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科研工作需要,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张强教授课题组招聘合同制科研秘书1名。 工作职责: 1.负责本课题组的项目管理和文秘工作; 2.负责本课题组的科研项目预算编制、经费管理、项目申报等工作; 3.负责本课题组的接待、宣传和外事工作; 4.参与其他科研、教学相关工作 任职要求: 1.具有环境工程、环境科学或相关专业背景,硕士学历者优先; 2.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写作能力; 3.有较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 4.做事高效,责任心强,工作认真,吃苦耐劳。 待遇条件:一经录用,执行清华大学合同制人员管理有关规定,具体薪酬面谈。 请应聘者提供:个人基本信息、工作或研究经历、参与科研项目简介。 请有意应聘者于9月30日之前递交个人材料至chenxt@tsinghua.edu.cn; 初选合格者将安排面试。
8月29日,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2016年研究生开学典礼在六教6A301教室举行。中心主任宫鹏教授,党总支书记罗勇教授、副主任武海平老师,林光辉教授、白玉琪副教授等导师代表和2016级全体硕士和博士新生出席此次开学典礼。典礼由罗勇教授主持。 典礼伊始,宫鹏教授首先致辞,宫鹏教授以“Happy & Healthy”为主题,从全球发展与国家进步的角度出发,讲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及相关研究的意义。宫鹏教授寄语新生:“随着时间学点技能不算什么,我们应该学习有更高尚的思想、更吸引人的素质,更受他人欢迎,这才是研究生阶段的目的和意义”。 图为罗勇教授主持开学典礼 图为宫鹏教授致辞 教师代表白玉琪副教授从理念和实践两方面入手,提醒新生们要注重研究生教育目标、注重能力和品质的培养,做到“不惑当下、不惧未来”,并鼓励新生在未来的研究生生涯中“遇见最好的自己”! 图为教师代表白玉琪副教授发言 博士生吕宝磊代表在校研究生发言,他对初到地...
合作导师 宫鹏 招聘岗位 所属研究所 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 拟从事的研究方向或研究项目 动态地表覆盖变化数据在气候模式中的应用 拟从事的研究内容或计划 1、生成动态地表覆盖数据产品 2、验证数据产品的精度并分析其不确定性 3、优化动态地表覆盖制图方法,提升产品精度和时间分辨率 4、研究动态地表覆盖数据产品数据共享发布以及在气候模式中的应用 招聘要求 1、获得或将获得生态学、遥感、计算机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2、从事过地表覆盖制图及气候变化模式相关研究 3、熟悉遥感图像处理及机器学习的理论和方法 4、热爱科研工作,富有创新意识,具有独立科研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较强的中、英文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招聘人数 1 截止日期 2016.9.10 联系人及电话 刘远政,010-62772750 Email cess@tsinghua.edu.cn 地址及邮编 清华大学蒙民伟科技大楼S801室,100084 传真 010-62797284
因工作需要,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地文台招聘合同制行政助理1名。 一、主要工作职责: 1、课题组的日常事务,包括课题组项目报销、大小型会议服务、研究使用物品购置、报送材料、课题组成员行程规划等; 2、会议室管理; 3、领导交办的其它事务。 二、应聘要求: 1、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2、具有较强的协调和组织能力、沟通、交际和应变能力;工作责任感和主动性强,工作认真细心,能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做事干练、执行力强、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3、能熟练使用各种办公软件;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表达与沟通。 4、具有俄语、法语、西班牙语能力者优先考虑; 5、具有行政助理工作经验者优先考虑; 三、薪酬待遇 薪酬视经验确定,参照清华大学和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非事业编制人员人事管理的有关规定。聘用人员签署清华大学非事业编制聘用合同,依法享受“五险一金”。试用期3个月,试用期通过后,第一聘期为三年。特别优异者,将在...
院系/流动站/专业: 地学中心/全球变化生态学/环境与健康 合作导师: 宫鹏,司亚丽 拟从事的研究领域: 重大疾病爆发机制与防控研究 拟从事研究内容或研究计划: 恶性肿瘤危险因素监测、发病机制及控制 流行病爆发时空分析、环境机制研究与风险预测 招聘要求: 已获得或近期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生态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优先 具备较强空间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有定量化分析和建模基础 英语基础扎实,作为第一作者或主要参与人在SCI期刊上发表过论文 有相关研究经历者优先考虑 招聘人数: 1 有效期: 2017年06月或招到合适人选为止 申请材料: 个人简历(附论文列表) 申请动机 代表性论文1篇 博士学位证书或在读证明扫描件 联系人: 司亚丽yalisi@mail.tsinghua.edu.cn
8月23日,来自全国各地的51位2016级新生和一名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入学报到,开启在清华地学中心的人生新旅程。 图为中心副主任、研工组组长武海平老师现场指导工作。 在蒙民伟科技大楼报到现场,中心副主任武海平老师看望了新生和家长,并慰问了服务在迎新一线的志愿者和教务老师。 为保证2016年迎新工作的顺利开展,增强学生自我服务能力,打造具有中心特色的迎新氛围,研工组提前组织召开了迎新工作会,联合策划、开展学生组织层面的迎新活动。经过近一个月的策划、招募、培训,共有10余名学生志愿者参与到了迎新服务工作中,为前来报到的新生提供搬运行李、登记注册、引路答疑等全方位的服务。 图为新生报到现场。 图为志愿者帮助新生拉送行李。 图为新生与家长合影留念。 图为新生留影。 图为新生留影。 图为研工组在新生宿舍逐一探访。 图为2016级地学中心新生合影。 图为志愿者合影留念。 当晚,中心研工组对新生宿舍进行了走访,为新生们答疑...
为了增强地学中心与国外科研院所的交流,增进学术合作,扩大学生知识面及视野,应地学中心主任宫鹏教授邀请美国马里兰大学孙国清教授于7月18日至7月22日在地学中心举办题为《SAR介绍及应用》的系列讲座。来自清华、北大、中科院遥感所的二十余名同学参加了讲座,地学中心卢麾副教授、俞乐副教授等也参加了交流活动。 孙国清教授在本次雷达遥感系列讲座中,讲解了合成孔径雷达的基础知识、极化雷达、激光雷达的相关知识及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随后,孙国清教授以实际的研究案例,详细地讲解了极化雷达研究的思路,对在场的研究生如何开展这类问题的研究给予了深刻启示。讲座后孙国清教授就学生们关心的问题一一作答,并与每一位到场学生进行了一对一交流,使同学们受益匪浅。 通过这次系列讲座,有助于提升双方在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合作关系。 图1.孙国清教授向同学们介绍合成孔径雷达的发展情况 图2.孙国清教授向同学们传授雷达系统的基础知识 图3.孙国清教...
? http://postinfo.tsinghua.edu.cn/node/240355 头条新闻 清华运营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荣膺世界超算冠军 科研动态 1、地学中心博士生姚遥在《地球科学模式发展》发文 2、清华大学牵头联合三国学者合作完成首套智利全境动态地表覆盖图 3、清华大学牵头首次完成大洲尺度遥感动态地表覆盖制图样本库 中心动态 1、地学中心举行2016年研究生毕业典礼 2、“地球系统模式发展战略”院士咨询项目启动会 3、“参加大数据管理分析和预测”经验报告交流会召开 4、研究生院来地学中心调研研究生招生工作 5、2016第三届气候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 6、第二届清华大学-MIT水循环观测与模拟研讨会举行 7、地学中心“2016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圆满结束 8、地学中心宫鹏教授和李丛丛博士赴美国地质调查局丹佛联邦中心交流访问 9、地学中心卢麾副教授当选《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5年度优秀审稿人 10、地学中心罗勇教授应邀参加中亚大气科学中心科学指导委员会咨询会...
2016年6月13-17日,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白玉琪副教授作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组织的中国国家代表团成员,参加了在挪威特罗姆瑟召开的国际标准组织(ISO)地理信息标准委员会(TC211)第42次全体会议。会上,白玉琪副教授代表中国提出了制定19130-3标准的建议。 白玉琪在会上作报告。 ISO 19130-1和19130-2两项国际标准定义了地球观测影像的三种地理定位模型,完整地覆盖了从被动光学传感到各类主动传感的情形。19130-3标准旨在进一步定义这些地理定位模型的编码标准,从而在技术层面为多源观测影像的动态实时集成提供标准化的参考方案。考虑到ISO 19130系列标准已经率先在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卫星观测任务中得到运用,19130-3标准将有助于在全球范围内推进影像地理定位信息的标准化。 在中国代表团的支持下,白玉琪副教授积极参与技术讨论,据理力争,针对性地阐述了中国方案的合理性和建设性。中国的提议最终得到了TC211主席Olaf Stensen先生、TC211第六...
2016年7月6-8日,应地学中心卢麾副教授邀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以下简称:MIT)土木与环境工程系(Department of 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和地球大气和行星科学系(Department of Earth, Atmospheric and Planetary Sciences)的达拉·伊特哈比(Dara Entekhabi)教授率领课题组到访地学中心,举行了第二届清华大学-MIT水循环观测与模拟研讨会。 在为其3天的研讨会上,来自清华大学、MIT、普林斯顿大学、中科院、北师大等六家单位的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和SMAP (Soil Moisture Active Passive)的产品培训。在6日上午,清华大学、MIT以及普林斯顿大学的师生介绍了SMAP产品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及其最新相关成果。在随后两天半的时间内,Entekhabi教授和卢麾副教授将研讨会成员分为8组从不同研究方向进行SMAP学习和应用。最终,每个小组以ppt展示的形式汇报各自学习、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工作进行阐述。 8日下午,Dara教授为所有参与本次研讨会的成员均...
现根据工作需要,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拟招聘非事业编制系统开发工程师一名。详细信息如下: 一、工作职责 合作完成卫星观测和气象台站观测陆面资料同化模型,地球系统模式性能检验系统和科研项目信息网站等开发内容。 二、应聘条件 应聘者应符合以下所有条件: 1、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工作积极主动,严谨认真,踏实肯干,具有强烈的责任心、服务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身心健康,性格开朗,人际沟通与组织协调能力强; 2、能够全职在岗工作; 3、具有相关专业本科或以上学历; 4、熟练掌握Linux操作系统、Fortran 90程序设计语言、NCL和Matlab分析软件、Grads图形显示软件以及SVN版本管理系统等的使用; 5、具有独立的软件开发能力。具有类似软件开发经历者优先考虑。 三、薪酬待遇及聘期 薪酬待遇:面议。执行清华大学和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非事业编制人员人事管理的有关规定,签署清华大学非事业编制聘用合同,依法享受“五险一金”。试用期1个月。 ...
日前,2016年清华大学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揭晓,在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33篇获奖论文中,地学中心博士生李雪草的《基于长时间序列的城市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及其改进》论文荣获一等奖。 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荣誉的设立旨在进一步提高我校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培育在本学科前沿具有重要意义、创新性强的博士学位论文。经学生和导师申请、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推荐、研究生院审定,确定2016年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一等奖26篇,二等奖107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学术型硕士)88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专业学位硕士)105篇,优秀硕士学位成果(优秀毕业作品)6项。 获奖论文研究以模型研究的科学问题为驱动,结合“观测-过程-模型”的基本研究框架,对城市元胞自动机模型的时间维度信息进行了系统地敏感性分析,并将多时相遥感监测信息同化到城市元胞自动机模型以改进其模型模拟表现,并探讨了同化方案中涉及的时空尺度因子对模型的影响。主要包括:(1) 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