统数值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办的第七届“清华大学-浪潮集团计算地球科学青年人才奖”颁奖典礼在清华大学蒙民伟科技大楼M层报告厅隆重举行。清华大学地球系统数值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杨广文教授、地球系统科学系王斌教授和浪潮集团人工智能与高性能计算总经理刘军作颁奖嘉宾出席会议,来自兄弟院校、科研机构和业界等组织的多名专家与学生参加了颁奖典礼。 地学系王斌教授(左一)、杨广文教授(右二)、浪潮集团人工智能与高性能计算总经理刘军(右一)为获奖者颁奖 此次中国科学院大学李忠海、清华大学张诚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张峰三位杰出科学工作者获得了青年人才奖。 “清华大学-浪潮集团计算地球科学青年人才奖”是国内计算地球科学领域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人才奖励计划,由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清华大学地球系统数值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浪潮集团联合设立,由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和知名专家...
1月13日,地学系无锡超算中心临时党支部成立仪式在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三楼会议室举行,地学系党总支书记罗勇出席并主持会议,地学系党总支宣传委员黄小猛参加会议并作临时党支部成立筹备工作汇报。地学系无锡超算中心项目课题组共6名师生党员参加成立大会。 黄小猛在汇报党支部筹备工作情况时提到,地学系无锡超算中心项目课题组于2016年7月进驻国家超算(无锡)中心,依托无锡超算中心“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开展了地球系统模式研发、海洋模式开发、模式算子库开发、基于机器学习的天气-气候预报等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果。课题组目前共有9名师生均需要长期在无锡开展课题研究,其中6名师生党员,已达到成立临时党支部的基本要求。为了进一步加强课题组师生思想教育,凝聚共识,课题组向上级党组织申请成立临时党支部,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引领和战斗堡垒作用,为地学系在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的各项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思想基础。 ...
1月9日下午,地学系在蒙民伟科技大楼南楼825会议室召开2018年度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会议以“强化创新理论武装,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勇于担当作为,以求真务实作风坚决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为主题,结合地学系在推进学科发展和加强基层党建,努力加快“双一流”学科建设的各项整改举措,查摆问题、进行分析,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顾淑霞作为校党委代表出席会议。地学系党总支书记罗勇主持本次民主生活会,地学系领导班子成员宫鹏、武海平、张强参加会议,地学系主任助理林岩銮、工会主席卢麾列席会议。 会前,地学系相关同志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地学系领导班子通过设置意见箱等形式广泛征求师生意见,深入开展谈心谈话,并围绕地学系2017年度民主生活会查摆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撰写了对照检查材料。 会上,罗勇首先组织全体参会人员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
2019年1月4-5日,地学系在清华大学甲所甲三会议室组织召开2018年度年终总结会暨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主要议题是听取地学系教师和系办公室职员年终总结述职,并对2019年地学学科建设进行研讨。地学系主任宫鹏、党总支书记罗勇、全体教师和系办公室工作人员以及部分博士后和科研助理共4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现场 地学系主任宫鹏教授作报告 系主任宫鹏代表系行政班子总结了地学系在2018年系内教师提升和人才引进、教育教学与研究生培养、科学研究与论文发表、国际交流与合作、行政后勤工作等各方面工作进展,重点汇报了2018年地学系在学科发展和影响力提升方面所做的努力,并对2019年地学系工作重点进行了展望。 地学系系党总支书记罗勇教授代表系党总支作述职汇报 系党总支书记罗勇代表系党总支作述职汇报,他总结了2018年系党总支班子关于学校加强基层党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各项工作要求的部署和落实情况,重点汇报了围绕建设一流地学学科,地学系党建工...
近日,“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同英国Exeter大学生命与环境学院以及工程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2019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该项目执行期限为三年。从2019年起清华地学系每年可选派2名博士生赴英国Exeter大学进行12个月的联合培养。该项目不仅将进一步加强双方学者在气候变化、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关键领域的科研合作,也将使地学系的优秀学生通过联合培养接触到更多资源和专业知识,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于2014年设立,旨在重点资助一批国内高校和国外教育科研机构开展合作,以创新型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本年度获批新项目共有69项,申请继续资助项目共有23项。
2018年12月23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和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共同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气溶胶对流云降水相互作用机理研究及京津冀区域模式应用示范”(2017YFC1501400)2018年度进展交流会在北京顺利召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端义宏院长等十多位项目专家组成员和各课题组长,以及40多位项目骨干成员、博士后和研究生参加了本次年会。 ? 项目首席郭建平研究员首先介绍了项目的研究背景和2018年所取得的主要进展。随后,郭建平研究员代表第一课题组详细介绍了气溶胶-云降水观测网络条件、基于MMCR云雷达获取的北京云特征数据以及中尺度对流系统识别和追踪新算法等进展;第二课题负责人李锐教授汇报了一种新的卫星遥感降水潜热算法及沙尘气溶胶影响深对流降水垂直结构的EOF分析等最新研究成果;第三课题负责人赵传峰教授介绍了气溶胶影响台风强对流降水的研究工作,以及CMI...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中国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ChinaClean AirPolicy Partnership,CCAPP)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环保部环境规划研究院、环保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等十家中国大气领域国内知名的科研机构共同发起,能源基金会提供支持,以“改善空气质量,保护公共健康,让城市更宜居,居民更幸福”为愿景,以打造清洁空气政策研究领域的专业智库平台为目标,致力于在空气质量管理领域促进交流合作,推广先进经验,支持相关决策,以持续有效地改善中国的空气质量。CCAPP秘书处现招聘环境政策研究员/数值模拟工程师/实习生,参与空气质量管理和低碳规划相关研究分析工作。我们将提供一个有助于个人成长的平台,提供具有挑战性,创造性的专业工作环境。 职位描述:环境政策研究员招聘人数:1-2人 工作职责: 1.开展空气质量管理和低碳规划领域相关的政策分析工作,并撰写研究报告; 2.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制订空气质量改善和低碳发展计划提供技术支持。 职位...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和《清华大学关于进一步提高科研质量和水平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2019年,地球系统数值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与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联合设立了50万元的实验室开放基金,以促进我国地球系统数值模拟水平的提高和实验室自身学科的发展。现将开放基金课题申请指南发布如下,欢迎各单位按照指南要求积极组织申请。 一、专项指南 P01专项:分量模式研究与发展 专项目标: 针对地球系统各分量模式,包括但不限于大气、海洋、海冰、海浪、陆面、陆冰及大气化学、全球能源经济等模式,在借鉴国内外先进分量模式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和能源经济系统中的不确定性,优化其参数化方案,改进模式性能,并与由清华大学牵头、联合国内众多单位共同发展的公共集成地球系统模式CIESM进行耦合。 专项课题数: 本年度资助课题2项,平均资助额度5~10万元。 考核指标: 1、在所属学科领域重要...
2018年11月14日上午,宫鹏教授出席了第一届空间地球科学学术研讨会。大会上,空间地球科学专业委员会正式对外宣告成立。 空间地球科学专业委员会是中国空间科学学会下属的二级学会,于2018年5月15日经中国科协批准注册成立,挂靠单位为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秘书处设在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郭华东院士担任委员会主任。本次会议即是专委会组织的第一次学术活动。来自全国65个研究院所、高校、企业的近400位空间地球科学领域学者和专家参加会议。 会议现场 宫鹏教授作报告 当天上午,宫鹏教授作大会特邀主旨报告,题为《全球地表动态监测与影响评价》。报告阐述了全球健康和未来地球研究对全球环境监测的需求,总结了基于空间观测数据的中国环境变化监测研究成果和境外热点区域的遥感应用,分析了不同尺度的全球地表覆盖制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报告提出利用星球健康的概念引领环境变化与健康研究的新范式,并倡议基于全球视野开展系统性的全球观测与模...
11月6日,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研工组召开本学期地学系2018年秋季学期学生党建工作研讨会。地学系副主任、党总支副书记武海平、党建组织员陈亚微以及来自7个支部近20名支书和委员参加了本次会议,地学系研工组组长卢麾主持本次会议。 卢麾首先向各支部传达了学校2018年党建工作会议精神,通报了学校学生党建工作研讨会相关情况,并鼓励各支部以地研14党支部为榜样,在组织生活、实践活动等方面积极创新,充分发挥党支部在党团班协同开展集体建设工作中的思想引领作用。 武海平以国内地学学科发展沿革为背景,带领大家回顾了清华地学学科成立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他强调,地学系党建工作的特点是与专业紧密结合,地学系研究生党支部的各项工作开展也应保持地学传统,要充分结合专业需求,带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班风学风,发挥党支部在学生党建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武海平会上对院系学生党建提出三点要求:一、研究生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