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 > 工作动态 > 正文

寒犹尽北峭,风渐向东生。值此2024年元旦到来之际,谨向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全体师生员工和全球校友及家人,向所有关心支持清华地学学科发展的各级领导和海内外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诚挚的问候和美好的祝福!

回望2023年,地学系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落实推进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作出的工作部署,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化责任担当,聚焦立德树人和高质量发展,干事创业、积极作为,在人才培养、学术创新、合作交流等方面取得实效。

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实现突破。教育部批准清华大学新增大气科学类下的地球系统科学(理学)本科专业。完成教育部学位授权点周期性合格评估工作。刘竹教授开设的“可持续性科学”获评清华大学精品课程。王焓副教授开设的“研究生创新研究方法”获评清华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俞乐副教授获大学生研究训练(SRT)计划优秀指导教师二等奖。编写了《研究生专业课程体系分析报告》,按照“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基本架构梳理调整了每门课程的培养目标、教学安排、师资要求、课程思政等内容。新开设“大气化学”课程。持续深化“地球系统科学”本科辅修专业建设,新增3门本科生通识课程。积极参与秀钟书院建设,多位教师担任致理、探微、行健和秀钟等书院本科生导师。制定《地学系教育教学奖励办法》,明确对于教材建设的激励奖励措施,已有3本教材与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

高素质人才造就培养取得优绩。卢麾教授获林枫辅导员奖(教师身份)。2019级博士生雷天扬获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研究生);2021级博士生许娅威获清华大学“一二·九”辅导员郭明秋奖。2020级博士生江锐捷获评北京市三好学生;2017级博士生钱煜坤获评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2018级博士生陶凤获评清华大学研究生“学术新秀”。地学系研团总支获清华大学院系研团工作进步奖;地研21班集体获清华大学研究生先进集体荣誉。深化研究生奖学金制度改革,贯彻“破五唯”精神,激励研究生勇于探索“科研无人区”,鼓励研究生开展交叉创新研究。做好毕业生就业引导工作,2023年就业率达到100%。

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加强。卢麾、刘竹和刘利三位教师晋升长聘教授。关大博教授获聘“清华大学基础科学讲席教授”。两位教师入选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和青年长江学者。阳坤教授、张强教授、关大博教授和同丹助理教授入选2023年度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完善学术治理机制,加强学术共同体建设,理顺科学指导委员会与长聘教授委员会的职责和作用,完成生态学和大气科学两个学科方向学科带头人调整。充实了地学系党政班子,完成了系机关岗位调整和职工队伍优化。强化“鼓励原创、交叉合作、和而不同”与关心人才、尊重人才的学术氛围,有效稳定了骨干人才队伍。修订《地球系统科学系教师聘任管理办法》和教师岗位设置与人才招聘计划,2024年教师岗位公开招聘信息已发布。

高精尖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面向国家碳中和重大战略,强化有组织科研,在气候变化影响及应对、全球碳中和路径构建等领域持续开展多学科交叉攻关,取得一系列原创突破。地学系教师在《自然》和《科学》主刊上发表论文3篇,发表SCI和SSCI论文230余篇。“大气成分变化驱动因素及环境健康效应”荣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发布《全球逐日二氧化碳排放报告2023》和《2023柳叶刀人群健康与气候变化倒计时报告》。持续推动地球系统模式建设,开发包含人类活动影响及碳循环模拟功能的CIESM 2.0版本,完成耦合器C-Coupler3升级。地球系统数值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召开学术年会,发布开放基金。东亚迁徙鸟类与栖息地生态学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提升了观测与研究能力。清华大学(地学系)-西安市勘察测绘院新型智能测绘联合研究中心揭牌,“天洲工程”(地球陆地-海洋-大气超大型实验研究平台)原型机建设稳步推进。代表性成果包括:

1.黄小猛教授、博士生陶凤以及康奈尔大学骆亦其教授组织的国际研究团队在生态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开展深度学科交叉,利用人工智能和数据同化技术揭示了微生物碳利用效率对全球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决定性作用。成果以“微生物碳利用效率促进全球土壤碳储存”为题在《自然》期刊上发表。

2.李伟副教授课题组联合国内外多所研究机构,揭示了全球大规模生物能源作物种植对全球陆地水循环的影响,并探究了不同种植策略通过生物地球物理作用对陆地降水和其他陆地水平衡分量的影响。成果以“大规模生物能源作物种植的气候反馈导致了陆地降水的增加”为题发表在《自然·通讯》期刊上。同时,利用高分辨率卫星观测数据量化分析了1990-2010年间人为导致的热带雨林退化的生物物理和生物地球化学效应。成果以“热带雨林退化的生物物理和生物地球化学升温效应”为题在《自然·地球科学》期刊上发表。

3.张强教授和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郑博助理教授带领的国际研究团队研制了全球野火碳排放近实时量化追踪系统,反演量化了2000-2021年野火二氧化碳排放的时空格局,系统解析了北半球中高纬地区野火2021年创历史新高排放背后的驱动因素。该成果以 “北半球中高纬地区野火CO2排放2021年创历史新高”为题在《科学》期刊上发表。

4.关大博教授、同丹助理教授和张强教授课题组基于自主研发的全球钢铁行业设施级别碳排放数据库,详细剖析了全球钢铁行业碳排放特征,构建了全球钢铁行业逐厂级脱碳策略,提出了高度差异化的全球钢铁行业碳中和路径。相关成果分别以“全球钢铁厂二氧化碳排放与碳中和路径”和“全球钢铁行业工厂级脱碳策略”为题,以背靠背论文形式分别于《自然》和《自然-气候变化》在线发表。

5.林光辉教授课题组通过对全球众多案例和文献数据的综合分析发现,在已破坏的红树林生境再造林相比于红树林造林本身可以带来更高的碳固存效益。研究成果以“修复红树林系统在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和碳吸收方面显著优于滩涂”为题在《自然·通讯》上发表。

6.白玉琪教授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李芳研究员团队,完成了2021-2100年期间野火排放的中国区域健康效应评估。研究结果揭示了未来不同时期野火排放导致中国人群健康风险的时空分布,成果以“2021–2100年野火烟雾短期暴露引起的中国区域死亡风险预测:健康影响评估研究”为题在《柳叶刀·星球健康》发表。

高水平国际合作交流继续深化。推动学校建立与世界气象组织的合作关系并签署谅解备忘录,将围绕前瞻性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师生交流等方面深化合作,提高气象、水文、环境及健康相关领域信息服务质量与可及性,共同应对快速增长和变化的社会需求。推动学校与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续签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协议,建立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合作交流。推荐清华大学名誉学衔专家3位,邀请外籍和港澳台专家短期来访30余人次,派出师生146人次。努力打造学术交流品牌,全年举办“全球变化科学紫荆论坛”36期,依托全球变化研究院创建新的“可再生能源科学沙龙”学术交流平台。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我们深知,这些进步离不开徐冠华院士、郭华东院士等科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各级领导、海内外各界朋友、全球校友及家人的指导和帮助!再次向大家表示诚挚的感谢!希望继续得到大家更多的关怀和支持!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展望2024年,我们将结合地学系实际,切实落实《清华大学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行动方案》要求,加快推进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工作部署,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把高质量学科建设作为发展根基,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坚强保证,乘势而上、奋发作为,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祯祥吉祺,顺遂安康!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

2024年1月1日

上一篇:地学系组织教职工参加“时间管理”培训

下一篇:清华大学地学系午餐沙龙系列活动报道——“基于雷达测高的南北极海冰边缘区卫星遥感”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