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科研 > 科研动态 > 正文

欧亚草原横跨欧洲和亚洲的广袤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草原,在全球生态系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对这一珍贵生态系统所面临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和土地退化威胁仍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为此,清华大学地学系俞乐副教授课题组采用全球土地覆盖变化数据(FROM-GLC Plus)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土地退化监测框架等方法,实现了2000年以来欧亚草原的逐年土地利用/覆盖制图和土地退化监测。此外,研究综合空间和时间角度,利用地理探测器和收敛交叉映射(Convergent Cross Mapping,CCM)算法开展了影响该地区土地动态的驱动因子量化分析。

根据FROM-GLC Plus所获得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监测结果,欧亚草原2000年以来森林和耕地面积出现净减少,而草地面积则出现净增加(主要是从森林、耕地和裸地转变而来)。同时,土地退化监测结果表明,欧亚草原的草地退化程度相对较低,发生退化的草地面积约占原草地总面积的1.92%,低于该地区2.83%的总体土地退化水平。研究运用地理探测器,从土地退化强度的空间分布角度揭示了欧亚草原的土地退化分布与城市和耕地的扩张,以及人口和水分分布的密切联系;CCM算法从植被覆盖时序变化的角度,揭示欧亚草原的耕地、水分和气温的年度变化与植被覆盖变化存在因果关系。

图1 欧亚草原土地利用/覆盖和土地退化监测与驱动因子分析

上述研究成果以“Land use/cover and land degradation across the Eurasian steppe: Dynamics, patterns and driving factors”(欧亚草原的土地利用/覆盖和土地退化:动态、模式和驱动因子)为题,发表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期刊上。清华大学地学系博士后杜贞容(现任大连理工大学副教授)为本文第一作者,俞乐副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合作者包括清华大学、山西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香港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项目的支持。‬‬‬‬‬‬‬‬‬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3.168593


供稿:杜贞容

编辑:王佳音

审核:俞乐 张强

上一篇:清华大学地学系蔡闻佳、环境学院王灿课题组发布不同社会经济路径下未来中国城市级人口预测数据

下一篇:清华大学地学系白玉琪研究组发文揭示未来野火排放的中国区域健康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