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科研 > 科研动态 > 正文

厘清实现碳中和目标所带来的减排成本与效益对各国设定减排路径、树立减排雄心尤为重要。减少高温导致的劳动生产率损失是减排带来的重要协同效益(以下简称劳动力效益)。然而,目前主要国家和地区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付出的减排代价与劳动力效益之间的相对关系尚不明确。因此,需要从劳动生产率角度出发对碳中和行动展开成本效益分析。

针对上述问题,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蔡闻佳副教授团队与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3E研究所)张希良教授、张达副教授团队联合多国学者开展了相关研究。研究量化评估了全球17个主要国家和区域实现碳中和目标所带来的减排成本,测算了降低高温相关的劳动生产率损失带来的减排效益,识别了成本效益相对关系与时空分布情况。研究以《碳减排的劳动生产率及经济影响:建模研究和与成本效益分析》(“Labour productivity and economic impacts of carbon mitigation: a modelling study and benefit–cost analysis”)为题于12月8日在《柳叶刀—星球健康》(The Lancet Planetary Health)发表。

研究考虑了RCP6.0和RCP2.6两种典型二氧化碳浓度和全球平均温升路径。排放路径RCP6.0作为基准路径,代表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温升约3℃的排放水平;排放路径RCP2.6作为碳中和路径,代表全球平均温升控制在2℃以内的排放水平。研究发现,如果不采取积极的减排措施,因高温导致的劳动生产率下降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预计2100年,在RCP6.0情景下,全球GDP损失约为1.5%,比RCP2.6情景高14倍。研究结果显示,GDP损失分布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中亚和东南亚等低纬度地区损失较大,俄罗斯和加拿大等高纬度地区损失较小。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将全球温升控制在2℃目标以内,低纬度地区仍将承受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这些地区应采取更加积极的高温适应措施以避免损失。

成本效益分析表明,2050年至2100年间,碳减排带来的劳动力效益将逐渐增加。2050年,全球劳动力效益可抵消约5%的减排成本,2100年可进一步抵消约50%的减排成本。基于减排成本与劳动力效益的分布特征,研究将全球大致分为三类地区:(1)效益高于成本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人均收入低且排放较低的低纬度地区,包括东南亚、巴西和墨西哥等地;(2)效益远低于成本的地区,主要是化石燃料出口大国,包括加拿大、俄罗斯和中东等国家和地区;(3)效益成本比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地区,美国、中国和印度等主要排放大国均在此类地区。

研究结果显示,实现碳中和目标将带来显著的劳动效益,2020年至2100年间将累计抵消约20%的碳减排成本。即使不考虑其他收益,仅通过降低高温相关劳动生产率损失即可获得显著的健康和经济收益。各国/地区的效益成本比差别较大,在国家/区域层面的研究结果可为相应国家/区域制定气候变化应对政策措施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碳减排的效益-成本比分布图

该研究由清华大学牵头,联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多家机构共同完成。清华大学赵梦真博士生与黄晓丹博士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蔡闻佳副教授与张达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论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_ob=GatewayURL&_origin=AUTHORALERT&_method=citationSearch&_piikey=S2542519622002455&_version=1&md5=b89718949a68277b2408256529d04f44

供稿:赵梦真 黄晓丹

编辑:王佳音

审核:张强

上一篇:清华大学地学系阳坤课题组结合陆面过程和生态最优性原理建立新型蒸散发遥感模型

下一篇:清华大学地学系阳坤课题组解析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水汽通道及其降水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