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 > 工作动态 > 正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校友,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

律回春渐,新元肇启。值此2023年新年到来之际,我们谨向全系师生员工及家属、全球校友,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清华地学系发展的各级领导、兄弟院系、社会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诚挚的问候和新年的祝福!

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认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努力践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不断增强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做贡献的能力。2022年也是清华新百年第二个十年的新起点,学校召开了第十五次党员代表大会,绘就了在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关键时期高质量发展的美好蓝图。全系师生员工切实落实学校“十四五”和中长期发展目标,加快步伐,乘势而上,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新成绩。

这一年,地学系服务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重大战略需求,在碳排放核算技术、减污降碳协同应对、气候变化与人类健康等方面进一步开展交叉学科联合攻关,持续推进地球系统观测、地球系统过程、地球系统模式和地球系统管理等各学科方向发展。清华地学系参与共建的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通过国家验收,为“大国重器”建设贡献了清华智慧。我们努力开辟地球系统科学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勇于把握发展新机遇新局面,加快建设清华风格、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地学学科。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地学系围绕“十四五”人才工作总体目标,贯彻《清华大学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实施人才强校核心战略的若干意见》,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解决人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白玉琪、黄小猛和蔡闻佳晋升长聘教授。林岩銮、俞乐入选国家人才项目。

在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方面,地学系加强课程思政建设,进一步完善优化课程体系。完成生态学和大气科学两个学科合格性评估工作,申报并成功获批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地球系统科学本科辅修专业获批,并于2022秋季开始招生。研究生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参与抗击新冠疫情志愿活动,地学系研团总支等集体获得战疫“清”年集体荣誉。2022届毕业生岳思妤获清华大学毕业生启航奖金奖,2018级博士生任浙豪获清华大学蒋南翔奖学金、林枫辅导员奖荣誉,2021级博士生周宇峰获清华大学“一二·九”辅导员奖荣誉。

这一年,地学系持续发挥在地球系统模式、大气化学与大气环境、天气气候等领域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2022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大气科学全球排名上升至26位;在2023年US News的大气和气象排名全球第9位。清华生态学科已在生态系统生态学、全球变化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生态学等领域形成了良好的学术声誉,在2023年US News环境/生态学学科排名中清华名列全球第4位。

在科学研究产出方面,2022年度地学系师生共发表SCI和SSCI论文290余篇。地学系关大博和蔡闻佳研究团队分别发布了《新兴经济体二氧化碳排放报告2022》《柳叶刀倒计时人群健康与气候变化报告2022》(全球报告和中国版报告)。张强、阳坤、关大博、刘竹和同丹老师入选2022年度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卢麾课题组“长时序地表土壤水分数据集”成果获2021年度十大最具价值共享开放遥感数据集奖项。张强课题组领衔完成的科研成果“大气污染时空变化驱动力研究”入选“2021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张强荣获2022年“科学探索奖”,同丹荣获第五届青橙奖。“计算地球科学团队”荣获2021年“清华大学先进集体”称号。刘竹受邀担任前沿星球奖评委。2022年,地学系教师共获得34个纵向项目资助,包括1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课题,以及7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代表性成果包括:

1.为研究量化2013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以来中国清洁空气行动对全国碳排放的协同减排贡献,张强课题组回顾和梳理了中国清洁空气行动中落后产能淘汰、工业燃煤锅炉整治等五项协同减排措施,在自主研发的中国多尺度排放清单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措施级别协同减排效应评估技术,最终核算出清洁空气行动产生的碳减排协同效益。该成果近日以“2013-2020年中国清洁空气行动的二氧化碳减排协同效益”为题在《自然·通讯》上发表。

2.刘竹课题组利用研发的全球近实时碳排放数据库(Carbon Monitor),实现了全球碳排放量的近实时监测,更新了最新的全球剩余碳预算量。成果以“2021年全球碳排放监测”为题在《自然综述:地球与环境》上发表。团队基于统计、遥感、观测等多源数据,构建了近实时人为源碳排放核算模型,量化评估了全球电力、工业、交通、居民等多部门的日尺度碳排放变化,系统分析了新冠疫情第一年期间(2020年)全球各国分部门逐日碳排放的变化特征。研究成果以“新冠疫情首年的全球日二氧化碳减排特征分析”为题,在线发表在《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课题组还分析了北京居民出行方式对不同年龄层和不同性别的健康协同效益。成果以“城市交通脱碳的协同效益的情景分析”为题发表在《柳叶刀·星球健康》期刊上。

3.王勇联合国内外多个课题组,利用观测数据、长期再分析数据和气候模式模拟等研究手段,对印度季风前期的黑碳气溶胶如何通过与气候的相互作用来调控沙尘浓度并对季风降水影响展开了分析,并特别针对2020年COVID-19时期的情况进行了细致的机理分析。成果以“基于COVID-19揭示的印度地区黑碳-气候相互作用对沙尘的调控”为题,发表在《自然·通讯》上。课题组结合第六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多模式多集合的气候模拟试验和温度-经济评估模型,研究了自1850年以来的土地利用通过生物地球物理过程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全球地表平均气温和逐日气温变率以及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成果以“历史土地利用的生物地球物理和生物地球化学效应对全球经济不平等的相反影响”为题,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4.俞乐和李伟课题组组织国内外合作,结合高分辨率生物量数据和油棕种植园面积变化数据集,估算了2001-2015年间油棕侵占森林造成的累积森林生物量损失,发现2007年之后油棕种植园扩张侵占了碳密度更高的森林。研究以“近年来油棕种植园扩张侵占了碳密度较高的森林”为题在《自然·可持续性》上发表。

5.地学系访问副教授谢尔盖(Sergey Venevsky)和课题组博士毕业生、耶鲁大学博士后武超联合中英美德和南非等国研究人员,利用集成了34个地球系统模式的大气-火灾-碳循环耦合模型,定量分析了历史和未来火灾动态变化对全球大气-碳循环的反馈作用。研究成果以“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全球火灾减少通过增加陆地碳汇减缓全球变暖”为题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

6.为评估气候治理政策与空气污染治理政策对保护人群健康的影响,张强和同丹课题组构建了18组不同力度的两种政策的组合情景。对各个情景下中国未来PM2.5污染暴露水平变化的模拟与相关健康损失测算结果指出,减污降碳协同是降低中国空气污染健康损失的必由之路。该成果以“Role of climate goals and clean-air policies on reducing future air pollution deaths in China: a modelling study”为题在《柳叶刀·星球健康》上发表。

7.蔡闻佳课题组联合国内外团队,量化评估了全球17个主要国家和区域实现碳中和目标所带来的减排成本,测算了降低高温相关的劳动生产率损失带来的减排效益,识别了成本效益相对关系与时空分布情况。该研究以“碳减排的劳动生产率及经济影响:建模研究和与成本效益分析”在《柳叶刀·星球健康》上发表。

在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与世界气象组织初步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地学系与英国埃克塞特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持续推进。虽受疫情防控影响,2022年仍派出师生12人次参加国际会议和学术交流。继续开展“全球变化青年人才基金”评审工作,奖励从事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中国优秀青年学生。

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地球系统数值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完成了换届,并开展了第十一届浪潮奖评选以及2022年度开放基金的发布等工作。东亚迁徙鸟类与栖息地生态学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鄱阳湖基地揭牌,野外观测系统建设进入快车道。

2022年,地学系党委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组建了防控疫情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疫情防控专项办公室,将疫情防控服务保障措施落实落细。在校内疫情形势严峻、原有保障体系受到严重冲击的关键时刻地学系抗疫突击队进驻学生宿舍,表现出清华地学人的勇毅和担当,实现了疫情防控不松懈、教学科研不停步、改革发展不放松。

饮水思源。我们深知,这些进步离不开徐冠华院士、郭华东院士等科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学校各级领导、兄弟院系以及社会各界同仁的鼎力支持!再次衷心感谢大家给予我们的厚爱和指导!希望继续得到大家更多的关怀和支持!

行稳致远,进而有为。回首来时路,我们御风以翔,破浪以飏;展望前行路,我们奋楫扬帆,踵事增华。2023年,清华地学系将继续夯实学科建设这一发展根基,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把服务国家全球变化应对、“双碳”目标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最高追求,在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新兴领域和交叉学科研究方面书写更加美好的新篇章。

诚挚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阖家幸福,工作顺利!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

2023年1月1日

上一篇:清华大学全球变化研究院召开管理委员会会议

下一篇:清华大学地学系与碳中和能力提升项目共同举办生态系统碳汇评估和增汇技术圆桌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