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5-6日,由清华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天津科技大学共同承担的科技部全球变化重大研究项目“碳循环关键过程及其与气候系统耦合的研究”(2013CB956600)2015年度总结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以方精云院士为代表的十多位项目专家组成员和特邀咨询专家以及30多位项目骨干成员和博士后、研究生参加了本次年会。

项目首席林光辉教授首先介绍了项目的研究背景和2015年所取得的主要进展。随后,林光辉教授代表第一课题组详细介绍了中国典型红树林生态系统碳通量时空变化格局、红树林碳循环关键过程对干扰响应机理,以及河口潮间带区域碳横向交换特征等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第二课题负责人彭长辉教授向专家汇报了陆海碳循环模型构建和陆海碳模型对接的最新研究成果;第三课题骨干代表徐世明博士介绍了地球系统模式耦合器C-Coupler的主要功能、创新之处,以及在分量模式里耦合碳循环的可行性;第四课题组负责人苏培玺研究员展示了碳循环-气候变化相互作用的模型与实验研究成果、中国与全球尺度陆地生物量时空分布格局,以及利用CMIP5模式比对数据揭示海气交换的最新进展。
专家组组长方精云院士主持了项目和课题汇报环节,专家组成员对总项目和各课题的进展进行了一一点评。专家们充分肯定了项目和各课题本年度所取得的成果,也对各课题和总项目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专家们期望课题组成员在新一年里再接再厉,进一步加强课题之间和课题内部交流,继续富有创新性的研究,并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更系统、更深入的凝练和总结,产生更有影响力的重大科研成果,不仅要在基础研究方面要有重大突破,在解决一些重大国家需求如气候变化应对策略等方面也要有所贡献,为课题和项目的验收奠定良好基础。会议期间,项目组还针对专家提出的意见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布置了相关的行动方案,并确定了新一年工作重点和目标计划。
(供稿:杨延征、宋维民;摄影:甘伟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