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图片新闻
新闻热点

2017年5月17-18日,第四届中国全球变化研究生论坛暨清华大学第480期博士生论坛在浙江嘉兴遥感与全球变化研究中心举行。

在论坛开幕式上,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主任、全球变化与中国绿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宫鹏教授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词,国家科学与技术部原部长徐冠华院士、嘉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邢海华、中共嘉善县县委书记许晴、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原常务副院长陈皓明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汪明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程晓教授出席并致辞。

徐冠华院士致辞

宫鹏教授致辞

本届论坛在徐冠华院士的发起下,首次在议程第一天增设了“全球变化与中国绿色发展高端论坛”,包括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丑纪范院士、厦门大学焦念志院士、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陈大可院士、兰州大学副校长陈发虎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穆穆院士)内的共17位全球变化领域顶尖的专家学者带来了主题报告。其中,我系宫鹏教授作“地球系统科学学科发展与展望”、罗勇教授作“自适应与大数据驱动集合监测”、杨广文教授作“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及气候变化应用”、付昊桓副教授作“基于神威太湖之光的高精度模拟与大数据分析”等专题报告,引发了现场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同学的强烈兴趣和热烈讨论。本次高端论坛的增设,不仅是中国全球变化研究领域一场最高规格的学术盛宴,更是通过与研究生论坛的联合举办,为传承学术思想、加强专家学者与青年学生之间交流提供了重要契机。

宫鹏教授作“地球系统科学学科发展与展望”主题报告

罗勇教授作“自适应与大数据驱动集合监测”主题报告

付昊桓副教授作“基于神威太湖之光的高精度模拟与大数据分析”主题报告

作为高科技时代的产物——“大数据”引发了每一个行业和领域的广泛关注,随着全球变化相关联的卫星遥感资料和模式数据不断的膨胀和扩大,在全球变化研究进程中恰当地使用数据挖掘和数据共享成了推动研究进步的重要因素。本届研究生论坛主题为“全球变化研究——大数据与全球变化”,议题包括(1)全球变化的事实、过程和机理研究;(2)人类活动对全球变化的影响研究;(3)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研究;(4)全球变化综合观测和数据集成研究;(5)地球系统数值模拟研究;(6)全球变化大数据的采集及共享。本届论坛共吸引了国内外22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研究生参与,其中我系同学共带来了8篇高质量的口头报告和3张海报展示。在最终的优秀论文和优秀海报评选环节中,来自我系的赵曦凭口头报告“single-ice 云微物理方案”获优秀论文一等奖,周璐凭口头报告“Sea ice parameters retrieval from L-band satellite data and altimetry data”获优秀论文二等奖,陈小雨凭“In-Memory parallel classif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images based on Spark MLlib library”获优秀海报奖。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原常务副院长、教授陈浩明参加论坛

我系研究生王玲霞在论坛上作口头报告

我系研究生周璐在论坛上作口头报告

我系研究生邓铸在论坛上作口头报告

我系研究生魏洁在论坛上作口头报告

我系研究生李晓文在论坛上作口头报告

我系研究生陈小雨(左一)获优秀海报奖

赵曦荣获优秀论文一等奖

青年学生是我国未来全球变化研究的主力军,全球变化研究的突破需要青年力量的推动。2014年,由全球变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和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联合发起举办中国全球变化研究生论坛,以期加强和推动研究生在全球变化领域的研究,构建促进学生交流、学科交叉、学术创新,构建具有影响力、创造力的青年学子学术交流平台。迄今论坛已成功举办四届。

(供稿:地学研会)

上一篇:地学系2017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录取名单

下一篇:“斯伦贝谢”公司一行到访地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