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科研 > 科研动态 > 正文

奥运会作为最重要的国际性体育赛事,已在过去几十年间彰显出巨大的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影响力,是促进东道主城市更新、改造、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催化剂。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证明能够产生多种生态环境和健康福祉效应。然而,目前尚无全面分析奥运会对城市绿地影响的研究,人们对于此类盛会如何改变和作用城市绿色环境的过程与机理认识知之甚少。为回答这一科学问题,清华大学徐冰教授课题组领导的联合科研团队,利用长时序卫星遥感影像绘制了1988-2016年间全球八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城市的年度绿地分数,量化了奥运会前后城市绿地覆盖、绿地暴露和绿地景观的变化,并揭露两者间的潜在因果联系。研究结果揭示出奥运会在重塑城市绿地方面的广泛作用,对于未来绿色奥运议程的推进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相关成果近日以“Olympic effects on reshaping urban greenspace of host cities”为题,发表于国际城市研究顶级期刊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研究团队利用时间序列Landsat遥感影像和线性光谱解混模型生成研究区内30米空间分辨率的年度绿地分数图,从两个角度探讨奥运会对城市绿地的影响:(1)比较奥运会前后的绿地指标变化。通过结合其他地理空间数据集和多维度评估框架,核算了不同空间尺度下(即城市范围以及奥运场馆缓冲区内)绿地覆盖、绿地暴露、绿地景观的前后差异;(2)揭示奥运会举办与城市绿地覆盖变化之间的因果联系。使用了一个固定效应的双重差分(difference-in-differences,简称DID)模型量化奥运会对城市变绿的直接贡献,并通过改变DID模型中事件发生作用的时间节点论证奥运会的长期动态影响;最后,基于显著性检验模型验证了结果的稳健性。研究的总体流程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研究流程图

研究结果表明,奥运会不仅促进了城市整体绿化覆盖的提高,而且增强了人群对周围绿色环境的暴露,其影响程度在奥运场馆及相关缓冲区附近尤为显著(图2)。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例,奥运场馆5公里缓冲区内的绿地覆盖提升高达6.87%±2.12%,这主要得益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等大型城市绿色空间的建立(图3)。

图2 奥运会举办前后主办城市的绿地覆盖率差异: (a) 空间分布模式, (b) 绝对变化量。

图3 奥运会促进城市变绿的典型示例--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根据DID模型的估计,与奥运会直接相关的绿化改造和建设导致了城市范围内3.41%的绿地覆盖提升(P<0.01)。这一积极影响早在举办前的6-7年前(即申奥初期)就已经开始,并随着奥运会的临近而不断增强。

针对即将到来的2024年巴黎、2028年洛杉矶以及2032年布里斯班夏季奥运会,本研究提出了四点启示与建议,以期实现更绿色和可持续奥运的长远目标:(1)充分考虑主办城市特点的适应性规划;(2)长期战略部署与定期监督机制;(3)绿地数量与质量的动态平衡;(4)城市更新与规划的全局努力。

清华大学地学系2019级博士研究生屠滢和香港大学建筑学院陈斌助理教授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清华大学地学系徐冰教授和陈斌助理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清华大学地学系杨军教授为论文合作作者。本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清华-丰田联合研究等基金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landurbplan.2022.104615

供稿:屠滢

编辑:王佳音

审核:张强

上一篇:清华大学地学系阳坤课题组解析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水汽通道及其降水效应

下一篇:清华大学地学系五人入选2022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