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科研 > 科研动态 > 正文

2013年以来,中国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PM2.5污染依然严重,年均浓度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指导值6倍以上,严重危害公众健康。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空气污染问题对脆弱人群的健康将造成更大威胁,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由于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同根同源,实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将带来可观的空气质量与健康效益。2020年国家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之后,实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成为我国进一步推动空气质量改善的主要政策选择。

在这一背景下,清华大学地学系张强课题组基于自主研发的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科学评估与决策支持平台(CNCAP),设计五组不同力度减排路径并对各个路径下未来空气质量及相关健康损失变化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了2020-2060年间中国实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所产生的巨大健康效益,并通过一系列组合情景分析,分时段、分区域定量解析了未来推动空气质量改善和减少污染健康损失的主要驱动因素。上述研究成果以《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至2060年可每年避免上百万人过早死亡》(A synergistic approach to air pollution control and carbon neutrality in China can avoid millions of premature deaths annually by 2060)为题,近日在Cell出版社旗下期刊《一个地球》(One Earth)上在线发表。

研究发现,在设定的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下,2060年中国人为源碳排放量将下降到9亿吨左右,人群PM2.5平均暴露水平将从2020年的33.4 μg/m3 下降到2060年的7.6 μg/m3,低于WHO第四阶段指导值。PM2.5污染相关过早死亡人数将从2020年的每年136万人下降到2060年的每年60万人(图1)。与基准情景相比,通过实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中国到2060年可每年避免262万人因PM2.5污染过早死亡。受技术成熟度和成本限制,能源和产业转型措施在短期内难以大规模实施,末端治理措施将在2030年之前继续发挥主导作用。2030年之后,随着能源和产业转型措施逐步落地,碳中和政策将成为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和减少污染健康损失的主要驱动力(图2)。研究同时发现,根据不同区域能源禀赋和产业结构特点实施差异化的协同治理措施,是实现普惠民生福祉、最大限度保护公众健康的必要保障。

图1 未来不同情景下中国碳排放、PM2.5暴露水平及相关过早死亡人数变化

图2 未来不同时段 PM2.5相关过早死亡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支撑开展上述研究的中国未来大气成分排放情景数据集(DPEC v1.2)可从MEIC网站(http://meicmodel.org.cn)下载,不同情景下中国未来PM2.5浓度模拟数据可从CNCAP平台网站(http://cncap.org.cn)下载。为合理刻画碳达峰、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下中国未来大气成分排放变化,张强教授课题组与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GCAM模型团队合作,深度参与GCAM-China模型开发,一方面对模型结构进行改进,实现了对多部门多行业碳中和技术路线的详细描述;另一方面,将GCAM-China模型与中国多尺度排放清单模型(MEIC)进行耦合,建立了自下而上技术演替模型与自上而下优化模型结合的方法,解决了综合评估模型在低排放路径下近中期排放下降过早过快、难以模拟中国碳达峰排放路径的问题,实现了对近中期排放路径的合理预测。

地学系博士毕业生程静(现为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博士后)为论文第一作者,地学系张强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论文合作者包括地学系同丹助理教授,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刘洋博士、耿冠楠副研究员、贺克斌院士,以及加州尔湾大学史蒂夫•戴维斯(Steven Davis)教授。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能源基金会和科学探索奖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s://www.cell.com/one-earth/fulltext/S2590-3322(23)00341-X

供稿:程静

编辑:王佳音

审核: 耿睿

上一篇:清华大学地学系俞乐课题组提出基于遥感和社会调查的贫民窟监测方案

下一篇:清华大学地学系阳坤课题组揭示西风带减弱致使藏东南三月降水大幅度减少