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在2016年第13届亚洲大洋洲地球科学学会年会 (AOGS,Asia Oceania Geosciences Society 13th annual meeting) 上,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2013级直博生郑逸璇的论文“Assessment of Ground-Level PM2.5 Concentrations Over Three Megalopolises in China Using Satellite-Derived Aerosol Optical Depth Measurements“获得最佳墙报奖(Best Poster Award)。

AOGS成立于2003年,是亚洲与大洋洲最重要的地球科学学术组织之一,其年会是国际地学研究的重要学术会议之一。AOGS立足于亚洲,面向全球,该组织的宗旨是搭建亚洲与大洋洲地区地球科学专家交流与合作平台,促进地球科学的发展,旨在发展成为可比肩美国地球物理协会、欧洲地球科学协会的学术团体。2016年的AOGS会议在北京召开,有超过3000名科研人员参加此次会议。会议特别设立了最佳学生墙报竞赛(Competition for Best Student Poster Award),基于墙报的科学质量和创新性、墙报的设计以及展示者对问题的回答水平这三个评价指标,对所有参与墙报展示的学生进行评分,评选最佳墙报奖。本次参加墙报展示的学生包括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加州理工大学、密歇根大学、德州农工大学、夏威夷大学、德国大气物理莱布尼茨研究所、东京大学、首尔大学、国立台湾大学、香港大学、印度理工学院等多所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在读研究生。
郑逸璇同学于2013年免试推荐到清华大学地学中心,师从张强教授攻读大气科学博士学位。其主要研究方向是大气遥感及空气质量政策分析。获奖论文的工作基于卫星观测气溶胶光学厚度产品和NO2柱浓度产品、近地面空气质量观测数据以及气象模式模拟数据,在中国地区构建混合效应模型反演了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个典型区域近地面PM2.5浓度时空分布,为评估我国PM2.5污染特征和人群暴露提供了重要基础数据。该工作首次在PM2.5浓度反演中引入NO2柱浓度观测作为人为活动表征因子,提高了反演精度。研究同时证实了混合效应模型能够适用于不同污染水平下的PM2.5浓度反演,为该方法在中国的进一步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
原文链接: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352231015301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