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地学中心赵宗慈教授受邀参加了在法国驻华使馆召开的联合国巴黎气候大会发布会。发布会由法国驻华大使主持。 第二十一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简称“联合国气候大会”,COP21-CMP11)将于今年11月30日到12月11日在法国巴黎举行。作为主办国代表和会议主席,法国外长法比尤斯在发布会上介绍了会议的有关情况。 据介绍,巴黎气候大会将力求达成四个目标:一项普遍协议:联合全球195个国家(或地区)达成国际协议,使全球升温控制在2摄氏度以下;各国减排贡献:会前促成各国针对其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提交有关减排的“国家自主决定贡献”,此行动自愿;融资:力争在2020年前,每年筹集一千亿美元公共和私人资金,以遏制气候异常和灾害;提案进程表:达成政府与公民社会组织以及企业等多方参与的“提案进程表”,作为对“国家自主决定贡献”的补充。 中国以及法国在中国气候变化方面的专家、媒体以及企业代表受邀参加了此次发布会。地学中心赵宗...
4月29日晚地学中心分工会联合公管学院分工会,由地学中心杨军副教授做“植物猎人”的讲座。他以丰富新颖的视听材料和生动活泼的方式,从什么是植物?植物王国有多么神奇?怎么去发现植物?怎么给植物取名字以及植物学上的著名学者等几方面介绍了植物学和植物分类学的基础知识。还邀请让小观众们上台表演和自己动手使用拉马克二歧分类法鉴定植物种子参与学习过程。最后他通过植物学界长期以来围绕寻找食人植物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向小听众们强调了科学研究中“求真、求实”的品质的重要性。他还邀请小朋友们在讲座后参与用树木分类检索表寻找清华主要树种的活动,进一步巩固所学到的知识。杨军副教授的讲座受到了小听众们的热烈欢迎。之后同学们提交了自己所寻找的清华大学的四大树种的照片。其中张睿楠、贾雨桐、白嘉然和杨嘉宁等四位小同学因为最先和准确地完成了活动的规定内容,获得了清华大学的“小小植物猎人”称号。 清华附小四年级4班张睿楠和贾雨桐小朋...
5月7日下午,清华大学第四十二届教职工运动会开幕式在东大操场举行,地学中心23位教师组成的代表队参加了开幕式。 伴随着激昂的运动员进行曲,教师们精神饱满、气宇轩昂,迈着整齐划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入会场,充满朝气和必胜的信念。在随后的全校广播体操表演中,教师们从伸展运动到整理运动,一招一式标准有力。 清华大学的教职工运动会每年举行一次。运动会提高了教师们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利于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也为更好地投入工作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 (办公室 刘晓婷供稿)
4月23日,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2012级直博生李雪草在2015年AAG(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会议上获得了遥感专场学生竞赛第三名,这是国内学生首次在AAG学生竞赛中获奖。 AAG年会是国际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学术会议之一,AAG旨在通过学术交流,加深地理学研究的发展和构建学术网络。2015年的AAG会议在美国芝加哥召开,有超过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术研究团体参加此次会议。会议特别设立了RSSG (Remote Sensing Specificity Group),即遥感科学与应用的学生竞赛专场,目的是帮助和促进青年地理学者在遥感领域的研究和交流。来自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对各自的研究进行展示和交流,并参加学术竞赛评比,比赛最终评出前三名获奖者。历年获奖的研究生多被美国高校聘为大学教师。本次学生竞赛的参赛人员包括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印第安纳州立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德克萨斯达拉斯分校、佛罗里达大学、布法罗大学、辛辛那提大学、新墨西...
2015年4月的第二个周末,以生研14班为班底的地学男足代表队首战清华大学马约翰学生运动会“乔丹体育”杯男子五人制足球比赛。经过两天连续四场的激烈奋战,地学男足最终取得了四强的好成绩。在1/8和1/4决赛中,地学男足先后力克五道口金融学院和微纳电子系,强势晋级四强。比赛的艰辛远大于预想,在仅有一名替补共7人出战的情况下,地学男足共进8球,其中崔晓伟和黄国锐各进4球,队长武超助攻5次。 精彩的比赛离不开队员们的奋勇拼搏,感谢汪伟、崔晓伟、武超、黄国锐、黄从红、刘华魁等同学的“浴血奋战”,为中心争得荣誉。同时感谢为运动员呐喊助威、在幕后默默支持的同学们。 地学中心足球队于2014年11月29号成立,是由一群共同爱好足球的同学共同组成,分设男、女足,并坚持每周一训。欢迎地学中心热爱体育、热爱足球的老师、同学一起加入,科研之余共享足球魅力! (供稿:黄国锐)
春暖花开的4月,科技部原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中心科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徐冠华为“清华地球系统科学论坛”和《新地学人》杂志题词。 “清华地球系统科学论坛”由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中心主办,旨在为中国乃至世界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人员提供科研交流的平台,促进国际地球系统科学快速发展。 徐冠华院士指出要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建立健全论坛的体制、机制,加强组织和宣传队伍建设,共同努力,把论坛办得更好、办出特色。徐冠华院士希望,“清华地球系统科学论坛”要向国际知名学术论坛看齐,努力把论坛打造成在地球科学领域有影响、获得世界广泛认可的高水平论坛。 《新地学人》是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研究生创办的刊物,也是目前国内地学领域第一本反映地学师生精神风貌的刊物。杂志创刊于2012年。
3月20日,地学中心研究生会学术部在蒙楼举行了本学期第一次“Drink Hour”活动。此次活动的主题是出国交流与参加国际会议的经验分享,这个主题是依据寒假期间研会所开展的调研结果而设定的。张斌和董文浩两位同学受邀参加,讲述了他们参加AGU国际会议以及出国交流的经历,分享了经验和体会。同学们表示对于两位同学的分享受益良多,希望今后多举办此类型的活动。 (供稿:黄国锐)
4月18日晚,地学中心分工会在蒙民伟科技大楼举办了“小小梦想家”清华大学教职工子女科普讲座第一讲“漫游行星”。此次讲座由中心田丰教授主讲,来自校内部分各院系的教职工子女参加了此次活动。 讲座开始前,组织者为到场小朋友准备了问答小游戏。开场学生的街舞及手鼓表演引得小朋友们阵阵掌声。讲座中,田丰教授带领孩子们一起探索了浩瀚的宇宙,介绍了大家所关注的行星知识,讨论了外星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本次活动对于扩大地学中心影响力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活动与地学中心教师前沿性的科研工作相结合,激发了少年儿童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了孩子们的科学精神,启迪了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 此活动为系列讲座,期望以此活动为开端,为未来开展更广泛的科普活动积累经验。 (供稿:刘晓婷)
在“地球日”的傍晚, 阿拉斯加的命运, 北极的命运, 地球的命运, 乃至我们的命运, 可预知吗? 让我们一起听听 生态学大师Dave Mcguire教授 怎么看? 报告时间:2015.4.22 19:00-21:00 报告地点:清华大学FIT楼多功能厅 主讲人:Professor David McGuire 讲座题目:The Integrated Ecosystem Model (IEM) for Alaska and Northwest Canada: current status and applications in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policy 主讲人简介: Dr. A. David McGuire is a senior scientist with the U.S. Geological Survey Alaska Cooperative Fish and Wildlife Research Unit and a Professor of Ecology with the Institute of Arctic Bi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Alaska Fairbanks. He earned Ph.D in biology from the University of Alaska Fairbanks in 1989. Dr. McGuire has conducted studies on the responses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s to climate ...
4月8日,由地学研团主办的2015年就业分享会在蒙民伟科技大楼举行。会议邀请了地学中心2014届毕业生楼鹏康、陈翠红、汪付星和即将毕业的2015届毕业生张斌、李通、何正旭分享就业经历、传授求职经验。中心其他三个年级的30余名同学参加了此次分享会。 会议由2014级博士生陈晗主持。陈晗首先介绍了近两年中心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和工作性质,并将去年和今年的就业统计结果进行了对比。2015届毕业生张斌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就业情况,并就实习和跨专业就业这两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解答。李通介绍了自己的实习经历,对大家关心的求职流程和时间安排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有丰富实习经历的何正旭也介绍了自己的实习经验,就如何联系实习单位、何时实习、如何选择对自己求职有帮助的实习单位等问题进行了解答。 2014届的三位毕业生分别介绍了自己的工作情况,传授了求职经验,还介绍了工作近一年来的收获。脚踏实地、注重积累、将简单的事情做好、尽早确定是否要工作等要点是...
2015年3月29日,清华大学地学中心宫鹏教授带领俞乐、辛秦川、李丛丛博士举办“世界健康脆弱性区域”制图工作坊(Workshop on World Health Vulnerability Area Mapping),商议制作有关行星健康(Planetary Health)的全球地图。 目前,对地观测技术已经为了解地球健康状况(如环境、资源状况等)积累了丰富的数据。如何采用长时间观测获得的卫星遥感数据及其衍生产品(如土地利用变化、NPP变化等),并结合空间化的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如人口、GDP等)来认识和分析世界健康脆弱性区域是本次工作坊的中心议题。
应英国威尔士亲王慈善基金会国际可持续发展部的邀请,清华大学地学中心宫鹏教授参加了今年2月25日在伦敦举行的气候变化与健康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研讨会。此次会议由查尔斯王储倡议举办,他本人于当日下午参加了会议并参与了讨论。会议围绕气候变化与健康及如何在未来国际气候谈判中突出人类健康展开了讨论。会上对清华大学作为主要合作者参与的《柳叶刀》委托论文“温室气体排放与气候变化:保护人类健康的紧急行动”及由清华大学教师参与的另一篇《柳叶刀》委托论文“在人类世保护人类健康”的初稿中的一些观点进行了介绍。会间,宫鹏教授对查尔斯王储倡导关注环境与健康表示赞赏,并根据他对中药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注,介绍了中国通过人工栽培中草药保护环境的举措,以及联合国在非洲推广中国青蒿素抵御疟疾的成效。 地学中心主任宫鹏与英国查尔斯王储亲切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