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科研 > 科研动态 > 正文

近日,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简称“地学中心”)硕士生惠婧璇为第一作者、蔡闻佳副教授为通讯作者在《应用能源》(Applied Energy)在线发表了题为“应用多区域优化模型分析中国电力行业清洁发电技术的渗透屏障”(Analyzing thepenetrationbarriersof clean generation technologies in China’s power sector using a multi-region optimization model)的研究论文。该论文也得到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王灿教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在雾霾严重、低碳发展要求越来越高的大趋势下,中国电力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和清洁能源转型压力。清洁发电技术的高成本与区域间电网传输能力的不足都在阻碍着它们的发展。然而怎样的扶持政策和发展规划能够帮助清洁发电技术突破这些障碍得到大幅应用?这一问题还很缺乏量化的研究与认识。因此本研究运用MESEIC (Multi-regional model forEnergySupply system and theirEnvironmentalImpaCts)模型计算了深度减排和2030年达峰的情境下,中国电力行业各个清洁发电技术分区域的最有效补贴以及区域间最有效的传输容量。以太阳能发电为例,北方、东北和西北电网的最有效补贴为0.4 RMB/KWh,而南方电网的最有效补贴为0.7RMB/KWh。如果这些最有效补贴得到实施,2050年太阳能发电可以占到全中国发电量的24.7%。此外,研究发现2050年的区域间最有效传输容量是目前电网规划传输容量的13倍,这说明中国电网的建设亟待加强。如果最有效补贴和最有效传输容量都可以得到实施,那么2050年清洁能源的发电量将占到全中国发电量的59.6%。

基于以上结果,本研究综合考量了6个电网不同的资源禀赋以及各发电技术不同的技术特征,对未来各个区域电网以及清洁发电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这些建议对未来中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有着良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根据Thomson Reuters的2014年的文献引用报告,《应用能源》2014年的影响因子为5.613。

附文献链接:

Jingxuan Hui, Wenjia Cai, Can Wang and Minhua Ye, Analyzing the penetration barriers of clean generation technologies in China’s power sector using a multi-region optimization model. doi:10.1016/j.apenergy.2016.02.034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0626191630157X

上一篇:地学中心博士生程渠在《PLoS被忽视的热带病》发文

下一篇:地学中心硕士生胡腾云在《遥感》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