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正文

孙静,女,中共党员,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以下简称“地学系”)2023届博士毕业生。本科就读于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2018年经免试推荐进入清华大学地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阳坤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青藏高原气候模式发展、气候变化和陆气相互作用。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Journal of Climate、Journal of Hydrometeorology等高水平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5篇,其中1篇多次入选ESI高被引,参与编撰1本专著以及多个国家级项目。获得“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唐立新奖学金、英才一等奖学金等荣誉。担任多个国际期刊审稿人,现已入选清华大学“水木学者”计划。

科研要有“勇”有“谋”

在2017年夏令营上,孙静被青藏高原的绝美景色所吸引,选择加入清华大学地学系青藏高原气候水文团队。导师阳坤教授告诉她,“科研要和实际结合,要解决人们真正关心的问题,不要畏难”。当时,羌塘高原变湿导致该区域内湖泊急剧扩张,淹没了路桥等基础设施和居民点,引起了当地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然而,由于羌塘高原环境恶劣、站点稀少,相关研究进展缓慢。秉承着课题组的科研理念,凭借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孙静选择将羌塘高原变湿的原因作为她博士第一个研究课题。这个课题最大的难点在于缺少数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她用了两年的时间,收集了数套数据,从多个角度来反复验证羌塘高原的降水变化以及影响它的外部过程。经过三年多的努力,这个成果最终得以发表,并引起广泛关注。“没想到博士期间发表的第一个成果能够被这么多人关注,着实是意外之喜,这让我后面拥有了更多挑战困难的勇气。” 孙静说。

“科研工作者不仅要会运用模式,更应该学会改进模式,这是科研的底气。”导师阳坤经常这样教导她。因此,孙静博士二年级时又选择发展青藏高原区域气候模式这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作为她的研究方向之一。在发展模式的过程中,她发现,在科研的路上,只有迎难而上的勇气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勤于思考总结,要既有“勇”,又有“谋”。她曾花费一年时间学习模式代码,厘清结构和熟悉原理,而后在此基础上,她发现青藏高原土壤有机质具有比环北极有机质更强的持水能力,提出了新的参数化方案,并且提高了陆面模式和区域气候模式在青藏高原的模拟能力。“之前钻研代码的时候其实是有些担心和焦虑的,科研进度很慢。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十分感谢那段时光,让我后续的研究十分顺畅。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做科研眼光要放长远。”她感慨道。此外,孙静总结经验表示,在行动之前要善于思考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像发展模式非常耗时,往往跑一组模拟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才能出结果,所以在提交任务前我都会反复检验研究路线,这样往往事半功倍。”她分享说。

孙静参加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在交流与实践中,不断拓展舒适区

博士阶段的学习让孙静逐渐意识到,科研不应该是单枪匹马,而应该是集思广益。博士期间,她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开阔视野,拓展研究领域。得益于学校和系里提供的平台,她曾连续两年参加清华大学-MIT联合举办的“水循环观测与模拟研讨会”,在此期间与来自MIT、哈佛大学等全球知名高校的学者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也曾多次参加了AGU等国内外大型会议,通过多样的交流形式学习到了许多交叉学科的知识,不断地为自身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对于科学研究,孙静认为,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2021年她前往上海市气象局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了解到当地预报部门的实际需求。通过与漆梁波首席预报员、赵渊明副主任预报员等的交流讨论,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为雨雪判别的预报难题提供了部分解决方法,期间合作成果得到了同行的认可,已被接收待发表,并且所在支队被评为“清华大学社会实践金奖支队”。

孙静在上海市气象局的暑期社会实践

清华园里五年的时光倏忽而逝,孙静感触最深的就是地学系里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以及多元自由、充满活力的学术氛围,未来她将继续保持开放、包容、交叉的地学特色,不忘初心,勇往直前。

“孙静参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供稿:孙静

编辑:王佳音

审核:陈亚微 卢麾 耿睿

上一篇:郑珏鹏:和而不同,拥抱变化

下一篇:刘洋: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 | 毕业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