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科研 > 科研动态 > 正文

9月12日,林光辉教授课题组在New Phytologist发表了题为“Quantifying leaf‐trait covariation and its controls across climates and biomes”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揭示了中国东部植物功能性状的协同变化规律,为植被动态建模和新一代模型构奠定了基础。

研究基于中国48个样地和483个物种的7个重要植物功能性状数据,利用多元分析方法对植物功能性状协同变化及其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除了气候因素之外,站点微气候、生活型和属(系统进化)对其变化也起到关键性作用。7个植物功能性状的变化可以归结为四个重要的维度,分别代表植被动态建模的四个重要方面。研究具有重要的生态学和建模意义。

该研究第一作者为地学系博士后杨延征,林光辉教授为通讯作者。共同作者包括地学系新进教师王焓、帝国理工大学、英国皇家学会会士Iain Colin Prentice教授,雷丁大学Sandy Harrison教授,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Ian wright教授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彭长辉教授。相关工作得到了高端外国专家项目、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全球变化与中国绿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人才项目支持。

《New Phytologist》(新植物学家)是植物学领域有百余年历史的TOP期刊(7/222)。2017年影响因子为7.43。

文章链接:Yang, Y. , Wang, H. , Harrison, S. P., Prentice, I. C., Wright, I. J., Peng, C. and Lin, G. (2018), Quantifying leaf‐trait covariation and its controls across climates and biomes. New Phytol. . doi:10.1111/nph.15422

https://nph.onlinelibrary.wiley.com/doi/epdf/10.1111/nph.15422?shared_access_token=7eQ5GEdUUUZugnKyPbOmZota6bR2k8jH0KrdpFOxC66p_ib4uaW12l-uyqofSulw-jGl2fwdz6ADzKZiBSiDsjayEocp5oKjdsSM2u-9krilEIdqouCbsY9N4bUS9gVPr7rA3l0QUZzsGPGqVijDMA%3D%3D

上一篇:博士生靳晓琳在《Journal of Climate》上发文

下一篇:黄杰在《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