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Mapping Urban Land Use by Using Landsat Images and Open Social Data”的研究论文
日前,地学中心胡腾云硕士作为第一作者,杨军副教授为通讯作者在《遥感》(Remote Sensing)上发表题为“Mapping Urban Land Use by Using Landsat Images and Open Social Data”的研究论文。地学中心宫鹏教授、博士生李雪草为文章的共同作者。
城市内部的详细土地利用信息,对于辅助城市规划与管理、了解城市内部不同性质土地空间分布格局具有深刻的意义。然而由于传统制作方式耗费大量物力财力,该类数据在我国仅被少数部门掌握。传统中尺度遥感数据仅获取城市不透水层边界,无法给予城市内部与人为活动相关的土地利用信息;而单纯的公众开放数据,虽然可以有效反映城市内部人为活动规律,但由于数据本身存在一定局限性,单纯利用开放数据的城市土地利用制图的准确性难以把握。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结合传统中尺度遥感数据Landsat与公众开放数据OSM(Open Street Map)& POI (Point of Interest)的优势,制作城市内部详细土地利用图。以北京市为例,识别城市内部土地利用类型,8个一级类,16个二级类,具体分布如下图所示。
本研究根据两类数据利用相似性指数方法区分城市建成区内土地利用,一级类型分别为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利用阈值设定区分城市非建成区内土地利用类型,一级类为农用地、绿色空间、水体、未开发用地。结果通过269个随机样本点检验,一级类精度81.04%,二级类精度69.89%。

图1. 2013年北京市内部土地利用(A)一级类土地利用整体图; (B)政府部门开放的城市内部土地利用放大图; (C)二级类土地利用放大图。
该研究中提出了快速、较准确地获取城市内部土地利用的方法,创新性地结合了传统遥感数据与公众开放数据。近年来,移动终端日益广泛、大数据研究不断推广,利用其补充传统方法缺陷、结合传统数据优势开展研究,已经成为了应用热点。
根据Thomson Reuters的2014年的文献引用报告,《遥感》影响因子为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