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中午,地学系在蒙民伟科技大楼S927举办午餐沙龙学术分享活动。本期活动邀请了地学系俞乐副教授课题组曹博文同学作主讲人,进行主题为“中国梯田制图”的学术交流。曹博文介绍了首幅30m分辨率中国梯田分布图制图研究,主要包括中国梯田制图方法、制图成果及其不确定性、梯田分布图的潜在应用等方面的内容。曹博文作报告午餐会现场参会教师们围绕大尺度梯田制图技术和梯田数据应用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供...
10月6日上午,地学系理论学习中心组以“掌握理论成果,领会宝贵经验”为主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第四专题集中学习。校党史学习教育第九联系指导组组长金兼斌、成员李希浩出席,系理论学习中心组全体成员参会。会议由系党总支书记、系主任罗勇主持。图1 集中学习现场系党总支副书记、副系主任武海平作重点发言。武海平介绍了党史学习教育第四专题的自学情况,以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
青藏高原中东部表层土壤中累积了大量的有机质,导致其土壤具有与一般矿质土壤截然不同的水热性质,并且引起了明显的土壤垂直分层(图1),因此需要在陆面过程模型中正确描述。尽管已有的个别土壤水力参数化方案考虑了有机质的影响,但它们在青藏高原陆面过程的模拟中表现不佳。图1 上图是青藏高原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分布;下图显示土壤因有机质含量高而出现明显的垂直分层特征。基于以上动机,清华大学地学系阳坤教授研究组揭...
为加强中国全球变化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徐冠华、郭华东、葛全胜和宫鹏等人依托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和地球系统科学系,发起设立了“全球变化青年人才基金”(以下简称“基金”)。基金设立“全球变化未来学者奖学金”奖项,用于奖励从事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中国优秀青年学生。现将提名2021年度“全球变化未来学者奖学金”候选人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奖项性质“全球变化未来学者奖学金”旨在奖励热爱祖国、品学兼优、...
9月30日下午,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以下简称“地学系”)2022届毕业生就业动员大会在蒙民伟科技大楼南楼S818召开。地学系2022届毕业生以及部分其他年级研究生共三十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主任助理何雪冰,地学系副系主任、党总支副书记武海平,地学系综合办公室陈亚微、业务办公室彭小娟出席会议。武海平发言武海平简要介绍了就业动员会的举办背景和目的。他表示,就业动员会旨在帮助大家明确...
2021年9月28日,在能源基金会、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清华大学全球变化研究院、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和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的共同支持下,中国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China Clean Air Policy Partnership, CCAPP)2021年度会议——“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在京顺利举办。CCAPP指导委员会主席郝吉明院士、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主任罗勇教授及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致辞。郝吉明院士在致辞中强调,...
作者/骆倩雯截至2020年,《北京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画上句号,北京市的空气质量也再上一个台阶。这三年行动计划下,北京市的大气治理措施效果如何?空气质量提升到水平?下一步该如何施策?对此,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教授张强在今天举行的2021北京国际大都市清洁空气与气候行动论坛上进行了分析,评估了的措施成效和环境效益影响。大气治理超额完成计划任务《北京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提到,到2020年...
9月23日中午,地学系在蒙民伟科技大楼S927举办午餐沙龙学术交流活动。本期活动邀请了地学系李伟副教授课题组赵哲同学作主讲人,进行主题为“火灾对森林边缘森林退化的影响”的学术交流。赵哲主要介绍了基于高空间分辨率的森林覆盖及地上生物量数据计算非洲地区边缘效应的分布及其带来的碳亏缺,火灾对边缘效应的影响及机制,以及对未来边缘效应导致的碳损失的估算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赵哲作报告午餐会现场围绕边缘效应的生态学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