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图片新闻
新闻热点

为增强学生对大气物理学的认知,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空气污染、云降水、大气光学等现象的兴趣,11月7日,清华大学地学系林岩銮教授、彭怡然副教授组织并带领地学系及兄弟院系20余名学生参观了北京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大气物理观测仪器。

图1.参观学习的地学系师生。

在参观活动中,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赵春生教授介绍了北京大学单高斯光束光镊-单贝塞尔光束光镊集成系统。他介绍说,该技术的---发现者阿什金博士也因在激光物理方面取得开创性成果而获得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利用该系统,光镊工具能够“夹”住单个气溶胶并使其长时间(几十小时)悬浮在空中,从而可以对其理化特性进行准确测量。同时,该系统能够为大气物理学家在单颗粒测量领域的研究提供帮助。

图2.赵春生向学生们讲解光镊仪器。

在听完赵春生的介绍后,学生们登上北京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观测平台,参观多种遥感设备和地基观测设备。在楼顶处,一束直上云霄的激光引起了学生们的注意。据介绍,这束激光是用来测定大气中气溶胶消光参数的光学仪器,配合鱼眼摄相机,能够开展气溶胶浓度垂直廓线的精确测量。

图3.赵春生向学生们讲解观测平台的激光测量仪器。

随后,在赵春生及其博士生的带领下,地学系师生学生们分别参观了风云卫星资料接收天线、大气化学研究方舱、云雷达方舱、激光雷达方舱和地面观测平台。学生们听取了有关PM浓度测量、大气气溶胶散射和吸收系数测量、大气气溶胶粒径谱和吸湿性测量、太阳直接辐射和天空散射辐射测量、能见距离测量、湍流通量、热通量测量等多种用途的相关仪器的介绍。

通过此次参观活动,学生们能够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践中的应用结合起来,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大气物理学的相关知识。

供稿:王恒琪

审核:武海平

编辑:王佳音

上一篇:地学系首次举办博士后学术论坛

下一篇:地学系教职工赴香山革命纪念地参观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