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2日上午,清华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和香港大学在江西师范大学方荫楼中顺报告厅共同举办了《野外科学观测数据共享南矶山宣言》(以下简称《南矶山宣言》)签字仪式暨野外科学观测数据共享网络第一次工作会议。这是由参与方学者共同发起的推动野外科学观测数据“共商、共建、共享”的学术活动。野外科学观测数据的获取是地理学研究的生命线。建立野外科学观测数据的共享平台与机制可以增强数据间的对比分析,减少不同科研队伍的重复工作,节约国家科研经费,提高科学数据质量标准。这将为许多青年科学工作者和学生的科研工作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撑,助力他们快出成果和出好成果。
出席本次会议的有江西师范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董圣鸿,清华大学理学院副院长、地球系统科学系主任罗勇,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东亚迁徙鸟类与栖息地生态学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徐冰和副站长白玉琪、张涛,武功山生态环境监测与研究基地负责人岳天祥研究员,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黄宏胜,香港大学地理系副研究员张鸿生,江西师范大学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地理与环境学院院长林珲院士,地理与环境学院执行院长罗津和副院长叶民盛,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方朝阳和副主任吴志伟,鄱阳湖南矶湿地野外综合试验站站长黄琪,生命科学院教授李言阔。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和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多位师生代表也参加了会议。签字仪式由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处黄运红处长主持。
在签字仪式上,董圣鸿副校长代表江西师范大学致辞,对出席签字仪式的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对四家单位共同签订《南矶山宣言》表示祝贺。董圣鸿介绍了江西师范大学的办学历史、学科建设发展及地理学科与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情况。他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打造高效协同的生态观测网络,提升科学数据共享效用,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他希望各方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和数据共享合作,共同为建设美丽江西、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罗勇发言
罗勇代表首批签字的东亚迁徙鸟类与栖息地生态学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鄱阳湖南矶湿地野外综合试验站、武功山生态环境监测与研究基地和香港大学地理系发言。他强调,真正实现科学数据共享,首先要实现科学界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科学工作者应争作数据研发的创新者,数据规则的制定者,数据共享的实践者。要打破科学数据占有的传统观念,在确保国家安全和相关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大力促进信息公开,最大限度实施科学数据共享,高效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创新。为此,我们共同签署《南矶山宣言》,成立“野外科学观测数据共享网络”。希望《南矶山宣言》能够得到更多同行的积极响应,共同秉承“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平等互助精神,建立新型科研合作共同体,激发深度科学创新,共创美好科学未来。

《南矶山宣言》签署后与会人员合影
在与会专家见证下,清华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农业大学、香港大学代表共同宣读了 《南矶山宣言》,并签署了《南矶山宣言》。

徐冰主持“野外科学观测数据共享网络”第一次工作会议
签字仪式后,徐冰主持了“野外科学观测数据共享网络”第一次工作会议。徐冰、黄琪、岳天祥和张鸿生分别介绍了四个野外观测研究站情况。与会专家就科学观测数据共享网络工作和项目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交流。最后,林珲作会议总结发言。

林珲作总结发言

与会专家参观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会后,与会专家参观了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此外,清华大学与江西师范大学师生共同组织了迁徙候鸟观测、鄱阳湖水质采样和湿地区域地表光谱测定等野外科学观测站综合考察活动。

清华大学地学系学生开展鄱阳湖迁徙候鸟观测活动

参加综合考察的清华大学和江西师范大学部分师生合影
审核:罗勇 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