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下午,“世界清华说·Friday Talk”系列活动在紫荆公寓22号楼一层国际学生学者中心活动室举行。本期活动由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下称“地学系”)研究生会主办,邀请了被同学们誉为“人生赢家”的地学系留学生哈文·盖·哈克汉(Kwame Oppong Hackman)作为主讲嘉宾。哈文来自西非国家加纳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Ghana),目前师从地系宫鹏教授攻读生态学博士学位。今年6月,他也将成为清华大学的第一位加纳籍博士毕业生。

图为:活动主持人地学系博士生那慧(Nabeela)
16点,在来自巴基斯坦的地学系博士生那慧(Nabeela)的主持下,活动正式开始。哈文首先向大家热情介绍了他的祖国——加纳。加纳位于西非,因盛产黄金和可可,有着“黄金海岸”、“可可之乡”的美誉。今年正值加纳独立60周年,哈文特别提到了曾对祖国独立作出卓越贡献的先驱,以示纪念。

图为:哈文讲述求学经历
接下来,哈文向观众讲述了他十分励志的求学经历。哈文来自加纳的一个偏僻农村,村附近的学校没有大路通达,学校甚至还没有通电。在这样恶劣的学习条件下,在23年前,他还是成为了村里仅有的两个高中生之一。对于一个贫困偏远农村的家庭而言,学费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特别是在哈文高中毕业后,父母无力继续承担他上大学的费用。权衡之下,哈文只好选择了免学费的师范学校继续学业。在毕业后教了两年书后,他在政府的资助下,先后于南非、英国获得了硕士文凭和硕士学位。令他十分感激的是,在英国他有幸认识了宫鹏教授,并在宫鹏教授的热情鼓励下,申请了中国政府奖学金,进而远赴重洋来到中国,攻读他的博士学位,继续在科研的道路上扬帆远行。一路走来,虽然坚持学业的道路上充满了各种坎坷和困难,哈文还是以过人的毅力在上下求索。哈文也坦言,是父母的支持和理解(good parenting)让他能一步步走过来。
来到北京,在清华的科研和生活也让哈文津津乐道。哈文博士师从地学系宫鹏教授,研究方向是“加纳西部的基于土地利用分级的陆表生物多样性制图(Terrestrial Biodiversity Mapping along Land-Use Gradient in the Western Region of Ghana)”。在清华四年的博士生涯中,哈文已经发表了5篇论文,其中有3篇SCI论文,是当之无愧的“大学霸”。
作为“人生赢家”,令人羡慕的不仅是哈文丰富的科研成果,还有他幸福的家庭。哈文和妻子已经结婚9年,育有3个可爱的孩子。对于未来的计划,哈文打算回到孩子的身边,回到加纳,创立一间自己的学校,用所学所知报效祖国和家乡。

图为:哈文与妻子合唱歌曲
活动最后,哈文和妻子合唱了一首《Mototon Wo》,美妙的和声让观众们听得如痴如醉;哈文还和同胞一起,合唱了一首被誉为“非官方国歌”的加纳爱国歌曲《Yen Ara Asaase Ni》,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

图为:部分非洲国际学生与哈文合影留念

图为:地学系研会活动组织者与哈文合影留念
本次“世界清华说·Friday Talk”共吸引了校内外近30名观众参与,有超过半数是外国留学生。活动在一片欢声笑语中顺利落幕。

图为:现场中外学生合影留念
“世界清华说·Friday Talk” 在清华大学研究生会的支持下,由院系研究生会主办,并得到国际学生学者中心的指导。作为"世界清华说"的配套活动,Friday Talk的主题以中外学生的共同兴趣为依据,以沙龙交流以及配套的参与式体验为主要形式,旨在为清华学子搭建轻松、自由的国际化交流平台,营造国际化氛围。
学生记者:邓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