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科研 > 科研动态 > 正文

近日,地学系统科学系博士生赵子健作为第一作者,导师王聿绚副教授为通讯作者在《大气环境》(Atmospheric Environment)发表题为“Influence of the West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on surface ozone daily variability in summertime over Eastern China”的研究论文,揭示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对于中国东部地区夏季地表臭氧浓度日变化的影响。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东亚季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化能够强烈影响东亚及周边地区的大气环流,进而影响到空气污染状况。目前,只有零星的文章针对东亚季风对中国地区对流层和地表臭氧的影响进行研究。本研究使用环保部最新公布的地表臭氧观测数据,应用了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的统计方法,首次深入分析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指数(WPSH-I)对于中国夏季地表臭氧浓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东部夏季地表臭氧浓度日变化的主要成分在空间上显示出显著的南北差异。在时间上,地表臭氧浓度的日变化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度变化的时间序列显著相关:在华南地区呈现负相关,而在华北地区呈现正相关。副高强度的变化通过改变水汽传输以及与臭氧生成相关的气象条件(如温度、相对湿度和太阳辐射等)来影响华东和华南不同的臭氧浓度变化。该研究结果为中国东部夏季臭氧浓度的预报提供了良好的指导意义。

图1. 2014年夏季月份 (a) 副高指数和地表臭氧浓度的相关系数, (b) 经验正交分解的第一模态和副高指数的时间序列。

博士生赵子健师从大气化学领域专家王聿绚副教授,是地学系四年级直博生,研究方向为气象条件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及模式应用。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和中国科学院战略优先研究计划的支持。

Atmospheric Environment是大气环境领域权威杂志,2016-2017年最新影响因子为3.629。

文章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352231017306155

上一篇:博士生崔晓伟在农林科学领域权威期刊《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发文

下一篇:博士生谢媛宇在权威杂志《大气化学物理》发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