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7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高校宣讲会在我校主楼接待厅举行,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瑞士伯尔尼大学气候与环境物理教授托马斯•斯托克(Thomas Stocker),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我校副校长薛其坤,中国气象局及地学中心相关领导和专家,以及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环境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50多名师生参加了此次宣讲会。


此次报告会由秦大河院士主持,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出席并致辞。他指出, IPCC报告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建立应多气候变化制度、采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最主要的科学基础。他同时介绍了清华大学在气候变化领域的研究情况,2009年,清华大学成立全球变化研究院,旨在积极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他希望清华大学广大师生乃至全社会都能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气候变化。
之后,托马斯•斯托克教授为在场高校师生带来了题为《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的重点内容》(Highlights of the New IPCC Report)的报告。他介绍了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气候变化的原因和未来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的结果,并展示了过去1000年来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情况,以次指出气候系统正在变暖的事实不容怀疑。他指出,一个清楚的事实是,人类活动的影响是造成20世纪中期以来全球变暖的最主要原因。
IPCC将在全球开展系列宣讲活动,宣传第一工作组报告的最新评估结论。北京宣讲会是全球系列宣讲活动的第一站,IPCC联合中国气象局,将分别在清华大学、中国气象局和全国政协礼堂举办三场宣讲会,报告的有关内容和结论将为国内气候变化相关部门及领域提供科学指导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