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清华大学地学学科建立90周年暨复建9周年庆祝大会在主楼后厅举行。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科技部原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中国科学院院士巢纪平、夏军、丁林,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泽椿、丁一汇、王浩,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许小峰以及国内外知名地学专家学者、兄弟院校代表、各届校友和师生代表等300余人出席。大会由地球系统科学系党总支书记罗勇主持。
陈旭致辞 杨艳宾 摄
在致辞中,陈旭代表学校向长期以来关心清华大学地学学科发展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各界来宾和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地学系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问候。陈旭简要回顾了清华大学地学学科的发展建设历史,强调清华地学学科为中国培养了一批著名学者专业精英,为国家关防、边地开发和气象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地学学科在办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爱国奉献、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清华精神。
陈旭强调,当前清华正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建设世界一流的地学学科,对学校实现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意义重大。希望地学系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围绕全球气候变化重大挑战和地球系统科学前沿问题,汇聚培育高端人才、推动取得重要成果,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学科;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一核心点,坚持立德树人,为国家培养更多地学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在学校“双一流”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特别是面向学校加强地学教育,普及并推进全球问题研究,为学校和国家的人才培养提供更丰富、更高水平的支持。
徐冠华致辞 杨艳宾 摄
徐冠华回顾了2009年复建清华地学学科的历程,结合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阐述了发展地球系统科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徐冠华表示,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突破了传统地学单圈层、孤立、多以定性研究的传统,以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和冰冻圈的相互作用为研究内容。清华大学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成立国内首个地球系统科学系。徐冠华对地学学科复建9年来所取得的成果表示充分肯定,希望地学系在加强全球观测、数据整合与集成和提高高性能计算能力的基础上,以地球系统过程、地球系统模式和全球变化经济学研究为重点,为解决全球生态和环境变化等问题作出贡献。
贺灿飞教授赠送“清华地学”老照片 杨艳宾 摄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贺灿飞教授在致辞中回顾了北京大学地理学科与清华大学地学系的历史渊源,向对北京大学地理学和生态学等学科发展作出贡献的清华人表示敬意,并对清华大学地学系复建以来所取得的可喜成绩表示祝贺。贺灿飞向地学系赠送珍贵的“清华地学”老照片——1951年清华地学系欢送同学参军时在清华体育馆前的合影,并表示希望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和清华大学地学系之间继续增强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携手共进、立足前沿、服务国家战略。
宫鹏作工作汇报 杨艳宾 摄
理学院院长、地学系主任宫鹏作清华地学复建9年来的工作汇报。他表示,过去9年来,清华大学地学系独辟蹊径,决定发展具有大跨度学科交叉、系统性强、定量化水平高、能够解决全球变化问题的地球系统科学,并在徐冠华院士领导的科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制定了学科发展路线。宫鹏表示,清华复建地学坚持科学与政策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实现数据积累、模式发展、科学发现、科学和社会应用的平衡发展,逐步呈现出注重数据收集、走定量化研究的道路、重视解决全球性问题、注重新型智库中心建设等4个方面的特点。他谈到,地学系师资力量高度国际化,积极参加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和气候模式比较,为发出中国声音作出了贡献。
围绕清华地学发展,参会的院士、校友、兄弟院校代表以及清华地学系师生代表纷纷发言,共谋未来发展蓝图。在大会上,地学系还发布了“联合地球系统模式”在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上的移植版本及初步成果,以及清华学者作为三个共同主席之一在《柳叶刀》杂志上刚发表的“健康与气候变化2030倒计时”报告。
《清华时间简史:地学系》在会上正式发布。该书由清华大学校史馆和地学系编写,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大会现场
相关链接:
清华大学拥有悠久辉煌的地学历史,是我国最早开展地学学科教育和科学研究的高校之一。1928年,清华大学地学系成立。其后,清华大学地学系经历数次重组调整,抗战时期也曾一度中断。在二十余年的发展中,共培养毕业生200多人,如杨遵仪、谢义炳、刘东生、叶笃正等一批著名学者、专业精英,他们耕耘在地理、地质、气象等领域,为国家关防、边地开发和气象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据不完全统计,共有41位毕业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学部院士。1952年,清华大学地学系和气象系被调整到北京大学;地质学系被调出,参与组建北京地质学院。时隔57年,在广大师生、校友的推动下,2009年学校决定复建地学,并在2016年成立了地球系统科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