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2日,是第50个世界地球日。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以下简称“地学系”)与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在清华大学共同举办了“世界地球日——走进神农架”系列活动,助力宣传“世界地球日”健康、环保、低碳的理念,增强师生爱护地球自然生态的环境意识。

世界地球日活动与会人员合影
上午,中国生态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蔡庆华研究员做客第303期全球变化科学紫荆论坛,为师生们带来以“世界地球日——从水生生物到流域生态”为主题的学术报告。蔡庆华老师首先介绍了流域生态学的发展,并结合具体研究对象阐述了流域生态学在解决水资源保护、“山水林田湖草”等水生态治理与修复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最后,蔡庆华老师结合开展了二十年的香溪河流域观测工作,介绍了流域生态学在解决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神农架生物多样性维持等方面的作用,并为现场师生答疑解惑。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蔡庆华研究员(左二)
下午,世界地球日系列活动之“领略神农架的前世与今生”学术报告活动在清华大学郑裕彤大讲堂成功举行。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党委常委、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王文华老师和湖北省土地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质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李江风老师分别做主题报告。
首先,王文华老师以《世界只有一个神农架》为题分享了神农架国家公园的前世今生。他详细介绍了神农架国家公园的自然风光、珍稀物种类型、神农架国家公园发展开发历程及今后展望等内容,突出讲解了神农架神奇、原始的自然生态资源禀赋,系统分析了神农架保护的成绩与现状,并从科研学术和管理决策的角度分享了神农架生物多样性和物种保护经验、成果。
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党委常委、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王文华
随后,李江风老师以《神农架的地质世界》为题,从地学学科视野详尽细致地讲解了神农架的地理地质区位、神农架资源特色、神农架关键地质科学等内容。他强调神农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保留了完好的地质证据,对于我国地质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地质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李江风
报告最后,清华大学地学系党总支书记、系副主任罗勇老师做总结发言。罗勇老师表示,此次活动主题紧扣时代脉搏,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种体现,提升了同学们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希望同学们能够带着一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和对自然的敬畏,将来更好地投身到美丽中国的建设事业中去。
清华大学地学系党总支书记、系副主任罗勇
本次活动由清华大学地学系主办,清华大学地学系研究生团总支承办,吸引了校内外120余名师生踊跃参加。活动最后,来自清华大学生命学院、航天航空学院、物理系等9个院系的10名同学幸运地获得了亲身体验神农架独特魅力的机会。
活动颁奖合影
附活动介绍:
世界地球日(Earth Day),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个专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旨在提高民众对于现有环境问题的意识,并动员民众参与到环保运动中,通过绿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在清华大学校庆期间,通过举办“世界地球日”主题相关行业专家学术报告、生态环保科普教育展览、地球环保特色运动会等系列活动,向全校师生校友宣传健康、环保、低碳的理念,展示和宣传地球系统科学的学科特色,已连续开展四年。活动获得校内外师生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逐渐成为清华大学校庆系列活动中,促进相关行业内学术交流和提升广大师生校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平台。
供稿:乔圣超、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