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7日,“健康城市展望”第一次志愿者培训会在清华大学成功举办。来自北京各个区县的50名“雾霾特工”相聚清华,以实际行动应对全球变化带来的健康挑战,支持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以下简称“地学系”)在城市健康方向的科学研究。

发挥学科优势,造福社会
会上,地学系副主任、党总支副书记武海平发表主旨演讲,追溯“城市健康展望”项目的缘起,详细介绍清华大学地学系的交叉学科优势和重要研究成果。“健康城市展望”项目是由唐仲英基金会支持,其设立目的是建立多尺度、持续、实时的城市环境与健康监测网络,分析个体环境暴露与生理健康关联,研究环境要素变化对居民患病、死因的影响,理解全球尺度上城市人口流动网络带来的疾病传入风险,最终完成未来城市化进程模拟和公众健康风险评估。

应对污染刻不容缓,雾霾特工行动在即
“健康城市展望”第一期实验——“雾霾特工”行动在北京首发上线,聚焦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项目组邀请在北京工作和生活的志愿者,持续一周佩戴多合一环境监测仪(监测温度、湿度、GPS、PM1.0、PM2.5、PM10)测量空气中颗粒物浓度和便携式能耗仪(监测睡眠时间量、环境光和能量代谢等参数),监测人体活动强度,并数据实时回传至自主开发的云计算平台,配合每日问卷(记录出行路线与人的活动),最终衡量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培训圆满结束,7天实验正式开始
来自各行各业的50位志愿者具有较高的环境保护意识,其健康状态均符合实验需要。为保证未来一周实验能够顺利开展,项目组成员就实验时间、仪器功能、佩戴方式和责任义务等问题为志愿者们答疑解惑,还指导志愿者操作佩戴设备。志愿者们认真聆听设备使用过程的各注意事项,详细记录并积极踊跃提问。最后,清华大学法学院在读研究生吴雪瑶以一曲《Heal the World》赢得满堂喝彩,圆满结束了本次会议。

活动前述
2017年9月,项目组通过新媒体平台向公众发放报名问卷。在收到的782份报名问卷中,62%为女性。其中,报名人数最多的是21-25岁人群,约占总数的33%。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青年人和女性对全球变化带来的健康挑战研究的关注度较高。

在此次志愿者招募过程中项目组得到了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寰球工程跑走俱乐部和动物园骑行队等户外运动俱乐部的大力支持。未来,期待有更多的志愿者加入我们的项目,以实际行动助力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