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实行“申请―审核”制,符合《清华大学202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及其相关的实施细则中报考条件的申请人提交相关材料,地学系依据考生申请材料的综合评价结果确定差额综合考核名单,经综合考核后择优推荐拟录取。强军计划、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论文博士等采取相同的办法同时进行。一、申请人申请(一)应届本科生推荐免试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符合清华大学2022年接收优秀...
近日,清华大学地学系卢麾副教授课题组在《IEEE应用地球观测和遥感专题选刊》(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s and Remote Sensing)上发表题为“全球植被对短时间尺度地表水含量的响应时间分布”(Global Patterns of Vegetation Response to Short-term Surface Water Availability)的论文,使用遥感观测的植被光学厚度和表层土壤水分数据,量化了全球范围内植被含水量对表层土壤水分响应时...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教育部面向全国高校开展“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和“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创建工作,遴选创建100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推荐选树100名研究生党员标兵,示范带动研究生党建工作质量全面提升。经组织推荐、通讯评审、集中会审,遴选产生了100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100名研究生党员标兵。近日,教育部公布了创建名单,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研究生任浙豪入选第二批全国...
随着全球对棕榈油的需求持续增长,全球油棕种植园面积显著增加。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油棕种植在东南亚地区的快速扩张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如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下降、泥炭地流失和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等。了解油棕的生理和物候过程及其对碳、水和能量循环的影响对于油棕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东南亚地区的生态保护和相关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多数动态全球植被模型缺乏油棕生...
7月26日,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简称“地学系”)张强教授课题组在《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在线发表题为“2002–2017年中国大气细颗粒物污染及其健康影响变化的驱动力”(Drivers of PM2.5air pollution deaths in China 2002–2017)的论文,系统解析了2002–2017年间我国大气细颗粒物(PM2.5)污染及其健康影响的长期变化趋势及主要驱动因素,定量了社会经济发展、能源环境政策、气象条件变化和人群脆弱性...
生物能源碳捕获与封存作为一种大气二氧化碳(CO2)负排放技术,是未来发展情景中最主要的气候变化减缓措施之一。其原理是通过快速生长的生物能源作物吸收CO2,收获后转化成能源,并在使用时将产生的CO2收集起来进行封存,从而实现整个生命周期的负排放。能源作物的地上生物量需要周期性收获,收获时生物量里面的养分也会从生态系统中流失。如果这部分流失的养分不能及时被补充,土地会变得贫瘠,从而限制之后的作物生长。在未来...
为交流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水文过程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促进清华大学地学系的国际合作与交流,7月15日晚,清华大学地学系和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在线召开气候动力学研讨会。地学系主任罗勇教授、林岩銮教授、卢麾副教授、Jonathon Wright副教授、徐世明副教授和黄文誉副教授,英国埃克塞特大学Mat Collins教授、Jennifer Catto博士、F Hugo Lambert副教授、James Screen副教授、Matthew Priestley博士和Jun Ying博士等出席...
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水资源分布不均的现象将持续加重,未来极端水旱灾害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损失也将进一步扩大。湄公河流域及周边区域长期遭受旱灾影响,且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将继续面临旱灾威胁。近日,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简称“地学系”)卢麾副教授课题组在《水文学期刊:区域研究》(Journal of Hydrology: Regional Studies)上发表题为“湄公河流域及周边区域气候变化下的气象、水文干旱研究”(Meteorological ...
7月8日,地学系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史学习教育第三专题集中学习研讨会在蒙民伟科技大楼南楼S818会议室召开。校党史学习教育第九联系指导组成员钱浩君出席,系理论学习中心组全体成员参会。会议由系党总支书记、系主任罗勇主持。集中学习现场系党总支委员、副系主任张强以“学习重要讲话,贯彻指示要求”为主题作重点发言。张强通过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
6月28日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在国家体育场盛大举行。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共有7名清华大学地学系同学参与了建党100周年专项活动,他们用努力和汗水出色地完成任务为党的100周岁生日献礼。他们对此次活动会有怎样的感想和感悟,一起来听听吧!胡子瞻党的百年华诞,一次典礼,终身难忘!非常荣幸自己能在现场参加党的100周年庆祝大会。 集合队伍凌...
热带森林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几十年间遭受了严重的森林砍伐和森林退化,导致了森林破碎化,从而形成了大量的森林边缘地区。森林边缘效应是指森林的边缘地区由于高温、干燥、风速较大等原因,其生物量显著低于内部森林的现象。目前,由于缺少大范围高分辨率的观测数据,对森林边缘效应的分布特征以及影响因素尚不明确。图1森林边缘效应及其森林退化机制示意图图2非洲地区森林边缘效应的尺度(scale)和强度(magn...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措施之一,为增强地学系与能动系的跨学科交叉合作,7月6日上午,清华大学地学系与能动系相关团队就此议题开展了合作交流座谈会。会议邀请到能动系副主任王淑娟教授前来交流,地学系主任罗勇教授,杨军教授,白玉琪副教授、蔡闻佳副教授、李伟副教授等参加会议。会议在清华大学蒙民伟科技大楼举行。地学系主任罗勇发言罗勇首先代表地学系对王淑娟的来访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地学系的发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