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科研 > 科研动态 > 正文

气候变化正成为21世纪最严峻的人类挑战之一,并深刻重塑全球人口迁移格局。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加剧粮食、健康与水资源危机,迫使大量人口被动迁徙。然而,气候与移民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受社会经济、政策和文化等多重因素影响,现有研究多从社会科学角度切入,结论常带有不确定性和主观性。这不仅增加了未来移民趋势预测的难度,也使制定公正有效的国际政策面临挑战。

针对这一问题,来自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与哥德堡大学的气候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开展了联合研究,利用覆盖160个国家的气候、经济与国际净移民率等客观数据,定量分析了国际移民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该研究在全球尺度上提供了稳健的统计学证据,揭示了气候基线条件与经济发展水平如何交互塑造迁移模式,并提出基于温度相关气候指标的全球移民敏感性模型,系统评估了气候与经济因素对国际移民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中高纬度、基线温度较低的国家在变暖下更可能吸引移民流入,而低纬度国家则面临更大的移民流出风险。值得注意的是,经济条件是制约气候迁移敏感性的关键因子(图1):高收入国家移民模式与气候条件高度相关,而低收入国家则受限于经济能力,即使气候恶化,也难以表现出显著的移民变化,这反映出“受困人口”现象的存在。研究利用国家尺度的经济因子和气候因子构建了气候移民敏感性的理想模型,并通过对比实际气候移民敏感性与理想模型估算值之间的差异,刻画了气候因子与经济因子对气候移民敏感性的综合影响(图2)。

图1. 气候迁移与气候基线和经济条件之间的关系

图2. 气候基线和经济条件对国际气候移民敏感性 (SIMC) 的综合影响

基于未来气候情景(SSP2-4.5 与 SSP5-8.5)和经济发展预测,研究进一步指出,到21世纪中后期,欧洲、北美等高纬度地区的移民流入敏感性将显著增强,且主要由经济增长驱动,而非单纯的气候条件变化(图3)。相比之下,低纬度发展中国家将因极端气候的恶化而面临更大的迁移压力。这一纬度差异凸显了全球气候不平等:温室气体排放责任较大的较发达国家不仅气候条件存在相对优势,还可能从移民红利中获益,而脆弱的低收入国家则承受双重打击。研究团队呼吁,未来的国际气候与移民政策应当纳入气候正义视角,保障脆弱群体的生存与发展权利。

图3. 21世纪气候迁移敏感性的预测与归因

该研究以“不平等与变暖世界中气候与经济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证据”(Evidence of climate and economic drivers affecting migration in an unequal and warming world)为题,于2025年10月1日发表在《通讯-地球与环境》(Communications Earth & Environment)。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陈德亮院士担任本文通讯作者,瑞典哥德堡大学地球科学系杨效业博士后为论文第一作者,合作者还包括瑞典哥德堡大学全球研究学院Anders Burman教授和Ibrahim Wahab博士后。研究得到清华大学,瑞典研究理事会和瑞典国际科研与高等教育合作基金会资助。

下一篇: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阳坤课题组揭示全球土壤湿度–降水的强耦合区域和作用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