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图片新闻 > 正文

9月6日,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博士生同丹以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在线发表题为“Global climate forcing of aerosols embodied in international trade”的研究长文(Article),首次揭示了全球多边经济贸易活动中隐含的气溶胶污染对直接辐射强迫的影响。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林金泰教授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同时,林金泰教授与清华大学张强教授、加拿大麦吉尔大学黄毅教授为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

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会释放出大量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引起区域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气溶胶通过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以及与云和降水过程相互作用等方式,改变气候系统的能量平衡和辐射强迫。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贸易意味着产品的消费地和生产地分离,相应的污染物排放从消费地区转移到生产地区,从而改变了全球污染物排放的空间分布及其环境和气候效应。因此,国际贸易对大气环境和气候变化都具有重要影响。

图为2007年全球各地区贸易中隐含的净排放。

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经过三年多的合作研究,首次估算了全球11个地区生产和消费导致的气溶胶污染物排放,揭示了与地区消费活动相关气溶胶排放导致的直接辐射强迫变化。研究发现,东亚地区(主要是中国)是重要的排放净出口地区(图1)。东亚地区生产活动引发的气溶胶辐射强迫比消费活动导致的辐射强迫高10%-18%,而在西欧、北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其消费活动导致的气溶胶辐射强迫更高。由于气溶胶在大气中停留的时间较短,这一辐射强迫的差异对于气候系统产生重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气污染物的气候环境影响不仅与全球的经济生产有关,也与消费行为有密切关系,这对于厘清经济-贸易-排放-污染-气候环境的关系、制订有效的全球环境政策和协同减排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图为同丹与导师贺克斌院士(左一)、张强教授(右一)合影。

同丹本科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免试推荐到清华大学地学中心,师从贺克斌教授攻读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是全球尺度大气污染物排放定量表征。

原文链接:http://www.nature.com/ngeo/journal/vaop/ncurrent/full/ngeo2798.html

上一篇:地学中心付昊桓团队“可扩展大气动力模拟”联合成果获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戈登·贝尔”奖

下一篇:地学中心举行2016年研究生毕业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