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黎协定提出的1.5℃温控目标框架下,全球燃煤电厂排放需要快速下降。然而,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燃煤电厂的装机容量和数量非常庞大且多为近年来新建,强制退役这些燃煤电厂可能会导致巨额资产搁浅。除了强制退役外,燃煤电厂还可通过生物质掺烧、碳捕获与封存、基于灵活性改造降低发电小时数等改造策略减少排放,或是通过生物质掺烧耦合碳捕获与封存实现负碳排放。而采用过于单一减排策略(如:强制退役)和不合理的碳减排...
Editor’s note:In a recent publication in Cell Press's Nexus, Professor Chen Deliang of Tsinghua University explores the intricate dynamics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in his article "Challenges in Cross-disciplinary Interaction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His analysis underscores that achiev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is not without its hurdles, including cultural d...
清华大学陈德亮教授在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交叉学科期刊Nexus发表题为“Challenges in Cross-disciplinary Interaction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的文章。跨学科协作对解决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至关重要。然而,跨学科互动面临文化差异、信息过载、学术与产业分歧及评价体系局限等挑战。为应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需要加强沟通、建立共同目标、构建信任,并改善领导力和评价体系。通过“水-能源-粮食纽带”等跨学...
全球铝冶炼行业是工业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作为清洁能源制造和现代基础设施中不可或缺的工业材料,铝需求持续增长,使得原铝生产减排成为实现全球碳中和的关键一环。然而,各地原铝冶炼过程用电需求巨大、生产工艺复杂,且能源结构差异显著,给行业减排路径设计带来严峻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关大博教授课题组基于全球原铝生产冶炼厂的最新调查数据,开发了自下而上的全球铝业温室气体排放清单(CEADs...
热带气旋作为一种极具破坏力的天气系统,所造成的灾害损失与其发生频数密切相关。在过去数十年间,全球热带气旋的年频数大致稳定在80-90个,但未来这一频数的变化趋势仍然存在不确定性,这将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潜在风险。另外,约束全球热带气旋年频数的基本物理机制仍不清晰,这一科学问题也亟待解决。针对上述科学问题,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林岩銮教授课题组聚焦于全球热带气旋的年频数开展研究,尝试探索...
11月19日上午,北京市人民政府召开了2023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以下简称地学系)刘利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的项目“地球系统模式公共耦合器平台及其应用”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耦合多圈层的地球系统模式是地球系统科学、气候变化应对和气象防灾减灾等的重要科学工具。耦合器是支撑多圈层分量模式间相互作用与系统集成的公共基础平台。我国与欧美几乎同期启动模式研发,但耦合器研发比...
青藏高原的天空清澈无瑕,辽阔深邃,但凡去过青藏高原的人都会对这样的蓝天印象深刻。如果细致观察会发现,青藏高原有一种独特的云,它形似爆裂的爆米花,我们称它为“爆米花”云(如图1)。这种云尺度小,它们的形成与青藏高原旺盛的对流活动有关。这些小尺度云的存在会改变地表辐射的能量平衡,但其对高原不同尺度水循环过程的影响机理仍不清楚。已有研究从局地陆气相互作用(减少蒸散发)的角度阐明了小尺度云减少青藏高原降...
旅游活动促进了人口的跨区域流动,使得游客能够在其他地区收获不同的身心文化体验。然而,这种跨区域文化服务流动的模式具有高度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了解游客的流动特征及其旅游满意度,能够有效推动旅游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旅游业的跨区域合作,助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针对以上问题,清华大学地学系俞乐副教授课题组基于元耦合(Metacoupling)框架,采用中国5A级自然旅游景区旅游IP属地与评论大数据,揭示了省内耦合(Int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