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 > 工作动态 > 正文

课程编号:

  80460193

学分:

3

开课院系:

地球系统科学系

开课对象:

地学以及理学、工学、人文社科类和管理学等院系或对气候变化感兴趣的研究生

授课时间:

每周四上午10:00-12:30

授课地点:

蒙民伟科技大楼南楼527


当前,全球气候正经历着一场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构成当今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国际科学界不断深化对气候变化及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认识,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基础和决策依据。通过合作和对话共同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广泛共识,涉及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变革,是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大任务,事关全人类的长远利益。妥善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的重要体现。

本课程是集气候变化科学、气候变化的影响、适应与脆弱性以及减缓气候变化等内容于一体的学术与职业素养平台课程,既是大气科学、地学、环境科学等相关学科的专业基础课,也是理工科、人文社科类专业的辅修课程,更是提升研究生学术与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

本课程的特点是对气候变化知识框架的全覆盖,包括全球气候变化的事实、成因及预估,气候变化对主要行业、领域及区域的影响,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主要政策措施和技术选择,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与国际制度,应对气候变化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等之间的协同关系以及未来地球计划等内容。

授课团队成员全部为参加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评估报告编写的中国主要作者,正在一线从事气候变化科学研究,队伍整齐,阵容强大。

本课程的教学核心是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化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意识,促进对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传统安全观向新安全观拓展以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教学重点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形成国际视野、全局观念、批判精神和思辨能力以及多学科交叉的思维方式。


《气候变化科学概论》授课团队教师

秦大河:中国气象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张小曳: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翟盘茂: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

效存德: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

邵雪梅: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廖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朴世龙: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

张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周天军: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高学杰: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气候变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董文杰: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院长、教授

周波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

姜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学院院长、教授

罗勇: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主任,教授

吴绍洪: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罗亚丽: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姜克隽: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

高云: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巢清尘: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正研级高工

陈文颖: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黄磊: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适应室副主任、研究员


上一篇:庆最美节日,展巾帼风采—— 清华大学地学系分工会举办迎“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活动

下一篇:给地学系研究生同学们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