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的天气预报对于防灾减灾、农业规划和水资源管理等非常重要。传统的数值天气预报方法(NWP)提供了物理上可解释的高精度预报,但计算成本高,且无法充分利用快速增长的历史数据。近年来,人工智能方法在天气预报中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然存在挑战,例如平衡全球低分辨率和区域高分辨率的预报、在极端事件预报中过度平滑以及对动力系统建模不足等。为解决上述问题,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黄小猛教授研究团队联合多家机构,研...
近日,第三届优秀共享开放遥感数据集征集活动颁奖典礼在广州举行。由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清华大学、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和香港大学共同发布的中国长时间序列逐年人造夜间灯光数据集(1984-2020)获得“十大最具价值年度数据集”奖项,清华大学付昊桓团队获得“十大最有贡献数据团队”称号。“中国长时间序列逐年人造夜间灯光数据集(1984-2020)”由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博士毕业生张立贤、任浙豪,教授徐冰、付...
生物能源碳捕获与封存(bioenergy with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BECCS)技术已经成为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的关键途径之一。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种植生物能源作物,利用作物快速生长的特性,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O2),将收获的生物质转化为能源,并对过程中产生的CO2排放进行捕集与封存。当前,关于生物能源作物大规模种植效应的评估大多基于全球同步种植的假设,而在现实层面,各国对生物能源作物的种植可能并不会同...
在巴黎协定提出的1.5℃温控目标框架下,全球燃煤电厂排放需要快速下降。然而,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燃煤电厂的装机容量和数量非常庞大且多为近年来新建,强制退役这些燃煤电厂可能会导致巨额资产搁浅。除了强制退役外,燃煤电厂还可通过生物质掺烧、碳捕获与封存、基于灵活性改造降低发电小时数等改造策略减少排放,或是通过生物质掺烧耦合碳捕获与封存实现负碳排放。而采用过于单一减排策略(如:强制退役)和不合理的碳减排...
Editor’s note:In a recent publication in Cell Press's Nexus, Professor Chen Deliang of Tsinghua University explores the intricate dynamics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in his article "Challenges in Cross-disciplinary Interaction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His analysis underscores that achiev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is not without its hurdles, including cultural d...
清华大学陈德亮教授在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交叉学科期刊Nexus发表题为“Challenges in Cross-disciplinary Interaction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的文章。跨学科协作对解决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至关重要。然而,跨学科互动面临文化差异、信息过载、学术与产业分歧及评价体系局限等挑战。为应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需要加强沟通、建立共同目标、构建信任,并改善领导力和评价体系。通过“水-能源-粮食纽带”等跨学...
全球铝冶炼行业是工业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作为清洁能源制造和现代基础设施中不可或缺的工业材料,铝需求持续增长,使得原铝生产减排成为实现全球碳中和的关键一环。然而,各地原铝冶炼过程用电需求巨大、生产工艺复杂,且能源结构差异显著,给行业减排路径设计带来严峻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关大博教授课题组基于全球原铝生产冶炼厂的最新调查数据,开发了自下而上的全球铝业温室气体排放清单(CEADs...
热带气旋作为一种极具破坏力的天气系统,所造成的灾害损失与其发生频数密切相关。在过去数十年间,全球热带气旋的年频数大致稳定在80-90个,但未来这一频数的变化趋势仍然存在不确定性,这将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潜在风险。另外,约束全球热带气旋年频数的基本物理机制仍不清晰,这一科学问题也亟待解决。针对上述科学问题,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林岩銮教授课题组聚焦于全球热带气旋的年频数开展研究,尝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