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海洋中尺度涡参数化的几个基本问题
报告时间:2016.11.02 10:30-12:00
报告地点:蒙民伟科技大楼南楼S927室
主讲人:吕建华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讲座简介:
Gent和McWilliams (1990, GM90)中尺度涡参数化方案的提出及其在气候模式中的成功应用标志了耦合气候模式无需引入“通量校正”而能逼真模拟地球气候的重大进展。但GM90方案中的一些关键参数如涡扩散率应当如何选取,至今仍然众说纷纭,没有定论,其原因在于对中尺度涡动力学基本事实的理解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在报告中,我将结合本人和大气所LASG刘海龙研究组合作得到的最新研究结果(Lu et al. 2016,GRL),通过提出一种新的中尺度涡分解方法,并应用此方法到高分辨率南大洋状态估计(SOSE)资料中,揭示定常中尺度涡在海洋中的广泛存在,比较两种不同性质的中尺度涡在海洋经向和纬向输送,尤其是在所谓的逆梯度输送中的作用,同时指出在中尺度涡参数化中显式地考虑涡扩散各向异性特征的重要性。
主讲人简介:
现为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海洋大气预报研究中心研究员(courtesy)。1999年毕业于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回国前在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从事大气和海洋科学研究。他和大气所季劲钧研究员发展的AVIM模式为国家气候中心耦合气候模式所采用,在多个国际模式比较中都显示AVIM模式是同类模式中模拟陆地碳循环最好的模式之一。他突破对气候反馈理解的经典理论框架,提出了新的理论框架CFRAM,揭示了传统框架的局限性,为理解气候变化动力学和分析气候模式偏差提供了新的视角。他首次系统、有说服力地揭示了海洋中尺度涡活动和海底地形的紧密联系。最近他又提出了对海洋中尺度涡新的分解方法,揭示了对中尺度涡参数化具有重要意义的新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