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对地球系统的理解、模拟和管理,都离不开全球地表覆盖数据。为实现上述目标,迫切需要更长时间序列、更高分辨率、更高频率,一致且更详细的全球地表覆盖数据。然而,由于技术限制,难以同时提供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频率的高质量观测数据。现有的制图方案受传统的遥感数据限制,通常只有较短的观测周期、较差的时空一致性和可比性。若要大幅改变上述状况,则需建立一种新的制图范式。2021年3月11日,宫鹏...
东亚季风区内降水异常和旱涝灾害的频繁发生,对国民经济和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提高东亚夏季降水年际变率的预测能力,对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月 25日,清华大学地学系林光辉教授研究组在生态学经典期刊《功能生态学》(Functional Ecology)在线发表题为“Mangrove diversity enhances plant biomass production and carbon storage in Hainan island, China”的研究论文。
海冰积雪是国际冰冻圈和气候变化学界的热点问题,其通过调制极地大气-海洋-海冰热量交换进而影响海气相互作用,同时也是高纬度水循环的直接表征。由于其长期存在实地观测难度大、遥感定量测量方法受限的情况,因此现有冰上积雪数据十分缺失。随着北极海冰锐减,全球变暖以及水循环进一步增强,冰上积雪也发生了显著变化。目前,国际上主流冰冻圈研究单位大多致力于估计大尺度海冰积雪分布的研究。近期,清华大学地学系博士生周...
高分辨率是海冰变化科学研究和业务应用最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目前国际上北极海冰分辨率最高水平已接近1公里(如FESOM和MITGCM相关工作)。
携着满满的收获,我们即将迎来辛丑牛年。在此,我们衷心地向地学系全体研究生同学及家人们提前致以真挚的问候和衷心的祝福!祝愿大家新春快乐!
气溶胶粒子能反射吸收太阳辐射,也能作为云凝结核和冰核改变云反照率和云生命周期。从而,其在大气中的浓度影响着地球辐射能量平衡和空气质量进而对气候和环境产生重要影响。降水对气溶胶湿清除是大气中气溶胶主要的汇过程,尤其是对于小粒子的气溶胶颗粒。目前,全球气候模式被广泛用于研究气溶胶的气候和健康效应。但是,跟观测相比,它们都存在“小雨模拟过多大雨模拟太少”的普遍问题。降水强度谱对气溶胶浓度在全球尺度的...
12月11日上午,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简称“地学系”)付昊桓教授预备党员转正会在蒙民伟科技大楼南楼818会议室召开。经地学系教职工第一党支部成员充分讨论并投票表决,一致同意付昊桓同志按期转为中共正式党员。校党委书记陈旭作为其学校党委层面联系人出席转正会并讲话。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许庆红参加转正会。 图 付昊桓教授预备党员转正会合影 陈旭代表校党委热烈祝贺付昊桓同志按期转为正式党员。陈旭表示,付昊桓同志在过去一年中,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间,经受住了考验,思想认识更加成熟,教学科研工作发展更加全面,取得了优秀的成绩。特别是在教学育人方面,付昊桓同志充分发挥导学思政作用,立足于导学关系,用身体力行、言传身教的方式,在与同学的互动中实现凝聚共识和价值认同,在“三全育人”方面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希望付昊桓同志再接再厉,继续将理论学习与教学科研充分融合,努力成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 图 陈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