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成绩计算及排序办法: 笔试成绩占40%,面试成绩占60%。面试时至少5位专家独立给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取平均分,如有分组将对各组间成绩进行标准化。按照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加权后作为申请人综合考核成绩,并以此排序。 综合考核时间、地点安排: 报名及初选时间:2017年9月14日前 笔试时间:9月18日 上午8:00-10:00 地点:蒙民伟科技大楼南楼927 面试考核时间: 大气科学组:9月18日 上午10:15开始; 生态学组:9月18日 下午1:30开始 面试考核地点: 大气科学组:蒙民伟科技大楼南楼927 生态学组:蒙民伟科技大楼南楼818 申请资格及考核标准: 一、申请资格 1、对地学学科有浓厚兴趣,有志于大气、海洋、生态、计算地球科学、地理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应用工作,并有较强或潜在的能力。 2、本科专业为大气科学、生态学(含植物学、土壤化学)、海洋科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物理学、地理学、环境科学或经济学等,本科专业排名在全国高校前列。 3、学习成绩优...
9月3日,地球系统科学系宫鹏教授、俞乐副教授参加中国科学家与联合国环境署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联合举办的以“气候、生态、和生计”为主题的研讨会,期间将清华大学地学系非洲制图的成果纪念品分别赠送给了联合国环境署、非洲科学院和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正在非洲出访的校党委书记陈旭主持赠送仪式,将地学习博士后赵圆圆和博士生冯多乐制作的最新版本的“非洲地表覆盖制图”纪念木版画以及含相关数据的U盘,赠送给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首席副执行主任易卜拉辛·提奥(Ibrahim Thiaw)。中国驻肯尼亚大使刘显法、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郭华东院士、联合国首席环境科学家刘健等一同见证。 陈旭书记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首席副执行主任易卜拉辛·提奥(Ibrahim Thiaw)、联合国首席环境科学家刘健(后排左二)、中国驻肯尼亚大使刘显法先生(后排左三)、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郭华东院士(后排左四)等合影留念。 合影留念 在非洲...
2017年9月4日上午,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2017年新生开学典礼在四教4101隆重举行。清华大学地学系党总支书记罗勇、副系主任张强、学科带头人王斌、教师代表付昊桓、徐世明等出席典礼,地学系副系主任武海平主持典礼,2017级全体研究生新生参加了典礼。 2017级新生合影 典礼开始,地学系党总支书记罗勇教授致辞,他向全体新生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为新生介绍了清华大学地学发展的历史沿革,地学学科的发展布局以及主要成就等基本情况。随后罗勇教授以著名气象学家Rossby指导学生的故事为例子,为大家讲述如何塑造健康的师生关系,使得新生受益匪浅。 地学系党总支书记罗勇教授致辞 随后,教师代表付昊桓副教授以自身求学时期的故事为例,为新生讲述了应该选择并规划自己的人生方向。他告诫大家应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勇于为国家、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他还告诉新生说,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势必是孤单的,作为清华人,要“敢为天下先”,坚持不懈地去克服一切困难...
“冰冻圈科学概论”高校青年教师培训班于7月29日至31日在甘肃兰州举办。此次培训班由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单位联合举办,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 培训班由秦大河院士、罗勇教授、丁永建研究员、任贾文研究员、赵林研究员、赵林研究员、效存德研究员、康世昌研究员等知名专家学者授课。100多名来自国内20家相关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学员参加培训。授课团队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以《冰冻圈科学概论》为教材,将构建冰冻圈科学体系的探索实践与教学紧密结合,系统讲授冰冻圈科学的内涵和外延、研究方法和技术,并详细介绍冰冻圈各要素的分类、地理分布、物理特征、化学特征、形成和发育机制,冰冻圈的演化、气候环境记录、与其他圈层相互作用及冰冻圈变化的模拟、预估、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培训班照片 由于冰冻圈科学是研究冰冻圈各要素形成和变化的过程与内在机理,冰冻圈与气候系统其他圈层相互作用及冰冻圈变化的影响和适应的新兴学科,交叉性很...
“冰冻圈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Cryospheric Chang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于8月1日至2日在甘肃兰州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筹)等单位共同举办,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 中国科学院秦大河院士、姚檀栋院士和张人禾院士及来自中国、美国、瑞士、芬兰、冰岛、尼泊尔、巴西、蒙古、孟加拉和巴基斯坦等10余个国家2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研讨会设1个主会场及4个专场,共安排87个学术交流报告。参会人员紧密围绕冰冻圈变化过程和机理、冰冻圈变化原因及影响、冰冻圈服务功能与可持续发展和冰冻圈遥感与信息集成等四个主题进行专场讨论。 会议合影 冰冻圈科学以自然界的冰、雪和冻土为研究主体。冰冻圈是受气候变暖影响最严重的一个圈层,突出表现在全球冰川严重退缩,北极海冰和北半球积雪迅速减少,以及多年冻土活动层增厚等等。与此同时,冰冻圈通...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实行“申请―审核”制,符合《清华大学2018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中报考条件的申请人提交相关材料,依据考生申请材料的综合评价结果确定差额综合考核名单,经综合考核后择优推荐拟录取。强军计划、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论文博士等采取相同的办法同时进行。 一、申请人申请 (一)应届本科生推荐免试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按《清华大学2018年接收外校推荐免试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有关要求》和《清华大学关于2014级本科生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的若干规定》申请。 (二)硕博连读生 按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关于在校硕士生硕博连读的招生办法》要求申请。 (三)公开招考博士生 1.申请条件 符合《清华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的报考条件。 2.申请时间 申请人需于;8月25日-9月8日登录http://yz.tsinghua.edu.cn按相关要求完成网上报名手续。9月的招生工作结束后,如果地球系统科学系仍有招生指标,将...
清研发【2017】22号 一、申请者须具备的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祖国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全国重点大学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且满足以下条件。 ① 能在现就读学校取得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 ② 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 ③ 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未受过任何处分; ④ 身心健康,符合所申请学科的体检要求; ⑤ 申请推荐免试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者,本科前三学年总评成绩一般应在本专业年级前5%。 二、申请者须提交的书面材料 1. 清华大学2018年推荐免试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通过清华大学研招网网上申请系统打印); 2. 本人自述; 3. 两位与申请攻读学位学科相关专家(具有副教授以上或相应职称)的“专家推荐信”(下载空表请专家填写),推荐信须由推荐专家密封并在封口处签字; 4. 历年在校学习成绩单,并加盖学校教务处或院系公章,密封后在该信封的封口处加盖公章; 5. 如...
2017年6-7月,地学系分工会开展了“亲子快乐读书”活动,通过购置新书、置换闲置图书及读书摄影展等系列环节,让孩子们度过有意义的“六一”儿童节。 此次活动得到教师们大力支持,丰富了家长育儿经验,促进亲子关系。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好书推荐和读后交流让孩子们感受阅读的乐趣和重要性。 (供稿:刘晓婷)
7月28日下午,福建春天生态科技公司林万欣董事长一行15人访问了清华大学地学系。地学系党总支书记、副主任罗勇教授在蒙民伟科技大楼南楼927会议室会见了林万欣一行。 罗勇教授对林万欣董事长的首次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为来宾简要介绍了清华大学地学系的发展历史。罗勇表示,清华大学地学系一贯重视发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自2009年成立地球系统科学中心以来,开展了大量合作交流和研究项目。罗勇向来宾简要介绍了清华大学地学系在大气海洋、生态科学、高性能计算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滨海湿地生态学、全球变化生态学研究的实施情况和取得的主要成果。 林万欣董事长表示,清华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具有独特地位,是全球知名学府,为国家培养了众多人才;清华大学地学系近年来在科学研究等多个领域获得了很高的声誉。他简要介绍了春天生态科技公司在生态环境治理技术研发等方面的情况,主要介绍了耐盐碱技术、园林设计和滨海生态修复方面的科...
6月15日上午,《气候变化科学概论》研究生课程期末考试暨辩论赛在清华大学伟伦楼405教室举行,选修该门课程的17名同学,分成A、B两组进行了两场辩论赛,A组的辩题是应对气候变化应以减缓(适应)为主,B组的辩题是国际气候治理制度应该效率(公平)优先。辩论赛的评委会由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副主任罗勇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吴绍洪研究员以及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高云副司长3位专家组成。辩论赛场紧张又激烈,双方辩手针锋相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却又不失风度,侃侃而谈,最后评委的现场点评更是让同学们获益匪浅。 紧张而激烈的辩论现场-A组 当前,全球气候正经历着一场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构成当今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国际科学界不断深化对气候变化及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认识,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基础和决策依据。《气候变化科学概论》课程是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在20...
6月23日,由国家级刊物《科学中国人》杂志主办的“科学中国人(2016)年度人物”颁奖仪式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副教授、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副主任付昊桓凭借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突出贡献,经过专家推荐、评审等程序,被评委会审定评为“科学中国人(2016)年度人物”。 获奖证书 付昊桓副教授主要围绕“神威·太湖之光”超算平台展开研究。主持并设计了清华新一代通用集成地球系统模式在“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上的重构与优化,总代码量超过百万行。该工作是国际上首次完成地球系统模式整体面向异构众核架构的重构与移植,计算规模有效扩展至上百万核。基于“神威·太湖之光”的千万核可扩展大气非静力动力方程求解器作为共同通信作者获得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的最高奖项“戈登·贝尔”奖,实现了中国研究团队30年来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在第27 届人工智能国际会议(ICTAI 2015)上,付昊桓等人发布的题为“指向变异:一种新型的差分进...
5月18日下午,清华大学第四十四届教职工运动会在东大操场举行,地学系22位教师组成的代表队参加了开幕式及田径项目。 地学系党总支副书记武海平带队入场 开幕式中,教师队伍随着激情昂扬地运动员进行曲,迈着整齐划一,铿锵有力的步伐。全校广播体操表演中,教师们从伸展运动到整理运动,一招一式标准有力。 地学系列队参加全校广播体操表演 今年部分老师也积极参与了田径比赛,有3000米长跑、100米短跑和掷实心球、跳绳、踢毽等多种项目。大家在赛场上发扬了“团结,拼搏”的精神,向“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迈进。 地学系博士后李锐喆参加短跑项目比赛 地学系教工刘晓婷参加实心球比赛项目 地学系教工丁玉洁参加实心球比赛项目 地学系教工陈岩参加实心球比赛项目 地学系博士后宁理科参加长跑项目 地学系教工合影留念 教师们参与运动的积极性每年高涨,肩负着恢复筹建我校地学学科的历史使命,不断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更好的推进教学、科研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