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系统模式是基于地球系统中动力、物理、化学、生物和社会经济过程科学认知建立起来的数学物理模型,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在高性能计算机上实现对地球系统各圈层及其相互作用的模拟以及对未来演变的预测。地球系统模式是加深对地球系统运行机制和整体演变规律的理解,科学监测和准确评估全球、各地区和各行业碳排放以及减排效果,揭示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经济的影响与脆弱性,进而预测未来变化趋势与风险的不可或缺...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实行“申请―审核”制,符合《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及其相关的实施细则中报考条件的申请人提交相关材料,依据考生申请材料的综合评价结果确定差额综合考核名单,经综合考核后择优推荐拟录取。强军计划、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等采取相同的办法同时进行。
2022年7月12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2022年增列学位授权点名单,清华大学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位列其中。这是清华大学地学学科发展的重要标志。大气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大气及其与地球系统其他圈层以及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它研究地球大气的运动和变化规律,与这种变化相联系的天气和气候的形成机理,地球系统其他圈层和人类活动对天气及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大气科学理论和技术为人类服务。大气科学是...
2022年7月2日,东亚迁徙鸟类与栖息地生态学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教育部野外站”)合作框架协议签约和鄱阳湖基地揭牌仪式在江西师范大学举行。清华大学理学院副院长、地球系统科学系主任罗勇教授,教育部野外站站长徐冰教授、副站长白玉琪教授和张涛助理研究员,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处杨俊霞副处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院长、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林珲教授,...
6月25日上午,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以下简称“地学系”)2022年研究生毕业典礼在清华大学北院西草坪隆重举行。地学系党委书记、系主任罗勇教授出席典礼并致辞,地学系2022届部分毕业生、毕业生导师共21人出席了典礼。本次典礼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举行,未能出席典礼的2022届毕业生及其亲友、地学系师生校友以及关心支持地学系发展的各界友人通过地学系官方微博和“学堂在线”线上直播的方式,共同见证了毕业生们这一人生...
今年秋天,地球系统科学辅修专业开放修读!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地球系统科学辅修专业2022年秋季学期开放选课!地球系统科学是基于传统地学学科(地理学、大气科学、海洋学等)、生物科学(生态学)、经济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学科交叉发展起来的,以准确预测全球生态和环境变化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影响的新兴研究领域,是当今世界重要的科学研究领域和热点方向。地球系统科学以全球性、统一性的整体观、系统观和多尺度...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简称“地学系”)计划于2022年6月初举行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受疫情防控影响,具体组织方式另行通知)。夏令营旨在增进国内高校优秀本科生对地球系统科学和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了解,对清华大学地学学科的认识,加强与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的沟通交流。请有意参加夏令营的同学按照要求完成报名。夏令营将通过讲座、互动讨论等形式,促进营员与清华大学地学系教师之间的相互了解,使营员感受清华大学...
2022年4月8日上午,首届优秀共享开放遥感数据集征集活动颁奖仪式在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举行。由清华大学卢麾副教授课题组和中科院空天院姚盼盼博士共同发布的地表土壤水分数据集获得“十大最具价值数据集”奖项,卢麾团队获得“十大最有贡献的数据团队”称号。卢麾(左二)在颁奖仪式上领奖。卢麾(通讯作者)和姚盼盼(第一作者)联合中科院空天院赵天杰副研究员、中科院空间中心施建成研究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