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办公室因工作需要,拟招聘合同制工作人员一名: 一、岗位描述: 1.地学中心办公室行政事务管理。 2.地学中心部分研究生教学管理。 3.领导交办的其它事务。 二、应聘要求: 1.热爱教育事业,爱岗敬业。 2.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3.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网络办公能力,熟悉资料检索及档案管理工作。 4.具有良好的英语水平,能应对日常对外交流和处理英文邮件。 5.本科以上学历,35周岁以下,有相关工作经验优先。 三、薪酬待遇: 薪酬视经验和工作能力确定,参照清华大学和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非事业编制人员人事管理的有关规定。聘用人员签署清华大学非事业编制聘用合同,依法享受“五险一金”。特别优异者,将在岗位、职责、待遇方面从优设计。 有意应聘上述职位者请将简历发送至liuyuanzheng@tsinghua.edu.cn,请在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办公室岗位”。截止日期:2015年12月21日。经初审后将于2015年12月25日前电话...
2015-10-34.pdf 随着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峰会和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的相继召开,我们对星球健康、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治理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的关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在此为您奉上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2015年10月刊工作动态,感谢您一直以来对地学中心的关心与支持,我们期待您持续地关注!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 【工作动态PDF版本请点击附件下载】
12月1日上午,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举办了“地球系统数值模拟器”共建单位协调会。来自清华大学与相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最终完善项目建议书的编写和做好申报准备工作进行了充分研讨。 “地球系统数值模拟器”是国家部署拟建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面向社会开放共享的大型复杂科学研究装置,可长期为高水平地球系统模式研发与应用提供服务与支撑,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公共设施。 为做好“地球系统数值模拟器”项目申报,清华大学联合国内优势各方,开展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近期已在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软硬件技术方面获得突破性进展。 会议对前期准备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项目申报的有关工作进行了部署。会议中,与会专家积极发言,针对地球系统数值模拟器的项目建设内容和联合共建的分工协作等问题建言献策,现场气氛热烈。 地球系统数值模拟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多学科交叉和协同研究、多部门合作及科技资源共享能力的重要标志。根据《...
10月23号晚,本学期第一期“周五放映室”活动在蒙民伟科技大楼南楼927会议室举行。本期活动由地学研会文化部承办。“周五放映室”的前身是地学研会主办的“地心放映室”,定期播放同学们喜爱的电影,愉悦课余生活。本学期开始,地学中心联合社科学院、机械系、航天航空学院研究生会共同举办“周五放映室”,旨在丰富同学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并为大家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 活动开始前,四院系研会通过海报、微信平台等途径展开了联合宣传,影响面广。七时许,航院、机械、社科等多个院系近60名同学陆续来到放映室,甚至包括两名台湾交换生和中科院的同学,现场座无虚席。本期负责的同学还为大家精心准备了零食和饮料,并将927会议室布置一新。整个观影过程笑声不断,效果非常好,受到了大家的好评和掌声。观影结束后同学们流连忘返,并表示了对以后活动的期待。 细致的引导,离电影开演还有40多分钟,已经有同学入场等候。 离开影还有五分钟,927会议室已将近...
9月20日,清华大学第23届研究生运动会在清华大学东操举行。地学中心派出一支新老生结合、实力强劲的代表队参加比赛。 地学中心二十余名研究生与软件学院、化学系、工业工程系组成的连队在百人八百米比赛中奋力拼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个人项目比赛中,生态14班的女子跑步健将裴瑶获得乙组女子400米第二和1500米第三两项好成绩,延续了她在去年研运会上的辉煌;气研14班的廖泉琼首次参赛并获得乙组女子1500米第二名,书写长跑创奇;地研13班的跳远高手甘伟修获得乙组男子跳远第四;气研15班的吴业飞闯进乙组男子百米决赛,并最终获得第七名。在集体项目中,参加指压板迎面接力的同学们团结一致,勇敢挑战指压板带来的困难,在前面多支代表队交接棒失误的情况下,顶住压力搏得乙组第七;拔河比赛突破过往,首次闯进八强,最终名列乙组第七。与此同时,地学中心参赛运动员和观众在运动会期间的良好表现,被组委会授予了本届研运会的体育道德风尚奖。 本届研究生运...
做主动的敢想敢干的超越者 ——在清华大学2015年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 尊敬的年轻朋友们: 我很荣幸有这个机会跟大家讲几句话。首先,对大家入主清华表示热烈欢迎!对大家最终选择加盟清华表示衷心感谢!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两项不足,三个问题,四条建议。 当今,全球变暖被公认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应对这个挑战,就需要弄清,在导致全球变暖的二氧化碳和甲烷这两大温室气体中,碳元素在全球自然和人工系统中到底如何循环迁移。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工具是生物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有趣的是272年前的今天在法国出生的“近代化学之父”Lavoisier (拉瓦锡)正巧是生物地球化学理论的创立者。拉瓦锡证明了植物体内的碳来源于空气。他提出了动物呼吸是氧在生物体内缓慢燃烧的猜想。他发表的题为“地球陆地表面元素的转化”的论文,开创了“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的先河。这门学问经过了两个多世纪的沉默,如今成为近20年来地球科学最活跃的学科。...
2015年11月5日,北京迎来今冬第一场雪,获得本次冬春季北京初雪竞猜活动“初雪先知奖”的名单如下: 宿 芬:科研院 张 倩:修缮校园管理中心 请以上两位位老师于11月10日(周二)后至地球科学中心办公室领取奖品。 地址:蒙民伟科技大楼南楼801;联系电话:62772750。任何疑问请致电地学中心办公室。 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 2015年11月6日
2015年10月12至13日,地球联盟第二届年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研讨会由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承办,研讨会主要议程包括“High-level Dialogue on the Road to Paris”。 在会议上,地球联盟成员同中国气候变化专家会晤,就气候变化及其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研讨会首先由地学中心主任宫鹏教授致欢迎词,后由地球联盟主席Johan Rockstrom对地球联盟和地球声明进行详细介绍。地球联盟副主席、前科技部部长徐冠华院士出席研讨会。期间参会专家逐一介绍各自在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成果。研讨会还设置了专题讨论环节,来自中国气象局的丁一汇教授、地球联盟Brian Hoskins教授、华大基因的吕小鸿、地球联盟Peter Schilosser教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的姜克隽教授等积极发言讨论。 此次研讨会,世界各国气候变化科学家齐聚一堂,共商全球发展大计,以期将人类领向气候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光明未来。同时,此次研讨会为地球联盟的重要成果——《地球声明...
2015年11月5日下午两点,清华大学地学中心在校史馆314会议室举行李长生教授追思会。李长生老师家属、生前同学、同事及地学中心师生一同追忆李老师的。追思会首先由地学中心宫鹏教授介绍李长生教授生平,带领全体人员向李老师默哀三分钟。随后,李长生教授弟弟李康生代表全家对清华举办追思会表示感谢,并介绍了李长生老师最后时光的点滴。追思会中,包括李长生教授生前的同学、同事等纷纷回忆其与李长生教授的故事,大家对李老师的为人做事等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同时地学中心喻朝庆老师、杨军老师等也发表了对李长生老师的追思感言。 (供稿:黄国锐)
清华新闻网11月4日电 (通讯员 张丽)11月4日,冰岛大学校长乔恩·阿特利·贝耐迪克森(Jon Atli Benediktsson)博士访问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陈旭在工字厅会见了贝耐迪克森博士一行, 双方就在未来进一步推进合作交换了意见。 陈旭与贝耐迪克森博士会谈。记者 张宇 摄 在会谈中,陈旭代表清华大学对贝耐迪克森博士的首次到访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清华国际发展战略、学生培养和学科发展的相关情况。陈旭表示,很高兴两校签署了校级合作协议及校级学生交换协议,冰岛大学在地热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保温材料领域有着很高的科研水平,希望能与我校在地热利用、医药研究等方面深入开展合作。 贝耐迪克森博士介绍了冰岛大学交叉学科发展情况和国际合作情况。他表示,欢迎更多的优秀清华学子到冰岛大学学习交流,希望两校在未来不断加强交流与合作。 贝耐迪克森博士此行还访问了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 冰岛大学是冰岛最好的大学之一,坐落于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
保护“星球健康”:人类应对全球变化行动的终极目标 “星球健康”和“健康与气候变化”主题报告提出应对环境变化、保护人类和生态系统健康的行动计划 2015年10月28日,北京—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与著名国际学术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联合发布了《在人类世保护人类健康:洛克菲勒基金会-柳叶刀星球健康委员会报告》和《健康与气候变化:保护公共健康的政策响应》两篇特邀报告。 为更有效地应对人类和地球生态系统健康所面临的各种挑战,《柳叶刀》编辑部委托多国科学家撰写并于今年7月16日发表了题为《在人类世保护人类健康:洛克菲勒基金会-柳叶刀星球健康委员会报告》(Safeguarding Human Health in the Anthropocene Epoch: Report of the RockefellerFoundation-Lancet Commission on Planetary Health)。 发布会现场专家讨论 该报告指出,“星球健康”是指人类健康和文明应依赖于繁荣的自然系统和对自然系统的明智管理。面对当下日益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