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31日,由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河海大学、西南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及北京师范大学共同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专项“全球能量循环和水循环关键参数的立体观测与遥感反演”(项目编号:2018YFA0605400)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北京顺利召开。科技部高技术中心张峰处长与清华大学科研院朱付元主任莅临会场,并给予中肯的项目实施管理建议和鼓励。项目专家咨询组的12位专家、30余位项目骨干成员,以及十多位博士后和研究生参加了本次会议。 项目实施方案论证会由专家组组长施建成研究员主持。项目负责人阳坤教授首先介绍了项目的基本情况与实施方案。随后,四个课题负责人分别对各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子课题任务分解等详情进行了介绍。其中,第一课题负责人中科院遥感所的胡斯勒图研究员介绍了大气云水和地表能量平衡关键参数反演算法的实施方案和已取得的初步进展;第二课题负责人河...
9月3日上午,地学系在第六教学楼6A205举行2018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地学系党总支书记、系副主任罗勇主持开学典礼。地学系主任宫鹏,地学系教学副系主任张强,地学系副主任、党总支副书记武海平,学科带头人王斌、研工组组长卢麾以及研究生导师代表及2018级研究生共30余人参加了开学典礼。 地学系党总支书记、系副主任罗勇教授主持开学典礼 地学系主任宫鹏教授致辞 宫鹏在致辞中代表全体师生对新生们加入地学大家庭表示欢迎。随后,他从庄子逍遥游里面的古人对万物观察所得智慧开始,讲到现在中非两地的自然人文景观和星球健康研究,结合他在野外的种种见闻,向新生展现了一幅大美地学的图卷。宫鹏勉励同学们说,各地的人类随着地球演化而来,同样经历着兴衰与沧桑磨难。非洲的命运就是我们的命运。为了世界更美好,我们需要同舟共济,为了整个行星地球的健康共同努力。 2016年清华大学“良师益友”特别奖、2018年“北京市师德先锋”获得者林岩銮作为教师代表...
一、申请者须具备的条件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祖国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的中国公民。且满足以下条件: ①在目前就读学校取得教育部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②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 ③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未受过任何处分; ④身心健康,符合所申请学科的体检要求; ⑤申请推荐免试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者,本科前三学年总评成绩一般应在本专业年级前5%。 二、申请者须提交的书面材料 1.清华大学2019年推荐免试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通过清华大学研招网网上申请系统打印); 2.本人自述; 3.两位与申请攻读学位学科相关专家(具有副教授以上或相应职称)的“专家推荐信”(下载空表请专家填写),推荐信须由推荐专家密封并在封口处签字; 4.历年在校学习成绩单,并加盖学校教务处或院系公章,密封后在该信封的封口处加盖公章; 5.如果有在核心刊物或会议上发表的高质量学术论文...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实行“申请―审核”制,符合《清华大学2019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中报考条件的申请人提交相关材料,依据考生申请材料的综合评价结果确定差额综合考核名单,经综合考核后择优推荐拟录取。强军计划、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论文博士等采取相同的办法同时进行。 一、申请人申请 (一)应届本科生推荐免试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按《清华大学2019年接收外校推荐免试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有关要求》和《清华大学关于2015级本科生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的若干规定》申请。 (二)硕博连读生 按《关于在校硕士生硕博连读的招生办法》要求申请。 (三)公开招考博士生 1.申请条件 符合《清华大学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的报考条件。 2.申请时间 申请人需于; 8月24日-9月7日登录http://yz.tsinghua.edu.cn 按相关要求完成网上报名手续。9月的招生工作结束后,如果地球系统科学系仍有招生指标,将根据研究生院的...
7月6日上午,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以下简称“地学系”)2018届研究生毕业典礼在主楼接待厅隆重举行。地学系2018届全体毕业研究生、毕业生导师和毕业生亲友共150余人出席典礼,共同见证毕业生人生中的重要时刻。典礼由地学系党总支书记罗勇教授主持。 图为:地学系举行2018届研究生毕业典礼 在播放一段以回顾毕业生成长历程的短片之后,罗勇教授宣布典礼正式开始。全体参会人员起立唱国歌。随后,地学系副主任张强教授宣读了地学系2018届毕业研究生及优秀毕业生名单。 图为:地学系党总支书记罗勇教授主持典礼 图为:地学系副主任张强教授宣读毕业生名单 获得“清华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称号的董文浩同学作为地学系博士毕业生代表致辞,他说在导师林岩銮教授悉心指导下,自己逐渐坚定了在学术道路上继续前行的决心,他还代表毕业生分别对支持他们的父母家人、系办公室和同窗同学给予的支持和帮助表达了感恩之情。最后他希望每位地学系毕业研究生对于自己选...
一、项目简介 根据中国教育部与英国商业、能源及产业战略部签署的关于开展中英联合研究创新基金博士生伙伴关系项目的谅解备忘录,受两国政府委托,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CSC)与英国文化教育协会(British Council)联合实施本奖学金项目,以支持中英两国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博士生交流。 本项目将在2018/2019年度资助优秀中国博士生70人左右前往英国的高等教育或研究机构开展为期3-12个月的学习或研究工作。 学科领域包括环境技术(例如:气候变化、绿色技术、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服务、资源短缺问题) 二、资助内容 国家留学基金提供一次中国至英国往返国际旅费、在外留学期间规定期限内的奖学金。另,如英方接收机构确定须收取相关费用(仅限学费和Bench Fee,请务必在邀请函中说明,一旦提交,不得变更),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将提供一定限额的资助:留学期限为3-6个月,最高资助5,000英镑;留学期限为7-12个月,最高资助10,000英镑。超出10,000英镑的学费由...
合作导师:司亚丽副教授 院系/流动站/专业:地球系统科学系 /全球变化生态学/候鸟迁徙生态 拟从事的研究领域: 全球变化影响下的候鸟迁徙网络结构与功能分析 拟从事研究内容或研究计划: 集合公众科学、追踪和观测等多源数据,基于图论分析全球候鸟迁徙网络的结构与功能,并进一步量化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候鸟迁徙网络功能与稳定性的影响。 招聘要求: 已获得或近期即将获得博士学位,鸟类学、生态学、统计学相关专业 具备较强空间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有定量化分析和建模基础。熟悉R和ArGIS软件。有网络分析、大数据和遥感数据分析以及相关研究经历者优先考虑 英语写作口语基础扎实,作为第一作者或主要参与人在SCI期刊上发表过论文 年龄不超过35周岁。 相关待遇: 按照国家和清华大学相关博士后管理办法执行,并有项目参与津贴和科研绩效奖励。 招聘人数: 1 有效期: 至2018年9月30日或招到合适人选为止 申请方式:申请者请将申请材料发送至联系人的电子...
6月5日,清华大学在经管学院报告厅召开了2018年外事工作会议。校长邱勇出席会议并讲话,副校长杨斌主持会议。会议宣布了清华大学2017年国际合作与交流暨港澳台工作先进集体名单,地学系等10个院系获此荣誉。 地学系国际交流负责人徐孟(左六)参加颁奖仪式 2017年,地学系在国际交流合作暨港澳台工作中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地学系将坚持以国际化策略指导师资队伍引进,以国际化视野开展前沿科学研究,以国际化手段培养高端科技人才,以国际化方法管理日常事务,积极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为提升清华地学国际声誉和建设世界一流地学学科做出更大的贡献。
6月12日,清华大学第25次教育工作讨论会地学系教学工作研讨会在蒙民伟科技大楼多功能厅举行。作为学校第25次教育工作讨论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进一步贯彻“三位一体”教学理念,研讨地学系研究生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把提升教学质量的各项举措落在实处;探讨本科生培养与发展支持体系建设,为未来招收本科生打下坚实基础。 学科专家作专题报告。(从左至右、从上至下)分别为:王艳芬、胡永云、刘鸿雁、赵斌 在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王艳芬,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主任胡永云、城市与环境学院副院长刘鸿雁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赵斌分别介绍了所在单位的学生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举措和招生就业等情况,并强调,教学、科研、实践的深度融合,对营造学术氛围、提升学术兴趣、传承学术以及就业等方面的作用十分显著。 清华大学副教务长、教务处处长彭刚发言 清华大学副教务长、教务处处长彭刚介...
清地学通【2018】6号 各位老师、同学、校友、朋友们: 2018年是清华大学地学学科建立90周年,也是清华大学复建地学学科9周年。为追忆清华地学创建和复建的峥嵘岁月,书写九十年薪火传承奋斗历程,弘扬地学优良传统,展望地学美好未来,现决定举办纪念清华大学地学学科建立90周年暨复建9周年征文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一、征文主题 1、清华地学与中国 内容:清华地学在实现民族独立、繁荣富强和伟大复兴过程中做出的重要贡献,在地球科学事业发展中取得的重大成就。 2、我与地学系 内容:本人或校友在清华大学或西南联合大学地学系(包括原地学系、地理学系、地质系、气象系与现今地球系统科学系等)学习工作中的难忘经历、独特感受、感人故事和热切期待。 内容包括: ① 反映清华地学90年发展历程、优良传统和精神面貌; ② 回忆历史事件、重大活动、典型人物和感人事迹; ③ 讴歌清华地学的办学传统、办学理念和学校精神; ④ 追忆清华园生活、抒写清华情怀; ...
近日,由校研究生会组织发起的清华大学第十六届“良师益友”评选活动揭晓,地球系统科学系卢麾副教授获得“良师益友”奖。 笑容可掬、和蔼可亲、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同学们对卢麾老师的评价;“撸起袖子加油干”是卢麾课题组“Water Cycle Lab”的座右铭。在学术上,他努力帮助学生树立科研信心,做好研究工作,引导他们在学术方面寻求突破,鼓励他们在学术方面做出贡献。除了学业,他还十分关心学生们的课余生活,通过课题组的微信等社交软件,用时而恳切,时而活泼的话语与同学们谈理想人生,成为亦师亦友的心灵导师。卢麾老师感人的师德事迹通过地学系研会学生撰写的“地学系良师益友卢麾|可以和他谈理想人生,也可以和他谈笑风生”文章,在朋友圈广泛流传,并在校内外引起了良好反响。 清华大学第十六届“良师益友”获奖者卢麾副教授 卢麾副教授分别于2000年和2003年在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06年在日本东京大学土木系获得工学博士...
6月2至4日,地学系2018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在清华大学成功举办。经过对160余份报名材料的初选,最终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等28所高校的56位优秀本科生受邀成为本届营员。 营员报道 在开营仪式上,地学系主任宫鹏教授致欢迎辞并向营员们介绍了地学系概况,系教学副主任张强教授介绍了免试录取研究生相关政策,系党总支书记罗勇教授介绍了夏令营的日程安排并对营员们提出了具体要求。在交流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地学系老师们针对同学们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耐心解答,随后各课题组教师分别介绍了自己的科研背景及研究领域。 地学系2018年度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开营仪式 夏令营三天的活动充实、丰富,营员们通过个人展示、互动讨论及一对一谈话等形式与地学系教师进行了交流。地学系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旨在促进全国高校地学学科优秀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增进兄弟院校地学专业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