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心简介 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健康城市研究中心(下简称“中心”)致力于开展多尺度、多学科的城市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的工作重点是研发数据获取与分析技术、获得新的科学发现,发布相关智库报告,建立新的评估指标体系,实现客观公正的城市健康评价方法,提高人民健康福祉。 中心已与总部设在美国纽约的健康房地产及科技公司Delos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并与美团等国内社会化大数据企业开始了紧密合作。 中心目前下设六个研究室,分别从数据平台、监测网络、生态模型、环境影响、经济预测、城市评估等角度开展健康城市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前瞻性研究。 二、 招聘需求 本次招聘为研究中心的第一期招聘,将在数据研究、平台研发、经济与健康研究等科研人员以及研究中心运行支撑人员等,面向全国招聘,工作地点在北京。计划招聘:博士后4人,软件工程师3人,科研助理1人,行政助理1人,财务助理1人。 具体需求描述如下: 博士后——大数据方向 工作职...
芬芳四月,丁香花开满园的时候,清华大学迎来了107周年华诞。2018年4月29日上午,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校友座谈会在蒙民伟科技大楼南楼818会议室召开。地学系返校校友、部分教职工以及在读研究生30余人参加了本次座谈会。地学系副主任、党总支副书记武海平出席会议。 座谈会现场 座谈会上,武海平首先向各位校友返校表示热烈欢迎,对校友为地学系建设发展献计献策表示衷心感谢。他就毕业生在求学和工作期间的角色转变、专业方向与职业方向的异同等方面同校友进行了座谈,结合校友的工作经历,武海平希望在读的同学们一定要珍惜读书时光,重视科研基本技能训练,为毕业后的工作打下基础。随后,武海平请返校校友就地学系研究生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等提出宝贵建议。 地学系党总支副书记武海平副教授致辞 返校校友对地学系老师的培养和教导表示感谢,同时,也为地学系现在的蓬勃发展由衷地感到高兴。校友们还同在座的同学分享了自己的工作和学习经验。返校校友2...
4月15日,第六届清华大学-浪潮集团计算地球科学青年人才奖颁奖典礼在无锡举行,在近百位包括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历届获奖者在内的业界专家学者的共同见证下,陆春松、马艳、闵敏、吴波、俞乐等五位青年科学家荣获新一届计算地球科学奖。 地学系副教授俞乐获评第六届清华大学-浪潮集团计算地球科学青年人才奖 据悉,这是国内计算地球科学领域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人才奖励计划,该奖项由清华大学地球系统数值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浪潮集团于2012年联合设立,旨在促进国内地球系统科学与高性能计算交叉领域的研究以及青年人才的培养。评选过程由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和知名专家推荐候选人,经过专家评审团的审核之后,最终确定奖项得主,浪潮投入500万元作为基金以每年20万利息作为奖金。 奖项发起人、清华大学教授、国家超算无锡中心主任杨广文表示,清华大学和浪潮集团共同设立计算地球科学青年人才基金,希望通过对这一领域优秀青年人才的支持,激励他们在...
2018年4月22日,“中国高校极地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极地联合中心”)成立大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举行。极地联合中心由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大学等25所国内高校联合共建,得到了教育部、外交部、科技部、自然资源部、国家气象局等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旨在服务国家极地战略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百余位来自共建高校和相关部委的领导及极地知名专家出席大会,共同见证极地联合中心成立。原科技部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中科院院士姚檀栋,中科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吴立新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郝芳华等领导和专家为极地联合中心揭牌。 部分参会专家合影 4月22日恰逢第49个世界地球日,地球的南北极气候与环境的剧变正在严重影响全球气候和人类的生存环境。对极地的认识、利用和保护对于我国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极地研究工作,多次发...
4月20日下午,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世界地球日”系列活动之“呵护美丽家园 珍惜自然资源——讲好黄山故事”主题科普讲座在罗姆楼11层阳光厅成功举行。 地学系副主任、党总支副书记武海平致辞,他向与会的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嘉宾以及老师同学们表示欢迎,并表示通过这次世界地球日活动,相信清华地学系和黄山风景区能进一步深化名山名校合作,在生态保护和学科发展方面取得更多的成果。 武海平老师致欢迎辞 随后,安徽省气象局公共服务中心主任杨彬做了《国家气象公园建设与挑战》科普讲座。杨彬围绕“探索气象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新模式”的主题开展报告。他通过展示国内外丰富的气象旅游资源,带领大家领略气象之美。他进一步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气象旅游资源的研究进展以及气象旅游资源在自然旅游资源中所占的特殊地位,表示面对日益脆弱的气象环境,旅游资源的开发要兼顾保护与科学开发利用。杨彬在报告最后介绍了国家气象公园的建设情况及未来展望,对中国气...
2018年4月19日,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举办了生态学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会。会议邀请了11位知名专家学者组成评审组,他们是:科技部原部长、清华大学全球变化研究院科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徐冠华院士,河北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康乐院士,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龚健雅院士,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部长傅伯杰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学术副所长陈发虎院士,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办生态学学科共同召集人吴文良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于贵瑞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前所长韩兴国教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媒介生物控制室主任刘起勇教授,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原常务副院长陈皓明教授,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戚益军教授。评审组组长由徐冠华院士担任。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主任杨帆、发展规划处副处长王晶出席了评估会。 地学系生态学科评估会现场 地...
4月17日,欧洲科学院院士、法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挪威科学院院士Nils Christian Stenseth的名誉教授授予仪式在工字厅举行。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仪式前会见了Nils Christian Stenseth教授。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理学院院长、地学系主任宫鹏参加会见。 邱勇向Stenseth教授介绍了清华大学和奥斯陆大学的合作历史,表示非常荣幸Stenseth教授能够加入清华、受聘为清华大学名誉教授。邱勇希望Nils Christian Stenseth在受聘为清华大学名誉教授之后,能够更多地和清华开展合作,为清华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做出贡献。 在随后的名誉教授授予仪式上,Nils Christian Stenseth从邱勇手中接过聘书,受聘为清华大学名誉教授,他是目前唯一一个受聘清华大学名誉教授的挪威人。 聘任仪式结束后,Nils Christian Stenseth发表了“关于过去和现在的鼠疫研究-中国和挪威合作项目”演讲。他首先回顾了在...
4月3日,地学系非事业编制教职工座谈会在蒙民伟科技大楼南楼S818举行,党总支书记罗勇出席。副系主任、党总支副书记武海平主持会议。地学系非事业编制教职工共16人参加座谈会。 武海平首先通报了2017年度系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收到的意见建议情况。介绍了系非事业编制教职工聘用晋升原则,并鼓励非事业编制教职员通过各种途径提升个人职业素养。会上还介绍了校工会医疗保险的基本情况和参保流程、学校人事处举办的培训课程体系和报名方式、学校非事业编制教职工职称评定体系和中科院工程技术系列专业技术职称评定体系。参会教职工对非事业编制教职工如何提升专业技能,以及职称晋升的具体流程展开交流。 最后,罗勇代表院系领导班子对非事业编教职工做出的贡献表示肯定。他表示,为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地学系领导班子始终积极探索非事业编教职工管理制度改革方案,为非事业编制教职工谋求提升发展空间。他欢迎大家对院系工作提出意见建议,为清华...
3月22日,英国塞克萨斯大学(University of Sussex)地理与环境科学系王毅教授及Sussex大学34名师生访问清华大学地学系。地学系主任助理林岩銮副教授在蒙民伟科技大楼南楼接待了来访者一行。 林岩銮副教授做介绍 林岩銮对王毅等的再次来访表示欢迎,并向Sussex大学本科生们介绍了清华大学地学系的创建历史、研究方向以及国际学生情况。王毅简要介绍了Sussex大学以及地理与环境科学系的研究进展,并重点对China Field Class项目进行了介绍。自2016年以来,每年春季学期Sussex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系本科生就会来到中国不同的城市和科研机构访问学习,增进对中国科研文化的了解。交流中,英国Sussex大学学生就清华大学招收国际留学生的有关政策进行了详细咨询。双方表示希望未来能在培养国际学生等领域加强合作。 交流环节 访问团参观清华艺术博物馆 会谈后,王毅教授一行参观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和清华大学校园。
3月8日,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前沿与产业趋势》系列课程顺利开启。清华大学理学院和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联合组织了此次课程,旨在推进理工结合、研创结合,开拓研究生的视野,激发创新创业的热情。该课程邀请到清华大学海峡研究院大数据AI生态专委会专家委员、百度七剑客之一、酷我音乐创始人雷鸣作课程导师。地学系教授宫鹏、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朱军、量子信息中心教授段路明和地学系副教授白玉琪为课程校内导师。 在简短的开课仪式上,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宫鹏教授、在线教育办公室主任于世洁、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朱军副教授先后致辞。 宫鹏教授致辞 宫鹏教授简要地回顾了全球农业、工业和信息革命的发展历程,指出过去数十年推动社会巨变的主要动力之一就是机器的自动化、小型化和智能化,赞扬了Steve Jobs为代表的一批创新者和发明家把科学、艺术和技术结合起来,通过商业化,深刻地促进了社会进步。他特别致谢了清华大学海峡研究院的王熙先生及其团队为这门课...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健康城市展望”项目,根据工作需要,拟招聘数据分析员一名。详细信息如下: “健康城市展望”是由唐仲英基金会资助,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宫鹏教授团队承担的科研项目。目的是建立多尺度、持续、实时的城市环境与健康监测网络。通过在几个重点城市征集志愿者,在至少一周时间内佩戴便携式环境传感器和便携式能耗仪,收集环境空气及个体生理数据,分析个体环境暴露与生理健康关联,研究市内环境要素变化对居民健康的影响,理解全球尺度上城市人口流动网络带来的疾病传入风险,最终完成未来城市化进程模拟和公众健康风险评估。本项目自立项以来,已完成第一阶段志愿者数据收集。2017年10月开放首批志愿者报名,社会反响热烈,共收到780份报名申请,累计200余位申请人参与心肺运动实验,最终邀请50位申请人成为项目志愿者。今后每年预计安排4期实验。 一、主要工作职责: 1. 收集整理文献资料,逐年追踪并更新环境与健康领域,尤其是与气...
清华大学AI for Earth 联合实验室,是清华大学与微软公司等联合成立的实验室,主要从事全球尺度的环境与健康大数据管理和分析平台、人工智能及其在地表环境监测与相关遥感服务领域的创新应用。现招聘软件工程师3-5人,进行遥感数据处理工具、服务系统开发和平台建设,算法开发和软件化,以及完成相关项目的技术任务等。欢迎计算机、数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背景的人员加入。 1. 基本要求: 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身心健康,性格开朗,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工作积极。全职在岗工作。 本科及以上学历。善于学习,对新技术有兴趣,热爱软件开发。 至少熟练使用C、C++、Java语言的一种,有扎实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基础。 2. 以下任一条件可优先考虑: 更高的学历,有丰富系统、算法开发经验。 熟悉遥感数据处理及分析系统。 有服务系统开发或大数据平台基础。 有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机器学习相关经验。 较好的英文水平。 二、薪酬待遇 签署清华大学聘用合同,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